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巴蜀歷史

壁爐裏燃著熊熊烈火,松木燃燒過後的松香味兒飄散在廳堂之中。

雲玥站在一張巨大的地圖前面,旁邊站著昌平君昌文君,還有一個老朋友,恒齒!

恒齒是從東方前線趕回來的,東方前線出現了新情況。東三郡居然出現了趙國的騎兵,三晉似乎有合力抗秦的趨勢。麃公特地派恒齒回鹹陽報告軍情,雲玥見到這種選手自然不能放過。硬是跟王陵要了過來,氣得東三郡的麃公捶胸頓足。

魏國前線的蒙驁也氣得暴跳如雷,他失去的是年青將領李信。本來雲玥要的是老搭档王翦,奈何蒙驁堅決不放。只能退而求其次,將青年將軍中最負盛名的李信要了過來。

這次是雲玥出發前第一次軍事會議,基本上該到的將領都到齊了。昌平君與昌文君,都穿著合身的鎧甲。不過那副白皙的臉龐,怎麽看怎麽都是奶油小生。見到恒齒與李信,依然是偏偏君子風範。他們地位尊崇,恒齒與李信也不敢不給面子。紛紛起身回禮!

恒齒跟雲玥是老熟人,李信則是最近竄起最快的年輕將領。他是槐裏人,也算是半個鹹陽人。十三歲從軍,十四歲便成為伍長。一年後升任哨長,在然後便是校尉。

曾經帶著一隊輕兵披發蒙面,夜半殺入敵陣。陣斬魏軍都尉兩人,幫助蒙驁打破魏軍一舉拿下塤,虞二城。

現在李信是蒙驁軍中的鷹揚校尉,統三千輕兵乃是蒙驁手下最得力的戰將。以十八歲的年紀,幹出這份履歷著實不容易。

“這次喚大家來,便是計議如何伐巴蜀之大計。你們都是軍陣作戰的行家,恒齒將軍還有守平涼的經驗。大家說說,這仗應該怎麽個打法。今天暢所欲言!”雲玥命人上茶,然後屏退了仆役們。鐵塔與鄭彬全身披掛站在門口把門,連只蒼蠅都不準飛進來。

李信與恒齒大驚失色,眼看後天便要出征。這位大帥居然連個方略都沒能拿出來,這仗還打個屁。這些天他們巡視軍營,看到的大都是老弱殘卒。東方戰線上已經抽空了大秦幾乎所有的精兵,現在地方守備裏面能抽出來的只有這些人。唯一算是好消息的,便是雲侯當初征討成矯叛亂的舊部都被調了回來。尤其是義渠君的兩萬騎兵,在搶得盆滿缽滿之後,於昨日也回到了鹹陽。

雲玥也是無奈,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地又多山,根本不適合大規模的騎兵。而且,西北人入蜀對氣候也難以適應。山林裏冬蟲猛獸,更是讓這些草原騎兵聞所未聞。河網密布,溝渠縱橫。實在是不利於騎兵作戰,雲玥一直以來都是推崇騎兵的。可預見了這樣的地勢,也只能愁白了頭。

見恒齒與李信呆呆的看著自己,雲玥便有些無奈。“還是讓兩位君上說說巴蜀的情勢吧!”雲玥幹脆將球踢給了昌平君與昌文君。

巴蜀之地與楚國一衣帶水唇齒相依,按照民族感情上來說。他們與楚人的感情,比跟秦人要親近許多。這也是秦清為什麽會成為孝後心腹的原因,昌平君與昌文君更是多次前往蜀地。對巴蜀之地,可謂了如指掌。

“咳……!”見雲玥詢問自己兄弟,昌平君輕咳一聲。捋了一下思緒慢慢道來。

“蜀地原有,巴國,與蜀國。巴人與蜀人的祖先,都曾經參加過周天子討伐殷人的戰爭。巴人有著名的‘巴渝舞’﹐‘歌舞以淩殷人’。武王克殷後﹐曾封宗姬於巴﹐爵之以子﹐建國在漢水中遊。

諸國爭霸之中,蜀國因為地理原因多年承平國力強盛。強悍如秦人,在當年的秦巴戰爭中亦多次敗北。

不過天不佑蜀國,自蜀國叢王之後十二世孫。開明王繼位之時,蜀國便開始走下坡路。這位開明王幾乎集合了所有昏君的毛病,他貪圖財帛,亂施權柄,好色成性,將好端端一個巴國搞得烏煙瘴氣。

為了享樂,開明王大興土木。修建七寶樓與望妃樓,這些建築白玉為踏珍珠為簾,黃金為瓦紫檀為梁。極盡奢華只能事,天下宮室無出其右者。這還不算,開明王修造奢華巨船鸚鵡舟與江山。其奢華程度比七寶樓與望妃樓有過之而無不及。

舟成之日始,開明王便帶領文武百官以及大量嬪妃女眷操舟行樂於江山。每到一地,當地大族便要皆力侍奉。稍有怠慢,輕則鞭撻重則斬首。好好一個蜀國被他弄得民怨沸騰,蜀人流離失所者不知凡幾。

後開明王興之所至,巡幸到了漢中一帶。擺開軍陣置書秦王,力邀惠文王前來蜀地觀摩蜀軍操練。

正是此次,惠文王看到蜀國明則兵強馬壯實則內府空虛。回到大秦之內,便止了上將軍司馬錯與相邦張儀之爭。力挺司馬錯之言,攻伐蜀國。

正當秦國積極備戰,準備攻伐巴蜀的時候。開明王的弟弟苴侯圖謀作亂,暗中交結巴國企圖利用巴國勢力一舉推翻開明王。不料事情敗露,開明王大怒之下。發兵征召苴侯與巴國,蜀人兵甲犀利,巴人不敵便向大秦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