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亞歷山大的詰問

“先生你的意思也是不出兵?”荊二從亞歷山大嘴裏聽到了他最不想聽到的答案,似乎有些急了。語氣中冷得好像含著冰碴子!

“對!不出兵!”亞歷山大仿佛沒有看到荊二的臉色,斬釘截鐵地說道:“十萬大軍毀於一旦!大王可知道是什麽原因?”

“孤哪裏知道!”荊二沒好氣地說道,今天好像沒一件事情是順心的。自從那份戰報來了之後,全天下似乎都在和自己作對。

“是啊!可怕就可怕在不知道上!那李信也是知兵之人,手下十萬人馬經過兩載訓練又有百戰猛士為骨幹,已經成為我大秦不可多得的精銳。即便是這樣仍舊難免失敗,而且敗的不明不白。甚至連一個活著回來的人都沒有,李信是怎麽敗的?地方使用了什麽武器,用的什麽戰法?朝廷都不知道!

現在大秦倒是可以集結起來二十甚至是三十萬軍隊,可大王真的有把握打贏?這二十萬或者是三十萬人被消滅了怎麽辦?大王還能變的出來五十萬或者是六十萬?要不就是將王翦大軍調回來?王翦以不足三十萬人,立壓東方諸國不敢動彈,兵力上已經是捉襟見肘。大王若是將他調回來,恐怕王翦還在路上。東方諸國就已經開始反攻,這兩年朝廷打下的土地,又會被別人占去。那可是大秦勇士,用鮮血換來的土地。大王難道就不心疼將士們的犧牲?

老夫再問大王一句,十萬大軍要多久才能被殲滅?這些年老夫也翻閱了大秦的資料,長平一戰趙軍六十五萬人被圍。大秦可是足足困了兩個月,這才使得趙軍投降。那一戰大秦投入軍隊逾百萬人,才有了長平一戰之勝。

李信部輜重糧草充足,即便是打不贏。似乎也應該結寨自保,兩個月的時間或許長了。十天行不行?平涼一共才多少兵馬?李信一代名將,連十天都堅持不住?

可現在的情形是,十天時間裏。平涼不但完全吃掉了李信,甚至連雍都都占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可看平涼軍如此迅捷,似乎不像是遭受重創的樣子。

以上種種盡皆證明,李信是在不到一天之內失敗的。而且失敗之後,軍卒遭到了極為殘酷的追殺。甚至,李信部可能被包圍了。不然,解釋不了十萬大軍無一人逃回。一天之內擊潰十萬大軍,大王想想這是怎樣的成就。您將王翦將軍調回來,他能有這份兒功業?”亞歷山大一連串兒的問題,將荊二聞得啞口無言。他根本就沒上過戰場,自然也不知道戰場究竟是怎麽一回事。不過好在,他聽亞歷山大說得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眉頭緊皺之下似乎也是在默默琢磨。

到底是亞歷山大大帝,他的猜測幾乎完全正確。李信帶領的秦軍軍陣,先是被犀牛沖陣,導致陣型大亂,不但犀牛帶來的傷亡巨大。甚至秦軍之間,也互相踐踏造成不少傷亡。然後又是可怕的戰象,在遠處隨意的潑灑死亡。再然後就是羚牛騎兵瘋狂的沖鋒!

這三板斧下來,就是銅澆鐵鑄的軍陣也完蛋了。大軍潰敗之後,又有敖滄海穿插到身後進行阻截。那個時候,李信已經戰死。秦軍失去了指揮,好像沒頭蒼蠅似的。即便有躲過追殺的,也都成了驚弓之鳥。躲進了林子,甚至是撤退後的空村莊裏。

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戰事結束之後。雲玥派出了巡邏騎兵進行地毯式的搜索。這些巡邏騎兵每天的工作就是,騎著馬在平涼境內轉來轉去,好多老家夥都幹了快十年。對平涼周圍的地形,熟悉的不得了。哪個地方能藏人,哪個地方不能藏人。這都裝在他們心裏,所以,秦軍戰敗後的第二天。躲起來的秦軍一個個好像被抓兔子一樣的拽了出來。

更加讓人抓狂的是,雲玥還派人日夜兼程歇馬不歇人。輕松的奪下了大秦故都,號稱宗廟聖地守衛者的秦人,也不得不投降!

他們一投降,可就真的坑了那些千辛萬苦逃回來的秦軍戰士。本來還打算回到雍都有一線希望,卻沒想到雍都這麽快就被占了。更壞的是雲玥沒有更換城頭的旗幟,於是那些歷盡艱辛逃回來的秦軍士卒,好像飛蛾撲火一樣,一批批成為了雲玥的俘虜。加上敖滄海所部快馬的不斷拉網式截殺,導致至今為止沒有一個秦軍士卒能夠回到鹹陽。

現在荊二與他的朝廷,對這仗是怎麽打的又是怎麽敗的。雲玥采用了什麽樣的戰法,使用了什麽樣的兵器完全不知情。

“對於平涼我們什麽都不知道,現在出兵只能讓軍卒白白去送死。不管大王派誰去,都可能是第二個李信。如今的計較就是先摸清楚情況,搞明白李信是怎麽敗的。然後有針對性的布置,這樣才能克敵制勝。而不是盲目的出兵!”亞歷山大這一次說得很不客氣,他知道帝王在這樣的時候很容易發狂。可發狂的代價就是如山的人頭和大海一樣的鮮血,是整個帝國的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