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和平條約(第3/4頁)

海軍方面也進行了修改,不允許協約國裝備任何和研制航母、潛艇以及超過1.5萬噸,口徑超過305毫米以上級別的主力艦(主力艦數量不得超過6艘),不得研制和裝備水雷、魚雷等破壞航道設施的武器。

英美法三國獲得的海軍總噸位配額分別是15萬噸(英國還留有殖民地,故而較多),10萬噸和7萬噸。

除了軍事裝備的限制外,也為了保障德國出海口安全,英國除了不允許在蘇格蘭及以北地區駐紮任何軍隊包括海軍艦船外,還需要將最北面的設得蘭島交給德國代管,時限為15年。

法國海軍更是被限制在了突尼斯海峽和直布羅陀海峽中間這塊不大的地中海區域內活動。

至於美國,西海岸被全面禁止部署任何軍事船只,海軍不得進入佛羅裏達以及加勒比海(包括墨西哥灣),允許其通過巴拿馬運河進行外交活動等事宜,但必須提前至少20天就通過船只,噸位、人員和數量進行通報。

此外,所有協約國必須即刻拆除所有近海港口(含殖民地)的防禦設施,拆卸所有口徑超過150毫米以上級別的岸炮,清除戰爭時期部署的水雷。

可以說,如果這份條約得到執行,那麽將最大程度遏制英美法三國的武裝力量,同時也宣布三國至少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再爭奪海上霸權。

限制完軍隊後,就是殖民地的問題。

英國方面,德國答應了嚴復提出的以百慕大換塞舌爾後,也答應了將南非繼續交給英國管轄,同時也答應了將直布羅陀繼續交給英國管轄,但前提是英國必須在協議簽署後一年內拆毀全部軍事和防禦設施,建立直布羅陀自由區,並準許德國駐紮一支不超過五百人的軍隊監督。

對於這份新條款,英國大松口氣,除了本土最終免除割讓外,而且還在新華的翰旋下最終保住了南非和直布羅陀,也使得百年的海上帝國終於保住了最後一絲體面,雖然不可能在依靠單獨力量對抗德國,但起碼不會向法國那樣立刻蛻變為附庸國。

然面土地上最受傷的卻是法美兩國。

根據最終草案,法國除了要割讓半個阿登香檳區,並且不得在巴黎以北部署任何軍隊外,還需要交出全部海外殖民地,非洲將由德國接管,而太平洋上的法屬波利尼西亞等島嶼,印度洋上的馬達加斯加、留尼旺等地區由新華接管,加勒比海等島嶼則有墨西哥、厄瓜多爾等國分配。

從這份草案出台那天起,就已經宣布法國將徹底成為歐洲國家,從世界主要強國變成了歐洲國家!

法國已經很慘了,但和美國比則是大巫見小巫,由於美國只在加勒比海有幾處小殖民地,而且這些地方根據同盟內部簽署的開羅協議,將在戰後交給中南美洲的同盟國,所以美國必須將美墨戰爭時期非法侵占的墨西哥土地,除加利福尼亞州(亞利桑那州、德克薩斯州、新墨西哥州)交還給墨西哥政府,同時作為戰爭賠款路易斯安那州也將由墨西哥托管,時限為25年!

雖然經過德國翰旋保住了至關重要的加利福尼亞不分裂,但它必須和俄勒岡、華盛頓兩州一起改為了北美自由貿易區,允許在不分裂的情況下三州政府自治,允許各國商人自由出入!

由於這份協議開始討論時新華沒有得到任何一絲美國土地,在嚴復和馮琪率領的新華代表團憤而退場,並準備繼續戰爭的威脅下,德國政府最終說服美國,以45000萬藍幣的價格將阿拉斯加州出售給新華,欠款從之後的戰爭賠款中扣除。

加上加拿大已經答應交出的之前新華提出的育空河北方等地區,一個新的大阿拉斯加省已經在新華議會的討論中開始籌劃設置。

對美國政府來說,出售阿拉斯加州至少在目前還比不上被墨西哥這個暴發戶侵吞的地區重要。真正讓美國感覺恐慌的是,新華飛條中的南北禁飛區,佛羅裏達黑人自治區和多黨參政三項提案被保留了下來。

這意味著美國將從此被割裂為南北兩個部分,雖然表面上依然是一個國家,但在德國和新華同時提出美國必須修改法律,允許更多黨派參政議政的條款後,兩黨制勢必將被打破!

加上西海岸和佛羅裏達四大自治州的存在,未來美國很可能陷入一個長期的分裂狀態!

可此時美國已經別無選擇,戰爭已經不可能在繼續,因為流感國內的死亡數字每天都在上升,如果還不能立刻進行戰後恢復,重新梳理國家的醫療和衛生機構,那麽目前處於癱瘓中的美國可能會因為流感出現一個驚天的死亡數字!

至於比利時,葡萄牙等國控制的非洲等殖民地,也最終被奧匈等同盟國瓜分,稍稍讓人意外的是,在最後時刻倒戈的意大利竟然在德國的翰旋下保著了從奧斯曼手裏搶來的北非,而作為補償,奧斯曼將和保加利亞、奧匈帝國一起瓜分塞爾維亞,也將獲得英國控制的蘇丹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