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少爺小心(第3/4頁)

更重要的是,林繼業和黃子辰都進入了檀香山的核心階層,根據最新的人事調整令,兩人分別進入了財政部和裝備部掛職,正式踏上了仕途之路,連帶著兩家的地位也水漲船高。

除了兩人外,檀香山也湧現出了一批商人,他們分散在檀香山琉球和世界各地,他們中有人是隨著李大少爺一起從加拿大走出來的,有人是後來加入的,包括了福伯義子李秀峰在內五六百人,他們來到這裏都是接到了李默的邀請,來東北投資的。

這也是東北開發計劃之一,根據李默的計劃,耗費資金,見效緩慢地重工業是政務院和他的任務,但輕工業卻應該立足於私營商人,只有通過扶持一批屬於太平洋軍自己的商人團體,不斷地壯大他們,那麽才不會走上歷史上蘇聯只依靠重工業一條腿走路的窘境。

東北三地,有著豐富的資源,煤炭,木材,皮毛等等,還有遼闊的黑土地,所以這些人還沒到,就基本上都已經找到了自己的發展方向,比如林兆年就選擇了進軍紡織業,準備在金州建一家大型紡織廠,此外還準備在威海和青島兩個通商港也建廠。

黃興則在兒子的幫助下,準備大搞零汽車和各類機械零配件,更一次在奉天和長春數家工廠,而李秀峰在少爺的暗示下,選擇了畜牧養殖業,還準備從國外引進優質畜牧種畜。

就連富海叔的兒子富根,挖幾年鳥糞後發了財也準備搞大農場,說要給專門種高粱來釀酒,氣的富海叔還以為他不務正業只懂得喝酒,好在李默覺得這是個不錯的生意,才消了氣任由著他去折騰。

營口被列為物資轉運港,距離不過百余裏的海城頓時熱鬧非凡,加上海城是旅順通往奉天鐵路大幹線的必經之地,所以這裏已經被政務院列為了首批開發的地區。

連日大雪,水泥路又沒修好,李大少爺最喜歡的汽車沒法使用了,所以他也不得不使用起了馬車。

“少川,這回在美國有沒有什麽感覺?”

“感觸太多了。”

唐紹儀感嘆了一聲:“十幾年前我還在那裏留學時,美國工業不過是剛剛興盛,可這回我和梁敦彥去了後才發現,他們的工業能力已經超過英國,國民經濟總值也超過了很多,已經成了真正的世界第一。”

“那麽少川覺得我們需要多久才能追上美國的腳步呢?”李默笑著,扭頭忽然問道。

“追上美國?”唐紹儀微微楞了下,雖然他為李默有這麽遠大的目標感到高興,但依然實話實說道:“少爺說笑了,若是整個大清國都在您的控制下,或許不用二十年就夠了,不過僅僅是東北三地的話,不是少川喪氣,還差了些。”

“哦?少川為何會有這種想法?難道你覺得檀香山的工業能力不強嗎?”李默有些好奇,不知道唐紹儀是怎麽得出這個結論的,問道。

唐紹儀偏了偏頭,微笑著說道:“檀香山和琉球的重工業都已經登堂入室,但美國的強大,除了工業能力外,最重要依然是活躍的私有經濟。在美國,小的工廠主起碼有近百萬,這些人如果單個看並不出奇,甚至還比不上我們的一些商人,但如果集中起來,那這股力量就非常可怕的。”

“雖然少爺您也在努力培養私營商人,但總數和美國根本沒法比,而且美國地理條件優越,四周沒有外敵威脅,軍隊規模縮小到了最小,全心全意的在發展經濟,而我們除了眼下的日本外,後面還有個俄國,大……”

唐紹儀搖了搖頭,沒有繼續說下去,不過李默也知道他的意思。

的確,和美國相比,他面對的對手就多多了,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和美國的差距也會越來越大,雖然如今有了東北三省,有了充沛的資源,但東北畢竟底子太薄,偌大的地方人口還不到千萬,不及江南一地,地主和士紳們依然靠著土地裏刨食,工業更是幾乎等於零,如果按照傳統步伐要把這樣一個地方建立起來,沒十年根本不可能。

可李默卻等不起,從現在到一戰,算算時間也不過十幾年,所以他必須采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不斷地壯大自己,不過這些還不能和別人說,畢竟此刻就算他說出十幾年後會爆發一場席卷全世界的戰爭也沒幾個人能信。

“追不上也沒事,我們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努力地去追趕就行了。”

李默灑脫的話語也讓唐紹儀微笑起來:“少爺說的不錯,而且我也認為由有美國在前面擺著,反而能促進我們的努力。”說到這裏,他話鋒一轉又說道:“不過少爺,我覺得您該出去走走了。”

“哦?為什麽?”李默身子前傾了一些,不明白唐紹儀為何去了趟美國,就忽然提出了這個建議。

“少爺知道李鴻章出國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