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阿拉伯馬

他們的馬為何會這樣的快,陳鋒渾身打了一個激靈,大腦告訴運轉想著對策。

匈奴健馬耐力沒的說,可速度卻趕不上身後的那些高大阿拉伯馬。在以往對付匈奴騎兵的時候,雙方的馬種相同。自然互相都沒有速度優勢,在對付更加廢柴的華夏騎兵的時候。匈奴馬甚至還有一定的優勢,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華夏族地區糧食產量高,可馬的血統卻不純正。華夏人養馬,大多是用來拉車的馱馬。因為馱馬有現實需要,除了勛貴很少有人豢養又貴又不實用的戰馬。

而馬其頓人在戰爭中,繳獲了大量的純種阿拉伯馬與波斯馬。這些馬匹在沙漠環境中演化成長,不但擁有健壯的體魄,極強的耐寒耐熱能力。甚至身體構造都發生了變化,一般的馬都有二十四節脊椎骨,阿拉伯馬只有二十三節。

阿拉伯母馬在接近敵人戰馬時不會嘶鳴,不會暴露目標,在戰鬥中沖鋒陷陣,英勇無畏,而且有著迅捷的速度和持久的耐力,因此成為戰馬的上選。它們性情和藹、聰穎及樂意討好,它們同時也俱有高度精神力與警覺性,適合用於襲擊和戰爭。

陳鋒面對的就是這種,同時擁有速度與耐力的怪物。眼看對方越追越近,陳鋒的腦門兒開始見汗。照這樣下去,別說誘敵他們這八十人會變成敵軍的點心,被吞噬得連渣都不剩。

“放三角釘!”事到如今陳鋒也豁出去了,三角釘這東西原先準備最後脫離敵軍的時候放,現在看來必須提前釋放。不過陳鋒留了一個心眼兒,只是命令一排放三角釘,這樣能夠有效阻擋敵軍,又不至於敵軍放棄追擊。

此時身後追擊的帕曼紐也覺得別扭,對方的騎兵居然在跑動的同時。不時回頭射箭,難道這些家夥不會在馬上掉下來?

古時騎兵作戰,除了匈奴人這種從小長在馬背上的民族外。大多數的騎兵只能一手攥著韁繩,一邊奮力搏殺。如果騰出雙手,在顛簸的馬上便很難找到借力點,墜馬就成為必然的事情。在高速奔跑的馬背上墜落,那可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尤其是騎兵編隊奔馳的時候。堅硬的馬蹄子甚至可以將人直接踢死。

馬其頓人沒有馬鐙,只能悲催的一手拿著盾牌一手攥著韁繩。如果不是要經常躲避箭矢,或許他們已經追上前面的華夏族騎兵。

在陳鋒的命令下,二排與三排加快速度。而一排墜到了最後,排長一聲發喊。一班的殺才們便將手中的三角釘向後拋了下去。寬闊的大路上,留下星星點點亮晶晶的小東西。

帕曼紐正在縱馬狂奔,忽然身邊的騎士驚呼一聲,身子炮彈一樣向前射了出去。而他胯下的戰馬,驚叫一聲前蹄便跪在了地上。落地的騎士還沒反應過來,後面的戰馬已經馳了上來。碩大的馬蹄子狠狠踢在騎士的腦袋上,這家夥頓時鼻孔竄血眼看是不活了。

有六七匹戰馬遭受了同樣的命運,編隊馳騁的騎兵陣型因為他們而出現短暫的散亂。帕曼紐雖然感覺到奇怪,但也並沒有懼怕。戰場上流矢很多,射到了馬身上也會使得戰馬受傷。對方這麽多箭矢射擊,射傷幾匹戰馬很正常。面對不斷飛來的箭矢,帕曼紐暗恨,為什麽自己麾下的騎兵沒有裝備弓矢。

都是戰場上鏖戰多年的騎士,不用帕曼紐指揮。騎士們很快恢復了陣型,再次瘋狂追趕起來。他們久經戰陣,征服許多個民族存活至今,可不是憑借著僥幸。唯一遺憾的是,隊伍混亂了一陣。速度有所減慢,雙方的距離再次拉開到二百步左右。

見到有了能夠對付敵軍騎兵的辦法,陳鋒的心立刻平靜下來。一排長也是老兵出身,他將三個班輪流放在後面。不但箭矢不停的射,而且只要敵軍一接近,便釋放三角釘。

馬其頓騎士墜馬之後總會引起一陣混亂,他們就趁著這陣混亂拉開距離。在不斷的拉開,再被追上。追上,再拉開的追逐站中。戰馬開始吃不消!

眼見地方的戰馬慢了下來,帕曼紐心裏簡直樂開了花。華夏人的馬不行了,只要再堅持一會兒就能夠追上他們。

可令帕曼紐眼珠子都要掉下來的事情發生了,眼見華夏騎兵的馬越跑越慢。那些騎兵居然在奔馳的戰馬上換馬,而且動作嫻熟無比。一眨眼的功夫,戰馬便已經換了過來。新換的戰馬自然體力保留的比較好,華夏騎兵的速度再次提升起來。

這樣也行……帕曼紐嘴巴長成了O型。灰塵不斷的往嘴裏灌,都忘記了閉嘴。

就這樣,雙方追逐著一直跑了十幾裏路。憑借馬速優勢的馬其頓軍隊,始終沒有追上馬速劣勢的華夏騎兵。

陳鋒見到丫字路口,不由得松了一口氣。這誘敵的人物真他娘的危險,差一點兒就將整個連隊搭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