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屈才

世界大戰後,為了解決猶太人的問題,英國開放了巴勒斯坦,允許歐洲的猶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

實際上在這個時間段,因為沒有納粹的威脅,猶太人的生存環境並不算惡劣,所以向巴勒斯坦移民的猶太人並不多。而總會有些有眼光的猶太人能夠從英國人的這個決定中發現某些潛在利益,所以英國人現在已經後悔這個決定,但迫於某些壓力,英國人不能反悔。

世界大戰雖然給英國造成了很大傷害,但英國人的實力還是很強大,如果考慮到這個世界上那個國家的猶太人最多,於是到底英國人的壓力從何而來也就呼之欲出。

在這個背景下,蘭芳和天主教也想在巴勒斯坦插一手,英國人真的並不在意。

反正巴勒斯坦已經夠亂了不是嗎?

在等待援軍到來的這段時間裏,傑西·法拉第和葉正青並沒有閑著,“聖誕教堂事件”雖然已經過去,但有些收尾工作還要做,既要應付耶路撒冷政府的責難,又要應付那些遇難家屬的騷擾。

好在見識了蘭芳人的冷酷和暴烈,那些暴徒還不至於沖擊辦事處,來的都是些婦孺,不打不罵的就在那哭泣,要麽就是靜坐,他們也知道自己沒理,只希望蘭芳方面能處於人道主義考慮給予一定補償。

傑西·法拉第這次的態度堅決,不管是責難還是乞求,傑西·法拉第一概拒絕,秦牧已經被授予“子爵”爵位,那麽也就代表著蘭芳方面在“聖誕教堂事件”中有一位爵爺受傷,至今還昏迷不醒,傑西·法拉第有足夠拒絕賠償的理由。

當然了,至於這個時間上的先後關系,沒人在意這個,就像葉正青說的那樣,僅僅是一個借口而已。

蘭芳不是民國,受到委屈的時候不會忍氣吞聲,蘭芳應該是讓別人忍氣吞聲才對。

其實巴勒斯坦政府考慮過使用強制手段讓蘭芳賠償,但在英國人不給巴勒斯坦人撐腰的情況下,巴勒斯坦人不敢,如果用強制手段對付辦事處裏的那幾十個人,確實是能達到目的,但蘭芳隨之而來的報復會讓巴勒斯坦政府不寒而栗,巴勒斯坦政府無法承受這個後果。

於是所有的交涉僅僅停留在口頭層次上。

白紙黑字都沒用,嘴炮更沒用。

就在來回的扯皮中,天主教會雇傭的“安保人員”終於抵達耶路撒冷。

傑西·法拉第作為辦事處主任,肯定是要出面迎接的,陪同傑西·法拉第一起的是奧爾巴赫。

眼看“聖城”即將回歸,奧爾巴赫按耐不住激動地心情,三天前就來到耶路撒冷,準備親眼見證“聖城”的回歸。

好像是要故意惡心巴勒斯坦人一樣,這些名義上的“安保部隊”居然還穿著蘭芳的制式軍裝,沒有絲毫要掩蓋一下的意思。

作為“侵略者”,傑西·法拉第看在眼裏還有點尷尬,但在奧爾巴赫看來就無比自豪。

東西方對於“侵略”的定義真的不太一樣。

帶隊前來的軍官不是別人,正是從馬達加斯加歸來的黃勵,這家夥在馬達加斯加雙手沾滿血腥,還沒回到蘭芳就被軍部派到耶路撒冷來,看來是準備讓黃勵咋殖民主義的道路上一條道走到黑。

黃勵對此倒是沒有什麽抵觸心理,見到傑西·法拉第熱情洋溢,順便連奧爾巴赫都獲得了黃勵的一個擁抱。

你一個將軍擁抱一位紅衣大主教,這畫面也真是令人沉醉。

簡單寒暄之後,黃勵馬上就進入工作狀態:“我們的營地在哪兒?是時候開始工作?”

傑西·法拉第聳聳肩,把主導權交給奧爾巴赫這個大金主。

奧爾巴赫不客氣,一揮手馬上就有一群白袍過來:“跟他們走,你們將負責防守耶路撒冷的所有教堂,最好兵力分配的多一點,最近的形勢很緊張。”

“放心吧主教大人,我們會保護教堂的安全,順便也會保護所有的教民,那些波斯人不是經常說我們是‘異教徒’嗎?這一次我會讓他們見識一下異教徒的可惡!”黃勵的大刀已經饑渴難耐。

“那就太好了,我告訴你,放手去做,不要猶豫、不要仁慈,我們要的是這座城市,而不是這裏的人。”奧爾巴赫的聲音很低,旁邊的傑西·法拉第都有點聽不清楚。

宗教之間的戰爭是這個世界上最殘酷的戰爭,用亡國滅種形容也不為過,是真正的那種滅種。

在天主教的記載中,曾經的聖殿騎士團東征失敗後,留在耶路撒冷沒有來得及撤走的那些信仰基督教的女性被侮辱,留下的騎士們被趕進總部的教堂活活燒死。

聽上去有點殘酷,實際上聖殿騎士團的騎士們在統治耶路撒冷期間也是這麽對待那些信仰波斯教的本地人。

冤冤相報何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