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挖不倒的墻角

蘭芳目前的科研人員分為兩類,一類是外籍軍團時期從雷諾工廠培養出來的華人,一類就是歸化的西方人。

這其中西方人又以德國人為主,世界大戰後,蘭芳幾乎是把德國科研方面的人才全部弄到蘭芳,這有力的支撐了蘭芳的國家建設。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秦致遠對這句話理解深刻,所以當手頭開始有了點余錢之後,秦致遠把國民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愛因斯坦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從德國來到蘭芳。

嚴格說來愛因斯坦是科學家,但同時更是一位大學教授,蘭芳是以學術交流的名義把愛因斯坦弄到蘭芳,然後才有了一系列後續,這其中蘭芳的某些手段有點見不得人,所以秦致遠對威廉三世見愛因斯坦這件事非常重視。

愛因斯坦在科技界的地位毋庸置疑,如果威廉三世和愛因斯坦之間達成諒解,那將對蘭芳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損失。

更重要的是,目前的蘭芳有超過半數的科研人員都來自德國,如果愛因斯坦決定把國籍換回德國,那說不定會引起“雪崩效應”,這是秦致遠絕對不想看到的。

在得知威廉三世前往蘭芳帝國大學之後,秦致遠立即也驅車前往帝國大學。

當著秦致遠的面,威廉三世總不好挖墻腳吧。

別以為蘭芳和德國關系好這種事就不會發生,站在國家利益的立場上,沒有什麽事是不能做的,秦致遠能坑蒙拐騙,威廉三世也會放下驕傲。

蘭芳帝國大學位於椰城附近的一座島嶼上,這座島嶼面積大概有十平方公裏左右,島嶼上有郁郁蔥蔥的植被、有潔白的沙灘、有和煦的海風和明媚的陽光,蘭芳政府把帝國大學的地址定在這座島嶼上之後,這座島嶼馬上就被命名為“翰林島”。

翰林!

從這個詞上可以看出秦致遠對於蘭芳帝國大學的期許。

蘭芳立國已經五年,但帝國大學的建設一直在進行,從最初的木板房到現在的鋼筋混凝土永固結構,帝國大學的建築越來越多,功能越來越全,院系分類也越來越細致,唯一不變的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

沒錯,秦致遠就是把清華大學的校訓直接移植過來,沒時間去想更好的,秦致遠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國家建設上。

五年以來的努力還是有成果,現在的蘭芳帝國大學有六個分院,分別是教育學院、衛生學院、物理分院、化學分院、建築分院、以及軍事分院。

沒看錯,沒有文學院。

秦致遠一向都認為,文學是用來陶冶情操、豐富精神生活的,沒必要為此單設一個分院、單設一個分院最可能的結果是培養出來一群老夫子,這樣的老夫子蘭芳不需要,蘭芳需要的是實幹家。

當然了,不設文學院並不代表秦致遠不重視國學傳承,蘭芳帝國大學的所有學生都有一個國學鑒賞課,這是一個必修課,如果這門課程通不過,那麽學生永遠也無法從帝國大學畢業。

愛因斯坦來到蘭芳之後,每個星期有三天時間會來到帝國大學物理分院任教,這是愛因斯坦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蘭芳的科學家並不是純粹的科學家,每個人都是有教學任務的,包括愛因斯坦、桑迪、弗裏茨·哈伯等等這些“炸藥獎”獲得者,他們都是有教學任務的,在進行研究工作的同時也必須承擔教學任務,為蘭芳科研培養下一代人才,這是這些科學家的本職工作之一。

秦致遠非常重視“傳承”,不僅僅是知識方面的傳承,也有對待工作、科研、甚至是生活等方面態度的傳承。秦致遠認為這是人類必須的美德之一,只有把前人的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蘭芳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原動力。

秦致遠見到威廉三世和愛因斯坦的時候,威廉三世和愛因斯坦正在物理分院圖書館門前的草坪上散步,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蘭芳的九月份還是有點熱的,草坪上沒有什麽人,連威廉三世的隨從都不在身邊。

威廉三世和愛因斯坦明顯都沒有把有點暴烈的陽光放在心上,兩人一邊走一邊聊,表情都有點凝重。

“你們不熱嗎?我說威廉,你能受得了也要考慮教授的感受,要是教授因此中暑,我要追究你的責任。”秦致遠半開玩笑半警惕。

看到秦致遠過來,威廉三世有個揉腦門的無奈動作,愛因斯坦眼睛裏明顯是解脫和感激。

這兩個人的反應有點意思。

“在聊些什麽?如果方便的話,我能不能參與?”雖然秦致遠是詢問口氣,不過誰都能聽出其中的不容拒絕。

“陛下您當然可以加入,事實上我們在討論‘納粹黨’。”愛因斯坦事無不可對人言。

“你來的正好,我也需要你的建議。”威廉三世調整心情,用正常態度對待秦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