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壞消息(第2/2頁)

陣地、房屋和為數不多的幾艘船只,在冰雹般落下的炮彈中土崩瓦解,駐守的法軍士兵那裏見過這麽密集的炮彈,頓時抱頭鼠竄。

雖然海港和小城已經完全被籠罩在了炮火和硝煙中,爆炸的雲團比樹林中的蘑菇還要密集,但其實炮火並沒有持續太久,僅僅一小時後艘輕巡就率先停止了炮擊,不是它們不想打,而是根本找不到有價值的目標。

6艘9600噸的大型登陸艦率先打開了艙門,一艘艘登陸艇從船艉駛出,然後在海面上繞了個圈後,開始向海港側翼已經由驅逐艦清理出來的安全區沖去,尾隨在它們身後的是更多快艇和運兵小船,密密麻麻鋪滿了整個海面。

1916年8月22日,新華帝國皇家海軍第七艦隊進攻吉布提,僅僅只有5千人,且缺乏支援法國駐吉布提法軍隊根本無法擋住1萬5千武裝到牙齒的新華海軍陸戰隊,僅僅2天,法屬索馬裏總督就宣布投降。

同日,包括3個裝甲團在內的5個新華陸軍師,配合奧斯曼帝國3個集團軍,突然大舉進攻被英軍占領的耶路撒冷和加沙,其中2個新華步兵師配合從紅海北上的大陸戰師,快速橫插,進入了重要的西奈半島。

面對埃及和蘇伊士運河即將易手的窘境,英國緊急動員,從非洲各地增派了5萬余軍隊火速支援埃及駐軍,並要求漢志配合。

可惜漢志拉希德家族已經自身難保,第五機步師的幫助下,3萬內志軍隊開始進攻麥加和吉達,在坦克和裝甲車面前毫無還手之力的漢志軍隊開始飛速瓦解。

北非戰役打響,蘇伊士運河停航。

……

南澳大利亞。

從南澳大陸架同時伸往南印度洋的約克半島和艾爾半島中央,有個深達322公裏的V字形海灣,這就是著名的斯潘塞灣,海灣入口處破碎的小島間,一枚枚黑色水雷隨波起伏,正是這些水雷的存在,才確保了灣底奧古斯塔港的安全。

南有寬闊海灣,北有同樣巨大的托倫斯鹽湖,東有長達800裏的弗林德斯嶺,兩條鐵路從這裏交匯而過,延伸進入了新南威爾士州和維多利亞州。

奧古斯塔港是西北方向進入南澳首府阿德萊德的必經之地,所以從預計到戰爭開始,這裏就成為了澳大利亞協約軍防守的重點,只要想想它身後的悉尼,堪培拉,墨爾本和阿德萊德,就知道這裏有多麽重要。

所以現在的奧古斯塔港,已經成為了一個徹徹底底的要塞,雖然沒有歐洲那麽宏大的規模,但小型工事卻密密麻麻數不勝數,身後的弗林德斯嶺上塹壕更是挖了一圈又一圈,加上前期潰逃的軍民,足足70萬軍隊駐守在這裏,還有多達45萬從南澳逃出來的普通人正沿著這裏進入澳大利亞最後的據點。

所有人都明白,守不住這裏,平坦的像鏡子一樣的新南威爾士州和維多利亞州,淪陷只是時間問題。

行走在面色呆板的夥伴中間,年輕的麥克阿瑟上校拿著電報步履匆匆,他是在戰前隨42步兵師從美國抵達這裏的,他曾經意氣風發,認為澳大利亞有足夠的戰略縱深,還有一支強大的艦隊駐守,所以牢不可破。

可事實上,僅僅一年後,和他一起來的夥伴就開始變得麻木,曾經他們為美麗的澳大利亞女孩爭風吃醋,可如今即使女人擺在面前,也已經沒有任何興趣。

澳大利亞大艦隊完蛋了!

白癡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子彈將耗盡,炮彈會打完,士兵倒下去後得不到補充,甚至連平安信都沒法寄出,在如狼似虎層層推進的新華陸軍面前,他們措手不及。

更讓他擔憂的是越來越濃的厭戰情緒,澳大利亞人為了自己的家園可以浴血奮戰,但美軍呢?英軍呢?

看身邊的那些臉龐他也知道,他們想回家了!

片刻後,麥克阿瑟快步走入了厚厚石塊堆砌而成的指揮部內,敬禮後將電報交給了吉姆少將,然後深深吸了口氣。

“將軍,艾蘭湖防線失守了。”

哐當!

麥克阿森聽到了水杯落地的聲音,沒有人不緊張,因為他帶來了一個壞消息,中國軍隊已經到了120公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