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交換條件

人有的時候需要一個信念,就好像迷航的船只需要一個燈塔一樣。在人生中信念是一種目標,很多時候這種目標到臨死也很難實現。公孫龍給荊二豎立了一個遠大的目標,而且看起來成功實現的機會很大。

用過了膳食的荊二眼睛裏精光大冒,好像一只成了精的老鼠一樣。一夜未睡,卻絲毫沒有困倦。公孫龍的話給了他極大的信心,如何成為一個與炎黃並列,與堯舜齊名的人。成為了他的希望所在,這個信念將一直支持著他活過下半輩子。

“現在天下大勢基本已定,秦國將統一天下。各諸侯國將成為大秦兵鋒下的犧牲品,不過唯一讓人頭疼的就是西北的平涼。雲侯這些年武備雖然沒有增長,可那是因為人口限制的緣故。如果再過十年,平涼的人口將穩穩突破五十萬。雖然適齡人口還是很少,可大王別忘了。人口這東西可是呈爆發式增長的,這一代多出二十萬人口。下一代可能就是一百萬。

現在平涼的情報系統遭到嚴重的破壞,更多的消息我們不掌握。可最後傳來的消息說,雲侯已經攻取了西域好大一片土地。所缺的只不過是人口而已,大王現在不重視。等咱們攻取東方六國……呃……現在是五國,那時恐怕平涼已經成了氣候。最怕的就是平涼跟匈奴人聯手,那樣的話整個大秦北部邊疆,將要至少留下四十到五十萬人駐守。這對帝國來說,將是非常大的一種負擔。”

“先生的意思是解決平涼?可您不是說,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咱們需要安撫平涼麽?只有等到滅掉東方各諸侯國之後,才是對平涼用兵之時?”荊二不明白,為何公孫龍會忽然改變既定策略。

“沒辦法,平涼的發展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其發展速度,已經遠遠超過我的預期。這種情況下,平涼已經不可能等到解決完東方諸國之後,在解決雲玥。平涼現在人口不過三十萬,已經讓大秦如鯁在喉。如果超過百萬,那將會是個什麽樣子。

到時雲侯也就四十多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也是一個人的野心,最為膨脹的巔峰。如果雲侯聯合匈奴人,以他的智計百出,咱們需要多少軍隊能夠打敗他。就算是王翦將軍,恐怕也不是他的對手。”公孫龍指著承明殿墻上那面巨大的地圖說道。

“可現在趙國和魏國人心離散,正是我們的用兵的大好機會。若是就這樣放過而去攻打平涼,趙國和魏國就會死灰復燃。那可不是我們想要的,趙國和魏國現在是攔住我們統一道路的兩塊石頭。只有搬開他們,虛弱的燕國和富庶羸弱的齊國才會暴露在大秦兵鋒之下。

只要占領了三晉故地,還有齊國和燕國。楚國的問題便會迎刃而解,就算那時候孝後在蜀中掣肘,孤大不了在中原就糧就是了。”荊二已經不是前些年的小孩子,那時候公孫龍說什麽他就信什麽,可現在荊二已經有了自己的思維。

“呵呵!老夫沒有說,需要全力以赴進兵平涼。老夫的意思是,需要一支偏師。屯守在鹹陽整訓,然後再派人去西域蠻夷地區搗亂。從最後發來的情報上來看,上一次雲侯帶人傾巢出動,就是因為西域的胡人發生了叛亂。

據說西域非常廣大,雲侯若是想要威懾胡人消滅對手。必需要有獅子搏兔,那種全力以赴的精神才行。只要咱們派出一些人去西域煽動叛亂,雲侯必然會帶著人馬前往西域平亂,趁著這個機會。遣一偏師,就可以一舉拿下平涼。”似乎為了增加氣勢,公孫龍將手中的木棍一下子敲擊在平涼的位置上。

“哦!”荊二看著地圖開始深思起來,大秦對於西域的了解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說是無知,所有的消息要麽就是平涼傳過來的,要麽就是商賈傳過來的。大秦的第一手資料,幾乎沒有。那是一片什麽樣的土地,那裏有什麽樣的人。荊二不知道,恐怕大秦也沒人知道。

“如果屯守在鹹陽,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作為大王的戰略預備隊,只要東方戰線上出現了什麽紕漏,就可以將大秦的預備隊頂上去。另外即便哪裏有叛亂,也可以命令這支精兵前往剿滅。更何況,大王要坐鎮中樞。手裏總是要有一些兵才行,上一次昌平君與王後的事情便是前車之鑒。大王手裏沒有兵,恐怕震懾不住那些蠢蠢欲動之輩。”

公孫龍這樣一說,荊二便點了點頭。上一次王後與昌平君的事情,留給他的印象太深了。如果鹹陽周圍,只有禁軍那很容易被人收買。若是再有一支大軍,駐紮在鹹陽城外。兩相掣肘之下,或許真的會起到公孫龍所言的效果。

“公孫先生這話說的在理,只是軍械糧餉的事情非常難辦。您也知道,大秦的稅賦每況愈下。而且雲家的優良軍械,那樣的昂貴。若是現在增加二十萬人的駐軍,恐怕財力會跟不上。”荊二有些無奈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