第845章 捐款

伴讀起源於宋代,原本是教授宗室子弟讀書的官職名稱,後來逐漸演變,就成了拉近和皇室關系的一種方式。

伴讀一般而言並沒有定數,多少都行,身份也沒有限制,宗室子弟、民間神童、甚至是宮裏的太監,都可以成為皇子的伴讀。

秦致遠現在就秦德這麽一個兒子,毫無疑問,按照華人世界立長不立幼、傳嫡不傳庶的傳統,秦德就是未來蘭芳帝國的繼承人,這樣一來,和秦德搞好關系就非常有必要。

而想和未來的皇帝搞好關系,要從未來皇帝的幼年開始,還有什麽是比成為未來皇帝的伴讀更經濟實惠的呢?

平心而論,秦致遠不喜歡這種投機鉆營,但華人社會歷來就是人情社會,有些東西不可避免。如果等秦德到了要進童子軍的年齡,而那些大臣也舍得讓他們的子弟進童子軍去受苦,秦致遠道是也可見其成。

至少那樣,秦德可以擁有一個相對豐富多彩的童年。

想明白了這個問題,秦致遠馬上對童子軍施加了更多關注。

首先是在人員甄別方面。

以前的秦致遠,考慮到小孩子的未來有無數的可塑性,小孩子的思想也會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化,對於那些孤兒的背景並未多加甄別,只要是年齡合適,條件符合,一律可以弄進童子軍加以照顧。

現在就不一樣,秦致遠雖然一時間無法改變米夏、海曼他們的想法,但能從源頭杜絕某些悲劇的上演,比如對那些孩子的背景進行調查,如果是和蘭芳有國仇家恨的,一律會被拒之門外,這樣一來,能相對保證童子軍成員們的背景單純。

其次是思想工作。

以前的童子軍中也有思想教育課程,秦致遠明白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自然是不會忽視,不過限於條件,蘭芳的思想教育並不完備,由摻雜了一部分傳統文化教育和一部分愛國主義教育組成,現在看來,這個思想教育工作並不合格。

為了加強思想教育,秦致遠原本是想從德國高薪聘請專家過來進行心理輔導,結果和威廉三世一番聯絡之後,秦致遠發現德國心理學方面的最頂級的專家艾德蒙·貝齊目前就在蘭芳,於是秦致遠馬上以艾德蒙·貝齊為首組建了一個心理學研究所,就從童子軍開始,專門對心理學開始研究。按照秦致遠的設想,童子軍們不僅要對待敵人如秋風掃落葉一樣無情,還要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的火熱。

最後是教育方式。

以前的童子軍基本上是軍事化教育,童子軍營地的軍官基本是由退伍的傷殘軍人組成,這些雖然限於身體條件無法繼續上陣廝殺,但又不甘寂寞的軍人們工作方式還是簡單粗暴,文化水平也是極其有限,因此對童子軍營地的管理偏向粗獷,這樣並不利於童子軍們的成長。

秦致遠了解到“黑十字”的性質後,並沒有想要解散“黑十字”的想法,孩子們對秦致遠的忠誠必須要肯定,但更要適當加以引導,讓這些童子軍們能用正確的方式表達他們的忠誠。於是秦致遠從蘭芳各地的師範學院中抽調優秀畢業生,而且要偏向於女性畢業生,給她們配備軍籍,把她們定向分配到全國各地的童子軍營地中,加強童子軍中的師資力量,讓童子軍們能夠受到更好的教育。

之所以抽調的畢業生更傾向女性,是因為女性在工作中有更細膩的方式,有更好的耐心,同時對於孩子們的心理安撫有非常大的作用。而秦致遠又把那些女教師們加入軍籍,成了女教官,想想看吧,到時候每個童子軍營地都會有幾十上百名青春靚麗英姿颯爽的女教官——

嗯嗯,想想就讓某些人莫名興奮。

完成了上述工作後,秦致遠也沒忘記優中選優。

按照秦致遠的設想,蓬萊島的童子軍營地以後不再公開招收童子軍,這個營地將被作為是童子軍營地的“最高學府”,營地中的成員將是來自全國童子軍中最優秀的那一部分。考慮到秦德未來的加入,以及“伴讀們”的規模,只有軍人子弟和被授予爵位的民間人士可以推薦自己的直系親屬加入,這也算是軍人階層的特權之一。

一系列組合拳下來,童子軍馬上就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明眼人都知道,這是秦致遠在為秦德加入童子軍做準備,於是某些有心人紛紛行動起來,開始為了家族的未來謀劃。

黃博涵的反應速度最快,秦致遠剛表現出來重視童子軍,黃博涵馬上個人出資一千萬蘭芳元捐贈給童子軍營地。

這個數字還沒有贏得秦致遠的贊賞,先引來的是陸徵祥的大肆嘲諷。

1922年3月份的一次內閣會議上,黃博涵剛表示要捐贈之後,陸徵祥就冷嘲熱諷:“一千萬,議長大人好大的手筆,不過這麽一來,會不會讓其他人望而卻步還猶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