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賣給法國佬(第2/4頁)

“一師二團四營在西海北面二十公裏處,五營在東面十公裏外,三師一團一營在西邊大約十五公裏處搜索前進。”參謀立即回答。

“命令三營務必要拖住他們,其余三個營加速靠攏,爭取吃掉這兩千人。”

“是。”

參謀官的話音未落,另一位通訊官再次叫喊起來:“一師一團二營在白楊河發現敵蹤,大約五百人,正在交戰中,是否要派遣支援?”

“一師一團五營就在這裏,下令支援,務必全殲。”

“是。”

當滴滴答答的發報聲響起時,孫九功已經在白楊河的位置用筆圈了一下後,又將邊上原來的兩個虛線擦去,重新對準了白楊河方向畫了兩個箭頭。

二師師長歐陽秀點了點頭,孫九功這套狼群戰術其實並不算太出奇,它脫胎於昔日縱橫歐亞的蒙古騎兵戰術,利用了手上的四萬騎兵優勢,將他們按照營為單位打散,以車隊為中心線,向兩翼鋪開,每個營只相隔最大十公裏左右,在各營的中間地帶,又由各營派出大量的偵騎填補。

這樣一來,兩翼鋪開足有一百公裏,而且對四周的河流和湖泊還重點安排了前哨營遊擊,這樣就基本上涵蓋了沿途的所有活動範圍,除非那些叛軍願意進入缺水的沙漠地帶,要不然就遲早會和散開的各營遭遇。

一個營,一千全副武裝的騎兵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如果遇到數量少的叛軍,可以直接進攻,而遇上較大的,可以采用遊擊戰術拖住對方,那麽四周的兄弟部隊就可以在最多半小時內抵達發動圍殲。

這種戰術除了可以把騎兵的機動優勢發揮到最大外,也看準了新疆境內水源寶貴,騎兵離不開的因素,加以利用,爭取在抵達伊犁前盡可能的消耗對方的力量,打擊對方作戰的信心。

真正讓歐陽秀等幾位師長感到佩服的是,幾個發現敵蹤的地點幾乎都在孫九功戰前的預測中,可見他對這次西征是做足了準備,要不然一位生長在東北的大漢,怎麽可能對新疆境內那麽了如指掌呢。

隨著騎一師二團二營率先發現敵蹤,狼群戰術等於已經開始進入實質階段,現在就要看那些新組編的蒙古騎兵,是不是西北騎兵的對手了。

他們只是決策者,具體能不能拖住敵人,等到兄弟部隊抵達發動最後的圍殲戰,都要看一線官兵的。

……

婆羅洲坤甸港內,希佩爾站在顛簸的交通艇上,望著遠處新華帝國第二艦隊數十艘錦旗招展,被擦拭一新,排成縱隊等待檢閱的戰艦,心底陡然升起了一股奇怪的感覺。

那一刹那,他仿佛感覺遠處停泊的不是新華帝國艦隊,而是國內齊心協力,正在發奮自強,迎頭追趕,已經有超越之勢的德意志公海艦隊。

在威廉陛下和提爾皮茨將軍的領導下,德意志帝國正在擺脫一只腳走路的尷尬,海軍法案刺激下,新的公海艦隊正在煥發生機,除了四艘老式的薩克森級依然在發揮余熱外,四艘勃蘭登堡級,五艘布倫瑞克級別戰列艦,也已經全部服役,五艘更新的以新華帝國公爵級為藍本的德意志級也已經全部開工,第一艘即將在明年加入現役。

除了最主要的戰列艦外,這些年更有近十艘大型裝甲巡洋艦加入了現役,還有更多的巡洋艦還在船台上。強大的德意志帝國,正在以僅次於英國的速度在擴充海軍,甚至比法國還略快一點,等到德意志級在未來幾年後全部服役,那麽德國將成為世界第一流海軍。

或許比起英國還不如,但和號稱世界第二的法國佬相比,卻已經逐漸改變了弱勢,更為重要的是,自己帶領的德國學習軍官團今天將正式離開這裏,將著目前世界上最強最豐富的鐵甲戰列艦交戰經驗回到國內。

即便是英國人也沒有得到這些東西。

三年來,新華海軍除了在技術上有所限制隱瞞外,在戰術和經驗分享上並沒有太多刁難,反而還積極配合,不僅將他們從血火中得到的四場海戰經驗都教給了自己,他們的年輕軍官們還時常和自己這些德國軍官生一起研討戰術。

讓希佩爾贊嘆的是,論綜合國力,李默領導的新華遠不如德國,雖然他竭盡全力提高工業能力,但畢竟時間太短,完全靠外援建立起來的工業就像是沙灘上的城堡,但李默卻利用他手頭誰也不知道來源地龐大資金,硬生生讓這個城堡紮下了根,他提出的工業扶持計劃,放在歐洲都是令人瞠目結舌的,而且他非常關注創新,當這股創新之風吹到海軍時,一些新戰術和新裝備就不斷被提出研究,並最終化為了靖海級那種累累碩果。

雖然靖海級不是戰列艦,甚至比起大型巡洋艦都有差距,但只有他們這些深入到內部實習的軍官生才明白,從一開始這種新式巡洋艦就沒有被當成主力艦使用的打算,它們的工作主要是巡邏己方和騷擾對方海上航運線,實施破襲戰,並且用於支援對地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