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體制問題

填海造地,這個方式可謂是由來已久。

曾經荷蘭人是這方面的翹楚,荷蘭人從13世紀就開始填海造地,甚至為了獲得土壤推平了全國所有的丘陵。

秦致遠以前看過一份數據,日本在二戰後也開始大肆填海造地,五十年間一共從大海中填出來二百平方公裏土地,相當於兩個半香港島,這讓日本人為之自豪不已,曾被日本政府當做日本人創造性的代表廣為宣傳。

共和國崛起之後,日本人馬上就閉了嘴,共和國從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填海造地,到二十一世紀初,平均每年就可以填出來二百三、四十平方公裏。

進入新世紀,共和國加大了填海造地的力度,其中最主要的方向是在南海,對比網上流傳的各種衛星圖,真有日新月異的感覺。

黃富貴的算盤打的是好,但到了秦致遠這裏,卻馬上就被駁回。

秦致遠很清楚填海造地的後果,荷蘭人曾經是填海造地的先驅,但荷蘭人也最先品嘗到填海造地的苦果,到了二十一世紀,荷蘭人不得不把當初辛辛苦苦填出來的陸地重新變成海洋,曾經的“人定勝天”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笑話。

處於現實角度考慮,蘭芳也沒必要進行填海造地。

蘭芳可不是荷蘭、日本那樣國土狹窄的國家,蘭芳疆域遼闊,又沒有類似共和國的防禦壓力,所以蘭芳不需要填海造地,為了弄一個完備的前進基地對付英國人,就把月亮灣弄成一個鋼鐵堡壘,這絕對是得不償失。

這並不是說英國人不值得蘭芳重視,還是那個“主場”問題,亞洲是蘭芳的主場,在亞洲,蘭芳不需要畏懼任何人,哪怕是英國人也一樣。

黃富貴的要求雖然沒有得到滿足,不過黃富貴也不氣餒。

以前在民國的時候,因為種種客觀原因計劃無法實施的事多了,如果這點事就能讓黃富貴氣餒,那黃富貴早已經被氣得一命歸西。

黃富貴處理政務還是很不錯的,抵達月亮灣之後,黃富貴立即把所有的政務工作全部擔起來,讓竇勇毅能夠全心全意投入到訓練組織中。效果還是很明顯,到四月底,竇勇毅手下的飛行員已經完全適應了“袋鼠”的性能,蘭芳的空降部隊終於具備了充分的戰鬥力。

其實到了四月底的時候,竇勇毅手中的“袋鼠”已經進一步擴編達到了六十架,如果全部出動的話,能一次性把一個團的空降部隊連同他們的裝備扔到波斯灣,這將會在局部戰場發揮更大的作用。

五月三號早上五點,按照秦浩歌的計劃,敘利亞軍隊越過敘伊邊境,向伊拉克境內的國民自衛隊發起攻擊。

參與攻擊的部隊包括蘭芳外籍軍團的兩個師,以及敘利亞人組成的三個步兵師。

其中蘭芳外籍軍團負責攻城拔寨,敘利亞部隊負責後勤保障,分工明確權責分明。

因為受到法國人的雇傭,蘭芳外籍軍團使用的是清一色的法軍裝備,而且還都是世界大戰時期的“陳舊”貨色,為了保證部隊戰鬥力,秦浩歌還是申請調來了一批“鬥牛士”裝甲車,這成了外籍軍團攻城拔寨的利器。

中東地區地形平坦,除了少數幾個綠洲,絕大部分地區不是沙漠就是戈壁,這非常有利於裝甲車發揮戰鬥力。因為英國人的防備,伊拉克軍方並沒有多少重武器,即使是裝甲車的防禦能力也能在伊拉克橫沖直撞,這讓蘭芳外籍軍團的戰鬥力直接爆棚。

“油,我需要更多的油!”外籍軍團第四十五團團長邱天佑在指揮車裏團團轉,向著參謀長魯賓遜·賴特大發雷霆。

邱天佑指揮的是一個半機械化步兵團,團裏裝備的車輛很多,連步兵都有汽車運送,這讓邱天佑的部隊具備強大戰鬥力的同時,對後勤也是愈發依賴,這不,剛進入伊拉克境內一百五十公裏,連伊拉克國民自衛隊第一師的影子都還沒看見,邱天佑的部隊就因為後勤保障跟不上不得不停下來。

“團長大人,別喊了,油罐車還在一百公裏以外呢——”魯賓遜·賴特坐在桌子前無聊的掏耳朵,對邱天佑的怒吼已經能無視。

“這特麽艾孜哈爾是屬豬的嗎?就算是爬,他也不能爬得這麽慢啊!”邱天佑口不擇言,當然更可能是故意的。

波斯的“豬”絕對是一個很“神聖”的動物,罵一個波斯人是“豬”,等於是扒了華人的祖墳,邱天佑的嘴也算是缺德。

艾孜哈爾是敘利亞第三師師長,在秦浩歌的計劃中,艾孜哈爾的第三師負責邱天佑部隊的後勤工作。

早在出發之前,邱天佑對秦浩歌的這個安排就頗有微詞,擔心艾孜哈爾的部隊跟不上第四十五團的節奏,現在看來果然沒錯。

不過這也怪不得艾孜哈爾,目前全世界範圍內能跟上蘭芳軍隊節奏的部隊也不多,蘭芳軍隊內部演習時有時候還會出亂子,就不用提這些剛穿上軍裝沒多久的波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