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廷議

大朝會的鐘聲悠然響起,文武分作兩列走進走進寬大的宣室殿。今天的宣室殿,格外莊重肅穆。所有人都知道了杜壁的奏章,今天要討論的正是大秦帝國的無敵雄獅進攻楚國。

對於狂熱的大秦軍方來說,這是軍方繼莊襄王薨逝之後。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老軍頭們一個個好像紮了雞血,等著爭到做主帥的機會。為自家子侄,殺出一番天地來。

文官們雖然態度沒有軍方積極,但大多也抱著贊成的態度。尤其是呂不韋,居然將自己的嫡系將軍蒙驁召了回來。

武將的隊伍中,蒙驁站在杜壁的身前。再前面便是王龁,不過王龁明顯對這個外來人不感冒。經常越過他與杜壁講話,明顯是在落蒙驁的面子。在大秦軍方的眼裏,蒙驁就是一個異類。

荊二隨著趙姬走進宣室殿,見禮過後沒人說話。杜壁第一個走了出來,雙手抱著朝笏道:“啟稟大王,杜壁有本奏上。”

“杜壁將軍請講!”說話的是荊二身旁的趙姬,現在的荊二在宣室殿裏只有聽的份兒。根本沒有說話的余地,就連退朝兩個字,也經常被趙姬包辦。

“大王!入夏以來,楚國連降大雨。山洪暴發,千裏之地成為一片澤國。今年楚國糧食定然歉收,且楚國征調大批軍卒參與救災。國力已經大為削減,臣奏議趁此機會發我大秦雄獅攻伐楚國。攻克上蔡,為我大軍打開通往壽春之路。只要楚人繼續遷都,我大秦便可獲得上蔡以東五百裏之地。軍機乍現轉瞬即逝,望我王發堂堂之師征討不臣之地。臣杜壁,甘願執殳前驅為大王效死。”杜壁站出來,對著趙姬與荊二開始他的演說。

宣室殿裏一片寂靜,所有人都靜靜的聽著。這關系到秦楚之間的國運,大殿裏除了杜壁的聲音,連一個咳嗦的都沒有。

杜壁說完,便躬身立於大殿當中。初起的朝陽從身後打來,凸顯得杜壁並不高大的身影,宛若神邸一般。

殿中靜了良久,沒人敢在這個時候胡亂發言。就連摩拳擦掌的老軍頭兒們,也是如此。

“眾位先生,你們都是幫助我王治理大秦的賢人。如此大事,哀家一個婦道人家不敢專斷。還請眾位大夫共議!”趙姬見沒人說話,便先開了口。

“啟稟太後,臣附議!杜壁將軍說得有道理,民間俚語,趁你病要你命。此時的楚國正好像一個患病之人,此時不趁著他國力虛弱攻伐。等到災害過去,楚國國力恢復。到那時,還不知道要損失我多少大秦士卒才能夠攻下上蔡。”

出乎趙姬的預料之外,第一個站出來的居然是姚賈。這家夥可算是一個人精,傻子都看出來楚國現在的病貓。不趁機欺負一下,實在對不起老天爺下的這場豪雨。

大臣們不首先發言,畏懼是不是上蔡的楚軍。而是高泉宮裏的孝後,誰都知道孝後是楚國人。先王當年剛剛從趙國逃回來時,還得穿楚服覲見孝後。此時征伐楚國,誰知道孝後願意不願意。昌平君可就站在大殿上,誰說了什麽話他可都看在眼裏。

許多人長長舒了一口氣,紛紛暗贊姚賈的勇氣。

有了領頭的,自然就有跟風的。子車高士也站了出來,對著趙姬與荊二一躬身道:“臣也附議!此時攻楚的確是天賜良機。楚國遭受水災國力衰減,臣聽說大水之後必有大疫。一旦疫病在楚人之間流行,我軍或許可不戰而勝。”

“臣附議!”

“臣附議!”

……宣室殿裏面頓時熱鬧起來,秦國的士大夫們一個個精神飽滿。似乎他們比將軍們還要主動一些,這多少讓老軍頭們有些措手不及。本以為文官們或許還有幾個會反對,沒想到現在眾口一詞。居然齊聲贊同,讓老軍頭們背了一晚上的詞兒,化作一江春水向東流。

“哦,看起來各位大人都贊同杜壁將軍的主張。那將軍們便定下日期,我秦國大軍將征伐楚國,攻下上蔡大王與哀家定然重重封賞,以酬大秦眾將士之功勛。”

“大王英明,太後英明!”呂不韋站起身來,躬身施禮之後。喊口號似的喊了起來,宣室殿裏立刻口號聲大作,差一點兒便將房蓋掀起來。

過了許久,口號聲漸漸停止下來。麃公站出來說道:“啟稟太後,末將不同意杜壁大人的部分奏陳。”

呂不韋臉上有一些尷尬,自己剛剛帶著人喊完口號。這老不死的就公然大臉,什麽叫做不同意部分奏陳。

“哦,麃公乃是我大秦虎將。有什麽異議當庭講來,若是說得有理。哀家與大王定然采納!”趙姬倒是不生氣,和風細雨的對麃公說道。

“太後,末將贊同攻伐楚國。可杜壁將軍說,十萬大秦之師便可蕩平上蔡。臣有些不同意,想那上蔡乃是楚國軍事重鎮。屯兵不下三十萬,守將項燕也是能征慣戰之輩。用十萬人去攻打三十萬人,即便楚國衰弱也定然大敗而歸。”此言一出,宣室殿裏面“嗡”“嗡”聲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