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被輕視的對手

司馬昂手裏拿著項燕的書信,這位楚軍老將非常自信。他告訴司馬昂,最少還能堅持兩個月,在江淮水網地帶,拖住義渠君的草原騎兵不成問題。

“大將軍,項燕的信裏怎麽說?”少原君急切的問道。如今的少原君可不是當初到雲家蹭吃蹭喝的少原君,現在的他一身皮質戰甲。站在大帳裏顯得英武不凡,頗有乃父趙豹之風。這一次趙王可算是下了血本,不可能不派一個王室成員前來督軍。而少原君就是這位督軍之人,不過好在他與司馬昂的關系很好。在趙國時,便經常向司馬昂請教兵法。兩人算是亦師亦友的關系,在軍中倒是沒有給司馬昂掣肘。

“項燕說還可以至少拖住義渠君兩個月,也就是說秋天之前都不必擔心南線的問題。”司馬昂合上書信,陷入了沉思之中。

這次作戰的計劃是李牧所定,各國君主首肯。而且,此次行動為了保密。只有各國君主才知道,整個東方六國知道的人恐怕不超過一雙手去。少原君作為監軍,自然是知道整個作戰方案的。

“李牧將軍那裏怎麽說?”少原君到底還是年輕,幾個月的對峙已經讓他有些沉不住氣。他非常想攻克函谷關,成就前人未能建過的功業。可函谷關堅固異常,山勢又險根本沒有可能被攻克。少原君別說攻打,司馬昂只是帶著他轉了一圈兒,少原君就打消了這個不切實際的念頭。

“李牧?他會給我來信麽?不過估算,應該就快要登場了。項燕信上說,義渠君所部近日多有水土不服,細作傳來的消息已經有許多軍卒感染疫疾。看樣子,真被這個李牧料定了。”司馬昂也有些無奈,如此建功立業的機會就白白讓李牧撿了去。自己只能帶著大軍,傻子一樣的與秦軍對峙。既不能進攻,也不敢撤退。更加不敢轉移攻擊方向,看著李牧即將成就偉大的功業,而自己只能作為戰場上的陪襯。作為將軍,他非常不喜歡做陪襯。他很想做主角!

“義渠君出兵已經三四個月了,又陷在淮南水網裏多日。已經成為疲兵,就算是沒有疫疾李牧與項燕聯手,取勝似乎也是應有之意。現在秦人又染上了疫疾,這場仗八成他會大勝。”少原君更是立功心切,青年人熱血沸騰,他早就上揮戈沙場。奈何!作為戰略牽制方向,他是沒什麽仗可打的。

就在他們二人為失去戰機懊惱的時候,忽然中軍校尉唱名進入。“大將軍,少君!秦軍出動了!”中軍校尉的眼睛裏閃著光,顯然全軍上下都非常想進行一場戰鬥。雖然沒有秦軍那樣的軍功獎勵制度,可都知道關中富庶。只要攻入關中,便可肆意搶掠。有時候,兵和匪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你說什麽?秦軍出動了?”少原君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秦軍自從被聯軍擊敗以來,一直都龜縮在函谷關裏面。憑借地利堅守不出,而聯軍畏懼山勢險峻。也沒有攻城,雖然小小函谷關周圍匯集了兩軍近百萬兵馬。可真正的大規模戰事卻一次都沒有發生過,雙方斥候倒是短兵相接了幾次。秦軍精銳,聯軍人多勢眾。結果是互有勝負,兩軍傷亡基本相差不大。

“是的少君,秦軍出關了。正在關前列陣,似乎是要找咱們決戰。”中軍校尉回道。

司馬昂沒有說話,大腦卻在飛速的運轉。秦軍難道紮了雞血不成?往日裏被人將陣亡將士的屍體掛在關前示眾,都不吭一聲的秦軍。今天怎麽出來了,還擺明了列陣迎敵,一副要決一死戰的架勢。自己手中的聯軍,可是秦軍的兩倍有余。更有魏武卒這樣的精銳重甲步兵,跟自己決戰,老王陵的腦袋是不是壞掉了。

“司馬將軍,出擊吧!難得秦軍出戰,一定要將他們消滅。如果可能,一舉攻克函谷關。這可是天大的功勞,不能讓李牧專美於前。”少原君的話打斷了司馬昂的思緒。

這個時候不是瞎想的時候,既然秦軍敢於出關。必定有他的道理,而他司馬昂的任務,就是在函谷關前牽制住秦軍主力。方便李牧和楚人,圍殲被疫病折磨的義渠君軍團。現在秦人出來了,自然是要將他們打回去。

“前軍出擊,令魏武將軍帶領魏武卒支援前軍。務必要一舉擊潰秦軍,不得有誤!”司馬昂覺得,不能讓秦軍如此舒服的就出來。必須將他們壓回去,他畢竟四十歲了。一生征戰無數,少原君那種想著一舉攻克函谷關的想法,是一點都沒有。

王陵也是一只成了精的老狐狸,怎麽可能給他這樣的機會。如果他那麽笨,怎麽可能在戰場上活了快四十年。

前軍統帥是齊國將領田浩,這家夥是田單的本家侄子。不但劍技超群,更是齊國年青一代將領中難得的帥才。手下都是齊國精銳步騎,其中有五千騎兵都是裝備雲家的戰甲與兵刃。論戰鬥力與裝備來說,似乎比趙國騎兵還要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