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擴大化

拉巴哈的話給費迪樂帶來的觸動很大。

或許是時候做點什麽了。

這是費迪樂聽完拉巴哈的話之後腦海中泛起的唯一答案。

“去土耳其——土耳其人會接納我們嗎?”費迪樂不由自主的代入,已經用上了“我們”這個詞。

“肯定會,畢竟我們之前都是奧斯曼人,土耳其人對我們只有歡迎,我們會獲得一片沒有主人的土地,或許我們可以在上面種點什麽,或者是養一群羊,不管怎麽樣,至少我們在土耳其不用擔心有人會闖進我的家,然後逼著我去教堂裏守禮拜。”拉巴哈說的很現實。

現在的世界可不是二十世紀的世界,人口問題仍然是一個大問題,但問題的產生不是因為人口太多生存空間不足,而是因為人口太少,國力不夠強大。

看看現在的世界吧,就連法國都在想方設法增加人口,法國人現在甚至已經到了饑不擇食的程度,哪怕是非洲人申請加入法國國籍,只要是符合條件法國也要。

在此之前,法國人可是從來都不會正眼看非洲人的。

土耳其也是一樣,奧斯曼帝國被肢解之後,土耳其作為奧斯曼帝國的正統傳人,喪失了絕大部分領土,同時也喪失了絕大部分人口。

想要國家復興,離不開人丁興旺,有了人才有可能,所以土耳其人一直都歡迎所有的波斯人前往土耳其。

對於英國人來說也一樣,英國人在全世界範圍內圈占殖民地,說白了就是為了給英國的產品尋找市場,英國人不重視中東,是因為這裏的人們沒有消費能力,也沒有多少創造能力,如果把中東換成民國,你看英國人還會不會輕易放棄?

估計到時候英國人重視中東的程度會超過對待自己的眼珠子。

“去土耳其——好吧,我們也要去土耳其。”費迪樂沒有費多大功夫就做出了決定。

遊牧民族就是這樣,別指望他們會對國家有多少忠誠,類似“法希爾”這樣的部落,他們對於伊拉克根本就沒有多少認同感,對於他們來說,伊拉克和土耳其都一樣,哪邊的生存環境會好一點,他們就會把自己看成是哪國人。

整個五月份,類似“法希爾”的情況在整個伊拉克到處都上演,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蘭芳並不像英國人所說的那樣強制人們改變自己的信仰,但蘭芳也有自己的宗教政策,蘭芳宗教政策的核心是“宗教自由”,有信奉某個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某個宗教的自由,這其實算是普世價值,但對於波斯人來說,這個規定真的是大逆不道。

波斯教有一個傳統習俗,關於信仰波斯教,不管是不是波斯人,只要選擇信仰波斯教,必須永遠侍奉他們的神,一旦改變信仰,那麽就是“異教徒”,是所有波斯教信徒的敵人。

估計波斯教的創始人對於波斯教的傳承沒什麽信心,所以波斯教的創始人規定,不管是什麽人,也不管以前的信仰是什麽,只要某個家庭中有人信仰波斯教,那麽他或者是她的另一半也必須信仰波斯教,他們的孩子也必須信仰波斯教,孫子也一樣——

這和蘭芳的宗教政策是完全背道而馳的,當然了,很多信仰波斯教的波斯人並不認為是他們對教義的理解出了問題,而是蘭芳的政策出了問題。

不管是哪裏出了問題,這對於波斯人來說,是一個必須要有答案的選擇。

要麽是接受蘭芳的宗教政策,成為蘭芳國民,要麽不接受,離開蘭芳的通知區域。

這是個二選一的選擇題,只有一個答案,別想陰奉陽違,因為就和費迪樂說的一樣,負責監督宗教政策得到貫徹的是天主教的神父。

蘭芳和天主教的關系確實很好,這些神父對待波斯教信徒的態度就像是對待囚犯一樣,而天主教的神父們又是有堅定信仰的,他們只憑借感覺就可以確定一個人是否誠實,所以別想騙過他們。

在波斯人中間,波斯教還是很有市場的,但蘭芳的強勢是擺在這裏的,並沒有其他的選擇可以另辟蹊徑,所以現在還在蘭芳治下的波斯人很少,包括西部省和伊拉克境內在內,總人數也不到五十萬人。

這些人大多都是老弱病殘,基本上沒有長途跋涉的能力,如果有的話,估計連這點人也剩不下。

如果是英國人或者是法國人,看到這樣的西部省估計會淚流滿面,但對於蘭芳來說,這樣的情況最好不過,沒人不要緊,從蘭芳隨隨便便就能遷來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先把地盤占住再說。

就在小分隊辛勤工作的同時,楊德山他們也開始實行堅壁清野。

之所以沒有加引號,是因為楊德山真的就是在進行堅壁清野。

和秦浩歌談過之後,楊德山回到駐地就開始動員當地人進行堅壁清野。相比較英國人來說,楊德山他們對蘭芳的宣傳更過分,在楊德山他們口中,蘭芳人都成了從地獄裏鉆出來的青面獠牙的魔鬼,蘭芳人來到中東不是為了幫法國人,也不是為了和英國人找別扭,蘭芳人是要來滅絕波斯人的,就在目前的西部省和伊拉克境內的蘭芳占領區,蘭芳人正在大肆屠殺波斯人,還在蘭芳控制區的波斯人不是被燒死就是被活埋,或者是被集體送進毒氣室然後扔進焚化爐,反正就是怎麽慘怎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