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戰余波(一)(第2/3頁)

杏貞眉毛一動,正想說些什麽,聽到殿外腳步聲重重響起,從前日起日夜就守在宮門的楊慶喜跌跌撞撞地撲了進來,跪下來不及行禮,眼睛直溜溜的看著皇帝,嘴裏結結巴巴地開口:“皇、皇上、皇上,武昌八百裏加急!”

鹹豐皇帝一把推開了麗貴人,顧不得麗貴人哎喲一聲碰到了窗檐邊上,急切地俯下身子,直勾勾盯著楊慶喜:“奏報呢?趕緊的,拿上來!”

“這,皇上還是回養心殿看吧?”楊慶喜猶豫地提了一下意見。

“糊塗東西混賬行子!倒要你來提點朕了!快點拿上來,不然朕打斷你的狗腿!”

“是是是”楊慶喜一疊聲地應下,弓著身子迅速地退了出去,片刻之間就捧了一封明黃色的奏章呈給了鹹豐皇帝。

杏貞坐直了身子,神情嚴肅地盯著鹹豐皇帝手裏的折子,皇帝喘著粗氣,迫不及待地打開了湖北送上來的折子,安茜帆兒等一幹儲秀宮的如臨大敵,屏氣凝神,麗貴人也被這緊張嚴肅的氣氛驚到了,揉了揉被撞到的地方,不敢作聲了,殿裏只聽到紅羅炭在香爐裏燃燒的時候微微作響,以及窗外大雪紛飛,儲秀宮屋頂上積雪不堪重負,噗呲噗呲接二連三掉下來的悶聲。

皇帝的眉毛猛烈的抖動了起來,雙手微微顫抖,杏貞開始有點擔心鹹豐皇帝年紀輕輕地是不是得了癲癇了,皇帝將奏章合上,重重地拍在幾子上,哈哈大笑了起來:“好!好!好!好一個鐵索連江!好一個火攻!好一個武昌大戰!”笑了一會,把奏章遞給了杏貞,“蘭兒你趕緊瞧瞧,朕看了這折子,覺得和那三江口周瑜放火看的是感同身受,如同就站在了武昌城下,看著那賊軍灰飛煙滅!”說完就又摟著麗貴人調笑了起來,“麗貴人,摔傷了哪裏?要不要叫太醫瞧瞧?”

麗貴人看到鹹豐皇帝把奏章坦然自若地遞給蘭嬪看,眼神微微一凝,見到皇帝轉過來關切地問著自己有沒有撞傷,連忙笑了起來,“那裏就如此嬌弱了,不礙事,皇上這是怎麽了,什麽事兒讓皇上這麽高興呀?也說給臣妾聽聽,讓臣妾跟著皇上高興高興,好不好?”

鹹豐皇帝微微皺眉,不過也未有責怪之意,“麗貴人你這都不知曉?湖北巡撫常大淳並江南湖北兩個提督堅守武昌城四日,湖北總兵王錦繡等到了時機,一舉燒了逆賊攻城的浮橋,還斬了逆賊的西王蕭朝貴!對了,廣西提督向榮也瞅準時機,立了大功!”鹹豐皇帝轉過頭目光炯炯地看著蘭嬪,面帶贊許之色,其中又多了某些感激,“多虧了蘭兒你這女中諸葛,想出《三國》裏的絕妙好計!片紙燒去了三四萬逆賊!”

杏貞也雀躍地看完了常大淳的奏折,“敵圍武昌之後,先遣童子兵攻城,幸將士用命,全城協力守住幾日……第四日,城墻被逆賊用火炮轟開一角,危在旦夕之時,總兵王錦繡使火船撞入浮橋,浮橋火起,總兵王錦繡、提督雙福、常祿等皆使人大叫逆賊東王、西王已死,亂敵軍心,敵軍中計,攻勢大亂,臣命倆提督反攻城外,將逆賊趕殺至浮橋之上……廣西提督向榮殺入窺探洪山之敵,殺亂逆賊之陣腳……江面大火熊熊燃燒,淹死、投降、殺死之敵三萬有余……”

杏貞拿著奏章,當做了羽扇,左手模仿者戲台上的須生,撫了撫胡子,粗著嗓子念了句白:“此火可助我軍大獲全勝~”鹹豐皇帝看到杏貞的俏皮模樣,越發開懷大笑起來。

杏貞臉色一正,起身下了地,安茜一個眼疾手快,扶著杏真利落地行了個大禮,杏貞面帶恭敬,又正式地開口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這真乃鹹豐朝第一大勝也,皇上洪福齊天,大清國運昌隆!”

滿地的宮人都是人精兒,趕忙一同跪下,“恭喜皇上賀喜皇上,皇上洪福齊天,大清國運昌隆!”連麗貴人也從鹹豐皇帝的懷裏掙脫了出來,跪在了地上。

鹹豐皇帝也下了炕,雙手扶起了自己最為信任的蘭嬪,拍了拍蘭嬪的手,嘆道:“蘭兒快起,你們也起來吧,全虧了蘭兒你這好計策,不然靠著一起子湖北綠營和廣西的向榮哪裏能獲如此大捷!不過也浪費你這等好計策,若是朕有那麽些個精兵強將,堵住浮橋,讓洪逆楊逆直接在火海裏遭了祝融,或是喂了長江龍王,那也是在舉手之間!嘿嘿,通天浮橋?朕看是死路一條!”

杏貞就著皇帝的手緩緩站了起來,睜著鳳眼笑嘻嘻地對著皇帝說道:“世上哪有十全十美之事,人不過是盡量去做罷了,這逆賊第一要緊的不是財物,或是城池,而是人!只要人不被裹挾走,我們殺他一個,他就要少一個,他就會弱一些,咱們就會更強一些!”皇帝連連點頭,“蘭兒你說的在理。”皇帝突然盯住了蘭嬪,“那你說前方的將士,朕該如何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