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頂不住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秦致遠也知道,在蘭芳將士們已經習慣了有充足後勤補給的情況下這才想起來勤儉節約,肯定會讓某些戰士們想不通,不過這也是無奈之舉,一支沒有信念的部隊是沒有戰鬥力的部隊,一支習慣了大手大腳,沒有充分後勤就無法作戰的部隊也不是一支能征善戰的部隊。

秦致遠也不是要打造一支和PLA一樣的部隊,畢竟蘭芳軍隊並沒有PLA那樣傳奇的背景,不過在某些方面秦致遠對軍隊的要求是和PLA一樣的,首戰用我,用我必勝!

蘭芳軍隊就是要有這種吞食天地的氣概。

和平時期,秦致遠可以為部隊提供近乎無限的後勤,但如果是在戰時,哪怕是彈盡糧絕,秦致遠對蘭芳軍隊的要求也是戰鬥到底。

西方國家對於這一點不是很強調,其實西方人更信奉的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如果確定部隊已經盡力,但仍然無法完成任務,西方國家一般情況下都允許部隊舉手投降。

但在蘭芳,這種思想肯定是行不通,自從外籍軍團時期一直到現在,秦致遠麾下的部隊從來沒有哪怕是一個人舉手投降過,蘭芳軍隊可以全軍覆沒,可以撤退,但就是不能舉手投降,不管在任何情況下,蘭芳軍隊都要有戰鬥到底的氣概,哪怕是戰況再艱難,只要沒有撤退命令下來,蘭芳軍隊都要戰鬥到最後一人,不讓敵人有任何的僥幸,也不給自己留任何余地。

秦致遠想要的軍隊,是一支能讓敵人談之色變的部隊,是一支能讓敵人在戰場上未戰先怯的部隊,如果蘭芳的軍隊沒有和敵人死戰到底的決心,如果蘭芳軍隊沒有在任何條件下都能戰鬥到底的決心,那蘭芳軍隊憑什麽讓敵人害怕?

帝國主義確實是紙老虎,不過這個紙老虎都是打出來的,而不是說出來的。

就在張承業和鄭淩風準備和戰士們同甘共苦的時候,秦致遠也在做謝潤東的思想工作。

蘭芳海軍將領中,謝潤東是秦致遠最看重的將領,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謝潤東只要有問題就會主動和秦致遠溝通,而不是暫時擱置,這更有利於提高蘭芳軍隊的戰鬥力,更有利於加強秦致遠對軍隊的掌控能力。

“為什麽只能攜帶一般的子彈,這是因為咱們的空軍要具備更強的戰鬥力,要更加懂得利用戰機的優勢戰勝敵人,要更加珍惜為數不多的有利時機,你不覺得咱們的飛行員現在太輕松了嗎?不管是戰鬥機還是轟炸機,咱們的飛機性能遠勝敵人,所以咱們的飛行員現在也開始驕傲自滿,天王老子最大他第二,看誰都不服氣。這原本是好事,但誰都不能保證我們的戰機優勢能保持多久,如果有一天咱們的飛機性能比不上咱們的敵人,那麽咱們的飛行員們會不會崩潰?飛行員們會不會變得根本就不知道怎麽打仗?這個問題一定要謹慎,如果不引起重視,早晚咱們要吃大虧。”秦致遠面對謝潤東的時候也不可以,有什麽說什麽,甚至說得還要更嚴重一點,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引起謝潤東的重視。

秦致遠的“苛刻”不僅僅是針對海軍陸戰隊,對於一向是“天之驕子”的空軍也一樣,就在接下來的演習中,秦致遠要求空軍只能攜帶一半的彈藥,同時去掉所有的副油箱。

這也就意味著,空軍的戰鬥力會大打折扣,減少彈藥要求空軍必須盡可能抓住有限的機會,減少燃油意味著空軍喪失了和敵人周旋的時間,基本上飛機飛臨目標上空必須要一擊而中,否則就要返航。

謝潤東的海空軍也是被蘭芳慣壞了的,一直以來,海空軍的待遇是蘭芳軍隊體系中待遇最高的,從日常生活水平到飛行員們的津貼,海空軍的待遇一向是優中選優。

這也造成蘭芳的海軍飛行員們個個都是眼高過頂,如果說海軍陸戰隊是狂妄自大,那麽海軍飛行員們就狂妄的沒了邊。

“陛下,您想要提高部隊戰鬥力這末將能理解,希望部隊能艱苦樸素這某將也能理解,但這不能一蹴而就,這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部隊需要一個適應時間,短時間內想要部隊改變長期以來形成的習慣並不容易。”謝潤東能理解秦致遠的做法,但還是希望徐徐圖之。

“我們沒有太多時間,咱們現在和美國人的關系並不好,美國人這一次妥協是因為美國人沒有做好戰爭準備,那麽接下來美國人肯定會厲兵秣馬,如果再有下一次,說不定咱們和美國之間就會爆發戰爭。如果戰爭對象是英國人,咱們有信心戰而勝之,但如果是美國人,那麽我們就要對美國人雄厚的工業基礎有足夠的心理準備,這場戰爭將會曠日持久,打上十年八年都有可能,到時候拼的就是工業實力,拼的就是戰士們堅強的戰鬥意志以及艱苦樸素的戰鬥作風,所以我們要充分做好準備,哪怕是‘不容易’,也要堅決改掉戰士們大手大腳的習慣,也不僅是戰士們,你們指揮官也是一樣,攻擊一個目標,能用一架飛機就不要用兩架,能用驅逐艦就不要用戰列艦,這裏省一點,那裏省一點,咱們就能省出來未來的勝利。”秦致遠已經鐵了心,不管遇到多大阻力,也要在蘭芳軍中樹立起艱苦樸素的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