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帝王的無奈

“雲玥在幹什麽?”荊二端坐在承明殿中的寶座上,翻看著奏章。奏章是由雲家生產的紙寫就,比竹簡輕省多了。自從秦庭普及紙張以來,各級官吏們歡呼雀躍。都對這種革命性的新東西歡迎無比,當然也有不高興的。例如負責搬運竹簡的力士,他們都下崗再分流。呈送奏章的差事,換成了力氣不怎麽樣的內侍。

“上回內線傳回來的奏報說,好像正在裁撤軍隊。”千度小心的回答道,隨著這位秦王的日益長大,積威也愈加厲害。盡管現在在大秦朝堂上這還是一個牌位式的打醬油角色,不過他身邊的人都相信,這個人日後將會君臨天下。

有了信鴿的優勢,雲玥可以知道前天鹹陽城裏的菜價。可悲催的荊二,只能半個月收到一次平涼的奏報,若是冬天,時間會更加的長。信息的不對稱,使得荊二接收的信息還停留在雲玥整編時期。

“什麽?雲侯居然主動裁撤軍隊?”荊二立刻放下手中的奏疏,千度給他的稟報實在有一點出人意料。

戰國年代的諸侯國,和各個封國。都明白槍杆子裏出政權的道理,他們無一例外的都將軍隊規模保持在國力允許的最大值。只要養得起,盡可能的招兵。因為在春秋以來,諸侯國通過大規模的戰爭發現,常備兵比臨時組織起來的農民軍更加有戰鬥力。

諸侯國如此他們下面的封國也是如此,如果沒有足夠的軍事實力。一不小心就會被人給滅了,三家分晉之前的趙氏便是一個例子。

好像雲玥這樣的封侯,要兵有兵要將有將。每年通過貿易輸出,還能獲得海量的金錢收益。別說養一支六七萬人規模的軍隊,就是養十萬大軍似乎也沒有太大問題,他怎麽忽然開始裁軍了呢?荊二對此表現出了極度的不解,被迫害妄想症使得他覺得,這裏面有貓膩兒!

“走,去公孫先生那裏。”荊二已經養成了習慣,如果沒有意外,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都得問問公孫龍的意見。每次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都覺得公孫龍的建議是最符合情勢的。最後無論怎樣,都得聽從他的建議。

“喏!”千度躬著身子跟在雲玥身後,向著後院公孫龍的住處走了去。

草廬裏沏了香茶,沒有用煮的而是雲家的泡茶。剛剛進門的荊二不由得感慨,不知不覺中雲家發明的事物已經滲透進了大秦的每一個角落。從造紙,到宣室殿新換上的玻璃。無一例外都是雲家出產,最讓人郁悶的是。每天膳房的幹海鮮,還有這飲用的蒸酒,果子釀,香茗都是雲家流傳出來的。真不知道照這樣下去,雲家會將大秦變成什麽樣子。

荊二更加覺得,雲家是心腹大患。帝國的脈絡過多的掌握在一個家族手裏,這不是好事。帝王的習慣就是掌控一切,只要事情不再他的掌握之中,他便有些心裏沒底。

“大王來此何事?”公孫龍有些奇怪,往日裏這個時間荊二都會在承明殿裏觀看奏章。不得不說,在當今的諸侯王中。很少有像荊二這麽勤政的,公孫龍理解為荊二幼時吃過太多的苦。跟那些長於深宮婦人之手的大王相比,荊二可算是久經風雨。這樣的帝王,往往會擁有磐石一般的意志,更加堅定的決心。

“千度說雲侯在平涼大批裁軍,孤思索之下甚為不解。故而過來與先生相商,看看到底是個什麽原因。”荊二跟公孫龍說話,從來都是這樣直來直去,不繞任何彎子。

“裁撤軍隊?平涼沒有發生騷亂?”公孫龍驚奇的問道。

有此一問就顯示出公孫龍的不同,一件事情出來之後,他會立即舉一反三,推導出更多的東西出來。

裁撤軍隊,就意味著拿著刀槍的丘八們失業。工人失業攔馬路,攔火車發朋友圈,上訪。可手裏有刀的丘八們下崗,那事情可就大條了。手裏有刀兜裏沒錢,讓他們不去做些搶劫的營生真的很難,尤其是在富庶的平涼。裁軍,很可能演變成被裁撤軍隊與留守軍隊的一場騷亂!

荊二也反應過來,回身疑惑的看著千度。他並沒有告訴自己,平涼城發生的騷亂。

“大王,平涼並未發生叛亂。內線傳來的消息不祥,但大致的意思是那些被裁撤的軍卒都受到了安置。其中什麽派出所,城管隊什麽的奴婢實在不清楚。”千度受不了荊二的眼神,趕忙躬身奏報。

“派出所,城管隊……!”荊二嘟囔著望向公孫龍,眼神十分迷茫。很希望在這位亦師亦友智囊,如以往那般提供幫助。

公孫龍自然是沒聽過派出所,城管隊這樣的稱呼。他的眼裏同樣迷茫,思索了一下道:“派出所,城管隊……從名字上聽起來似乎是管理城池的。雲侯做事一向天馬行空,這次估計也是如此。總之,他是將這些裁撤下來的軍卒塞進了衙門,這樣看起來平涼應該不會亂,反而城池治理會愈加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