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陸軍展開翅膀

徐徐海風從洋面飄來,頓時讓人感覺精神一振。

張作霖來不及享受這種清新,飛快跳下車,走到了杜大壯身邊:“大壯,少爺和參謀長呢?”杜大壯指了指遠處並肩走在沙灘上的兩道身影,急問道:“是不是趙大哥來消息了?”

張作霖搖了搖頭,嘆了口氣:“不是,是陸戰團的戰報。”

“哦。”杜大壯有些失望,他知道這兩天少爺最想知道的是什麽,但這畢竟是戰報,所以猶豫了片刻後,還是帶著張作霖走向了沙灘。

一天的曝曬,讓沙礫變得滾燙滾燙,感覺著從腳心傳來的灼熱,任由碧藍色的海水一波一波從腳背漫過,李默頓時感覺幾日來的疲勞和困倦消失了大半。

已近傍晚,這片位於琉球外海的沙灘上,早已擠滿了人,忙碌了一天的人們紛紛來這裏透口氣,孩子們則占據了大多數,嬉笑著,吵鬧著,潑灑著,搬著石頭挖著沙礫,逗弄那些可憐的小魚小蝦。

他們中,大都數又是那些遠道而來定居的新琉球人,為了這些遠道而來,卻不太知道大海習性的新鄰居,沙灘上甚至還建立起了一支由水性好的琉球漁民們組成的求援隊,隨時準備保護那些孩子。

看著那些洋溢的笑臉,望著那一張張不時往這邊瞅兩眼,點點頭,卻有些緊張的臉龐,李默就感覺仿佛有什麽東西流進了心田。

點頭的動作雖然細小,眼神裏或許還有一絲緊張,但那些動作,那些笑容卻代表了一種認同一種對新生活的認同。

李默曾經見過很多評論,都說清末的普通人是很冷漠和麻木的,八國聯軍如北京甚至還幫著架梯子,讓洋人們翻墻入院劫掠皇城,尤其是看那個年代的老照片,更能體驗那種麻木的冷漠。

冷漠的眼睛,冷漠的臉,甚至是冷漠的笑容每一張照片上都是冷漠,而且李默自己在台灣也見過這種冷漠,那是一種對生活失望,對未來的迷惘,就連魯迅先生也在書中提到過這種麻木的冷漠。

但現在呢?

一批批從沿海和內地來到琉球,前往夏威夷的原大清百姓,在走出了那個巨大的囚籠,走出了那片冷漠後,卻無一例外的煥發出了埋藏已久的熱情。

他們熱情的工作,熱情的重建家園,甚至是熱情的對待身邊每一位人,這讓他不禁想到了一句有名的台詞。

“環境改變人心。”

在這裏,他們有穩定的工作,有收入,有美好的未來,當這些匯聚在一起,心中的麻木和冷漠早已在海風的吹拂下煙消雲散,這些人,正在用他們的雙手,改變自己,也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是他們,支撐起了此刻正在東北作戰的那些戰士們。是他們,給了戰士們戰鬥,堅守和沖鋒的動力因為他們,是太平洋軍那些普通戰士們需要守護的珍寶。

但是,一想到此刻的遼東戰場,李默剛剛升起的一絲心暖很快又隨著海水漸漸冷卻。

第二批五千名士兵也於今早坐船出發了,他們將沿著戰友們的腳步,從旅順和安東繼續登陸。但無論他們再怎麽趕,也已經注定無法參與到最激動人心的摩天嶺之戰了。

摩天嶺。

那個怎麽也繞不開的地名,在地圖上只是個小黑點的地方,卻成為了整個陸戰中最關鍵的地方。

堵住,則正在往哪裏趕的一師和四師兩個團可以利用俄軍久攻不下疲憊的機會,重挫俄軍,一舉獲得戰役的主動權。

堵不住,那就意味著近萬的精銳哥薩克騎兵就會成為正在北上的一師的噩夢,李默雖然從未見識過古代騎兵的威風,但也知道,如果讓一萬匹戰馬沖刺起來,僅僅五千人的一師一團恐怕等不到布防好就會被打散,甚至遭到重創。

這就像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李默和參謀部把硬幣拋上了天空,能做主的卻不是他們,而是那支至今仍聯系不上的三營。

一千人的三營。

能不能抵擋住近三萬俄軍的主力呢?

誰心裏都沒底,說實話若不是實在是沒有兵力可抽調支援,李默也根本不願意冒這個險,雖然他算不上真正的軍事迷,但也知道一點,戰爭除了各種戰術手段和現今武器外,堂堂正正的實力比拼永遠是主旋律。

歷史上,俄國陸軍在日俄戰爭中表現的很廢,但那也僅僅是後世的考證,畢竟誰也沒有見過真正的俄軍是不是那樣,何況哥薩克騎兵的名氣可不是吹出來的,那是付出了近百萬傷亡後結結實實打出來的,是一支讓整個歐洲都膽寒的精銳之師。

雖然從組建起,太平洋陸軍就一直堅持正規化,精兵化的路線,為此李默還故意壓制了陸軍的快速擴充,但不可否認的是,即便是打過琉球之戰事實上太平洋陸軍依然還是支沒有受到考驗的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