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聰明的姚賈

因為有著與秦國的特殊關系,楚國首先向秦國派出了使節。當然,使節沒有進入鹹陽宮之前,一直都住在昌平君的府邸。這年頭,到哪裏都是需要人脈資源的。

“大王,現在東方戰線勞資靡費。臣與眾位臣工核算過,以現有的物資儲備最多只能堅持到今年六月。因為壯年男子都去了東方戰場,今年的糧食產量會進一步的降低。連年戰端,大秦已經疲敝不堪。臣覺得最好還是罷兵休戰,讓大秦喘息個三五年時間,待國力充足之時才討伐山東六國。”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昌平君當這個家才真正了解到大秦的家底。

他現在有些佩服呂不韋,一個人玩八個盤子的本事。明明府庫已經接近了極限,可還是能夠硬撐下來。昌平君是貴族,他不是商賈。從小接受的教育注定了,他只能是個貴族。呂不韋的本事他學不來,如果大秦再硬支撐下去,那財政只能破產。到時候,前方的軍隊沒有糧食輜重。後方的生產,也將面臨崩潰的危險。

荊二緊緊的皺著眉頭,現在和談就意味著放棄大量的土地。這些土地都是大秦將士用鮮血打下來的,如今要讓出去他的心在滴血。轉頭看了看馮去疾,他是太尉負責掌管軍隊事物。他的意見很重要!

“啟奏大王!臣附議丞相大人,現在東方戰場已經成了膠著狀態。陛下的陌刀陣和鐵甲騎兵,在經歷了最初的勝利之後,敵軍已經找到了克制他們的辦法。現在的兵鋒要像幾個月前那樣犀利,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與其這樣幹耗著,不如及早和談收兵。至少,咱們還能保住東三郡。有了這個前進基地,我軍就有希望能夠再度將失去的土地奪回來。左右不過休養生息三五年而已,大王青春茂盛還怕土地會飛了?”馮去疾的話也不是荊二心裏想的,他現在還想堅持下去。大秦堅持不下去,山東六國也好不到哪裏去。他們動員的兵力比秦國還多,後勤的負擔比秦國還大。陣亡的人數,自然也比秦國多。只要再堅持下去,或許東方六國就會崩潰掉。那些浸滿了大秦勇士鮮血的土地,又會回到大秦的手中。

說到底荊二還是不甘心,到手的鴨子就這樣飛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他連標點符號都不願意相信。等一個時辰他都嫌長,最好就是明天大秦的狐狼之師,就將六國悉數拿下,完成一統華夏的大業。這才是他現在最想做的事情!

三公之中蒙恬的地位威望最低,雖然知道他說話起不到什麽作用。但荊二還是將眼神投向了他,希望自己的忠實馬仔給自己一點兒信心。

見到了荊二的眼神,蒙恬也是無奈。糾結了半天才道:“大王,依照現有情形的確不適合再打下去了。我軍連續征戰多年,而且中間只進行了很短時間的休整。已經成為了一支疲兵,如果再這樣打下去。關中的精壯年男子都打光了,再想恢復可就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很有可能會像趙國一樣,從此一蹶不振淪為二流諸侯。”

想想長平一戰趙國精銳雄師的覆滅,使得趙國空有廉頗,李牧這樣的大將,卻還是只能在諸國爭霸中步履蹣跚。蒙恬真的從心裏覺得,這場戰爭不宜再繼續下去。

荊二這下可沒咒念了,最忠心的馬仔都反了水。看起來大秦朝廷上下,對這場戰爭都不看好。而且昨天晚上送到的王翦奏章裏也說明了前線的困難,看這意思他似乎也反對戰爭再繼續進行。

英明偉大睿智的荊二陛下的識時務的,如果一意孤行下去風險太大。不但要冒兵敗如山倒,聯軍打到鹹陽城的危險。還要冒得罪大秦所有權貴的風險,得罪一兩家勛貴。沒人敢把荊二怎麽樣,那些看熱鬧的勛貴不落井下石砸上一石頭就算是好人了。

可如果得罪全體勛貴,那後果可就嚴重得多。就連自己屁股底下的位置能不能坐穩都是一個大問題。權衡再三,荊二決定妥協。畢竟他還年青,再等個十年八年似乎也等得起。

“既然諸公都這麽說了,可見戰爭不適合再繼續下去。現在就委派典客姚賈,會同禦史大夫蒙恬,共同與楚國使節談判議和。”聽到荊二終於松口議和,所有的士大夫們都松了一口氣。

姚賈趕忙上前,對著荊二深施一禮大聲唱喏。荊二對這個姚賈有些不放心,自然要蒙恬這個心腹看著點兒。至於蒙恬雖然剛剛和荊二意見相左,但在忠誠方面絕無問題。蒙武在雍都城外的一腔熱血,已經完全證明了蒙家的忠誠。

“敢問大王,大秦談判的底線在哪裏。大王想得到什麽樣的結果,還請大王示下。”就在荊二要宣布散朝的時候。姚賈忽然大聲詢問道。

荊二一皺眉頭,這姚賈真是越活越回去了。這樣機密的事情,怎麽能在宣室殿這樣的大庭廣眾之下宣布。難道你還嫌楚國使臣知道的不夠快?要知道,現在楚國使臣連避嫌都不避諱了。直接住進了昌平君的家中,也側面說明羋家一系也是希望停戰的。只要昌平君回家多上那麽一嘴,你老小子還想在談判中撈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