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地中海艦隊

在1930年之前,沒有人認識到航空母艦將會取代戰列艦的地位。

縱然是某人慧眼如炬,也會被人嘲笑成異想天開。

在原本的歷史中,美國人最早認識到航空母艦的作用。

在兩次世界大戰間的和平時期,美國的“列克星敦”號和“薩拉托加”號成了美國海軍的新玩具,在美國海軍舉行的艦隊演習中,“列克星敦”號和“薩拉托加”號提供了許多操作使用航空母艦的經驗,這兩艘姊妹艦還經常互相實施“攻擊”,來檢驗航空母艦的應用理論。

在1929年的第9次艦隊演習中,“薩拉托加”號實施了一次大膽行動,當時“薩拉托加”號與艦隊其它軍艦分開,模擬攻擊由“列克星敦”號所防守的巴拿馬運河,模擬結果證明了航空母艦在作戰上的靈活性,顯示出空中突襲可以在短的時間內扭轉整個戰局,這也導致了美國海軍以航空母艦為艦隊核心的戰術思想出現。

當然了,出現的只是思想,美國人並沒有付諸實際,美國人真正有動作是在“珍珠港戰役”之後,當時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所有戰列艦都被擊沉或擊傷,這給了美國人真正實施以航空母艦為核心建設艦隊的機會。

秦致遠起到的作用就在這裏,蘭芳不需要以一支艦隊為代價來探索建軍思路,秦致遠可以為蘭芳海軍保駕護航,保證蘭芳海軍建設始終在正確的道路上。

這個引導作用用價值連城來形容都不為過,因此節省的人力、物力資源和金錢並不是最重要的,因此節省的時間才彌足珍貴。

蘭芳成立才短短數年,而英國人發展海軍已經數百年,同時代大國中即使是建立時間最短的美國也已經立國一個多世紀,蘭芳想要追趕帝國主義的步伐,按部就班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只能堅持走跳躍式發展的道路。

還好有秦致遠保駕護航。

“四艘滾裝船、四艘‘泗水級’,再加上四艘老式航空母艦,一共是十二艘,倒是也基本夠用。”安東尼奧不敢質疑秦致遠的決定,自顧自打起小算盤。

《五國海軍公約》對於航空母艦的總噸位也有規定,蘭芳得到的總噸位是十二萬五千噸,剛好是四艘“泗水級”航空母艦的噸位總數,也就是說等四艘“泗水級”航空母艦服役,蘭芳就無法再擁有更多航空母艦。

按照蘭芳軍部的計劃,等四艘“泗水級”服役之後,現有的四艘舊式雙層甲板航母都要拆除,秦致遠現在又有了新的打算,這些航空母艦或許能避免被拆除的命運。

想保留也不容易,英國人可是一直都虎視眈眈盯著蘭芳的,如果發現蘭芳沒有按照計劃拆除舊式航空母艦,英國人肯定會發難,到時候說不得還有一番唇槍舌戰。

這個秦致遠倒是不擔心,實在不行拆就拆了,等到謝潤東他們用過“泗水級”,就會發現“泗水級”和舊式航空母艦的差距,到時候讓謝潤東保留就是航空母艦,謝潤東估計都不想要。

所以滾裝船才是王道,秦致遠計劃建造的滾裝船也不是四艘,而是十二艘,不過這個計劃現在還不能說明,秦致遠也要顧及到陸軍、空軍將領的想法,想要當好蘭芳這個大家長,一碗水要端平。

“我們不能只把目光放在航空母艦上,驅逐艦和潛艇也要接著造,航空母艦是用來決戰的,日常使用最廣泛的還是驅逐艦,我們的驅逐艦現在每月可以生產出來兩艘,這個力度還不夠,要加大驅逐艦的生產力度,最遲到後年,三大艦隊要有足夠的驅逐艦可供使用——”秦致遠想得多,目光更長遠。

蘭芳現在最先進的驅逐艦是“勇敢級”,3500噸的勇敢級可以跑出35節的航速,搭載的武器為150毫米艦炮、深水炸彈、魚雷、以及大量的防空武器,總體來說,蘭芳的驅逐艦是一專多能,主要任務是為航空母艦護航,但同時也可以承擔破交、反潛、以及一定程度的對岸支援。

搭載的火炮確實是口徑小了點,但已經夠用了,畢竟驅逐艦的對手不是戰列艦,沒必要搭載更重的炮塔,體重輕、跑得快才是主要發展方向。

安東尼奧的思想裏還有“巨艦大炮”的殘存,說到驅逐艦也是臉色發苦:“陛下,‘勇敢級’確實是好用,艦炮口徑開始小了點,我認為最少要搭載203毫米艦炮,這才能對得起‘勇敢級’的噸位。”

“就150,已經夠用了。”秦致遠不動搖。

如果搭載203毫米艦炮,那“勇敢級”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巡洋艦,秦致遠計劃中的“勇敢級”需要上百艘,作為驅逐艦可以說得過去,如果是上百艘巡洋艦,那肯定有事軍備競賽的開始。

“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潛艇,海面上我們有四支艦隊,那麽海面下我們也要有四支艦隊,這樣才能有效保證海疆的安全。”安東尼奧也不糾結,馬上把話題扯到潛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