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儒家的依仗

一場鵝毛般的大雪宣告紛亂的戰國進入了又一個冬天,僅僅兩年時間。戰國七雄已經消失了三個,剩下的魏國,齊國還有楚國都在大秦的兵威之下戰戰兢兢。

此時的臨淄一片銀裝素裹,齊國富庶卻少兵戈,既然秦人去攻打燕國,那這個冬天齊國又可以安然度過。對於整個國家來說,上上下下已經有了並入秦國的心理準備,甚至齊王建也有這種打算。天下奉秦已經是大勢所趨,齊國人覺得自己沒有力量阻擋。不管誰來了,還不是照常做生意。賦稅交給齊王建,或者秦王政似乎沒有多少區別。

稷下學宮的一個角落裏,青磚瓦房毫不起眼。兩個老人跪坐對弈,屋子裏的地上串了地龍。外面寒風刺骨,屋子裏卻是暖熏熏的。旁邊侍奉的童兒為兩人奉上一杯清茶,裊裊的茶香立刻便溢滿了屋子。

荀卿喝了一口茶,笑呵呵的道:“還是你這種茶喝著養人,雖然沒有烹茶那麽激烈,味道也缺少變化。不過茶湯甘咧清香淡雅,苦澀中又有一些甜意,出塵之念躍然心頭。與之相比,烹茶不免落了下乘。”

“你這老家夥,不但棋藝精進,就連嘴巴也變得刁滑起來。這局棋老夫輸了,這茶便是老夫千裏迢迢給你帶來的手信,禮輕情意重哦!”鄒衍投子認負,端起一茶喝了一口。

“聽說你在平涼開宗立派,創立新說。規模之大已經快趕上稷下學宮,而且那裏的學問也深得很。千裏迢迢來到臨淄,不會就是為了與老夫手談一局,喝一壺你帶來的茶吧!”荀卿一臉笑眯眯的模樣,實際上這位和藹的老家夥對誰都是笑呵呵的。作為稷下學宮輩份最高者,儒家如今的掌舵人,德高望重是他的基本素質。

看著荀卿那雙昏花卻不是露出一抹精光的老眼,鄒衍就暗恨。如果不是被平涼那只老狐狸給坑了,自己何苦冰天雪地裏跋山涉水的來到臨淄。王翦還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揮軍殺過來。看齊國人現在的樣子,多半會是舉國投降。這個國家已經完蛋了,金錢已經腐蝕掉了他們最後一絲骨氣,在這個充滿銅臭味道的國度裏,一切都由利益說了算。眼前這個老家夥,看起來也是如此。

“誰都看得出來,齊國完了。秦軍打過來,沒人惦記著抗爭。稷下學宮將來的命運如何,難道荀子沒有考慮?”

“哈哈哈!老夫考慮個什麽?打造兵刃需要鐵匠,制作家具需要木匠,經營天下就需要有經營天下的匠人。我那個學生李斯,正在和你一同輔佐雲侯。難道秦人一統天下之後,就不需要讀書人了?不管是儒家,法家,還是兵家,墨家!只要能夠治理天下,相信秦王都會需要的。”

鄒衍一愣,沒想到這老家夥看得這樣通透。不管誰來執政,官總是需要的。而且做官便必需得要識字的人,不然國家的政令無法傳達。而識字治國這一點上來講,儒家有著天然的優勢。

別看現在天下諸子百家爭鳴,實際上培養出來的人和素質參差不齊,而且數量非常有限。這樣,更加凸顯了儒家弟子在治國方面的好處來。不管是誰來統一華夏,儒家都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坎。所以,荀子才會如此淡定。就算是王翦揮軍滅了齊國,稷下學宮也不會受到一絲一毫的毀壞。如果,荊二還想著這裏繼續培養人才,幫他治理國家的話。

“哈哈哈!好一個狩牧天下的荀卿,這個算計打得可真精明。士大夫與王上共天下,秦法雖苛但也要官來執行。你這老家夥,主意倒是篤定。只可惜,你打錯了主意。”鄒衍聽了荀卿的話,隨即哈哈大笑。這老家夥在稷下學宮待了二十年,已經成了井底之蛙。現在還說什麽士大夫與王上共天下的話,真是笑話。

“哦,老夫如何錯了,願聞其詳!”看著鄒衍狂傲的大笑,荀卿一向笑眯眯的表情冷了下來。鄒衍不是一個無禮的人,他今天敢這樣狂放,必然有他的理由。荀卿很希望他替自己找出錯誤,要知道現在他的一個念頭,便可以決定儒家興衰。如果決定錯了,那真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荀卿可知,老夫在平涼的學院有多少人?告訴你,足足有五千余人。其中教授便有一千余人!今後每年,都會有八百至一千名學生畢業。現在平涼頑童只要到了年齡,只要有平涼戶籍是我華夏苗裔,都會有人教授課業。

從最初的算學,華文,到高年級的物理,幾何!他們一直要學習五年,方才可以畢業。如果學習成績特別優秀,還可以進入到研修院深造。如今,平涼的大小官吏都是精通算學國文。也學過專門的治國安邦學說的人才!甚至連軍營裏的丘八,也大都識兩個字。

老夫說的是平涼,可你別忘記了。當年的秦王,也是在雲侯那裏學習過的。哦,對了還有王翦的兒子王賁。他知道學校的運行機制,聽說已經在鹹陽復制。只可惜缺少師資力量,現在還不成規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