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小狐狸

“好好的日子不過,整天東跑西跑。以前沒兒子,現在大兒子也有了。大王也是的,沒事兒祭什麽渭河。他不祭奠,渭河水就不流了?”奶奶盤坐在炕上絮叨。這些年養尊處優,早就不是當年雁門山裏的老農婦。很是長氣的責怪荊二,荊二的身世她老人家是知道的,對這位秦王老奶奶是一點敬意都欠奉。

雲玥的報捷文書終於到了鹹陽,信使還奉上了希臘軍殘破的盔甲和十幾個缺胳膊短腿的戰俘。要東西的清單有二尺長,看得呂不韋暴跳如雷,荊二雙目緊閉不敢再看。

銀錢二十萬貫,鐵錠,銅。還有匠戶,庶民……至於糧食,張嘴就要十萬石。這已經不是獅子大開口了,簡直就是恐龍大開口。

憤怒的呂不韋與裝鵪鶉的荊二並不是朝堂上的全部,趙姬大著肚子不能上朝,作為代言人嫪毐還是要說話的。長信侯畢竟也是大秦侯爵,盡管是級別最低的徹侯而已。

“仲父!太後的意思,雲侯戍邊不易。這些年又東征西討為大秦立下汗馬功勞。如今外敵入侵,雲侯為我大秦西北邊陲安定,浴血沙場。要這些東西實在不為過,朝廷若是吝嗇這些東西,不酬將士們的血戰之功。恐怕,不能服眾吧!太尉大人的掌兵之人,我大秦是否應該做到賞罰分明呢?”

這一席話就證明嫪毐長進了,不但擡出了趙姬。還將太尉王陵拉下水,大秦軍中最講究賞罰分明。雲玥跟王陵關系很好,而且同屬軍方一脈。如今打了勝仗,王陵盡管討厭死了這個嫪毐,但仍然硬著頭皮站了出來道:“內史大人所言甚是!大秦最重軍功,我大秦虎狼之師縱橫六國。靠的就是有功者賞,有過者罰!”

呂不韋的火氣騰得一下就燃燒了起來,大秦雖然商鞅變法之後頗為富強,可也沒有富強到讓人予取予求的地步。雲玥這封要東西的奏章裏面,光匠戶就要三千戶。大秦哪裏有那麽多的匠戶,鹹陽的匠戶都抽光了。他呂不韋還玩個屁啊!

可他還沒等站起身來,姚賈已經慢慢悠悠的站了起來。這老家夥現在官居上卿,已經成為孝後在朝廷裏豢養的第一鷹犬。這兩年攀上了孝後的高枝,姚賈在朝廷裏幾乎是可以橫著走。但這貨行事卻異常低調,與霸道的呂不韋成為了鮮明對比。

平日裏在朝堂上,他整天撞木鐘扮老和尚。(戰國時沒有和尚,這裏只不過是借用。考究黨,不要噴!)

朝廷裏面議事,他是一聲不吱。不過只要他吭聲,那就不是他說的話,而是代表了孝後的意思。換而言之,他就是孝後在朝廷裏的一個傳聲筒復讀機而已。

“啟奏大王,臣認為長信侯所言甚是。雲侯為大秦,東征西討征戰四方。先有東周之役,後有出使六國。解平涼之圍,平定成矯叛亂,蜀中叛亂。其功比起武安君白起,似乎尤有過之。這次雲侯也是為了我大秦西北邊陲征戰,若是朝廷不體恤雲侯這樣的臣子。會讓功臣寒心,今後誰還會為了朝廷的事情拼死征戰。

太尉大人也說大秦軍中最重賞罰分明,若是有功將士不能得到應有的褒獎,也會對大王對朝廷生出怨言來。這對於朝廷和大秦來說,都是不利的。臣,肯請陛下應雲侯之所請。褒獎有功之臣!”

超級老滑頭,話都是別人說的。他只不過是贊同別人的話而已,反正他是什麽話都沒說,可他又什麽都說了。這種泥鰍一樣滑的老家夥,呂不韋恨不得將他下鍋燉了。

“大王……!”呂不韋終於忍不了,姚賈的話音一落,他便跳了起來。

“仲父不必說了,諸位卿家說得對。昨日母後與孝後均有話稍過來,說的都是雲侯的事情。她們都同意褒獎雲侯,依孤看來此事就依眾位卿家所請吧!”荊二常年跟這幫老狐狸打交道,現在也變成了一只不折不扣的小狐狸。

他這樣一說呂不韋立刻怒不起來,朝堂上三大勢力。如今太後與孝後都同意,只有有呂不韋不同意也無濟於事。況且,趙姬作為秦王之母,還有協理朝政的權利。他是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在呂不韋一片磨牙聲中,荊二接著道:“如今我大秦四方懾服,平定了成矯和巴蜀叛亂,東方戰線擴地千裏。雲侯又在大西北大敗蠻族,此乃上天賜予我大秦之福。孤想著趁著秋祭,在渭水之濱祭天。諸位先生,有何高見啊!”

搞定了雲玥的事情,荊二立刻將自己的事情擡了出來。昨夜和公孫龍密謀了一個晚上,都是為了這次渭水大祭。只要這次計劃成功,大秦的百姓就會認定荊二是他們的往。如此刷威望的好時機,怎能放過。再有兩年就要親政,民心是荊二執政的關鍵,此時不抓更待何時。

“臣!附議!”姚賈第一個站了出來,這當然也是孝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