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大戰余波(二)(第2/3頁)

那醜角一上來就念白:“前頭走了東王哥,後面來了我西王,大名蕭朝貴,小名?叫狗忘!”

常四邊上一桌的兩個男子拍了手掌,“這長毛逆賊真是好笑,居然封了這等烏龜似人物做西王!”

“極是,可見是一群草寇而已!”

那醜角西王上來和東王施了一個禮,開口說道:“我說東王老哥哥,咱呀攻下嶽州城已經一個多月了,怎麽地下一步怎麽走啊,要我說,不如大家回了廣西老家,蒙頭睡覺,穿金戴銀,摟著娘們睡覺也罷了!”

白臉的東王楊秀清一拂袖子,“呼!軍事你焉能知?且聽我道來!”白臉楊秀清唱了起來。

“威震天南出廣西,縱橫湖南無人敵,且看我發號施令,左右!出軍湖北武昌城,攻下武昌城之後,任大軍拿金拿銀!”

一幹龍套應聲走了一圈就下,東王揚著馬鞭揮舞而下,醜角西王,也得意地唱了幾句:“眼見東王哥哥下主意,叫的狗忘不得不得意,拿下武昌活捉常大淳,叫小老兒五體跪地不服不行!嘿嘿嘿……”甩了幾下袖子,也伸著頭一縮一縮的下場去了。

一個文官老者模樣的須生緩緩走出,神色肅然,伴著兩個總角的小童,在蕭然淒涼的京胡聲伴奏下,慢慢走到了堂中,坐在了椅子上,開了口念白,“多年讀書不敢忘,忠義兩字掛心上,老夫,湖北巡撫常大淳是也,近日洪楊逆賊作亂天南,生靈塗炭,眼見那逆賊即要攻打湖北,這武漢三鎮,太平之地,又要化做一片焦地了。”

常四覺得今天這場戲自己是白來了,這個扮演常大淳的須生不就是廣勝豐裏頭最紅的須生——馬連庸麽,之前扮的諸葛孔明,唱念做打無不精細到極點,那憂國憂民的樣子,像極了武侯爺轉世,馬連庸現在演的不就是諸葛亮嗎?到時候後頭的戲那就是看他常諸葛怎麽妙計叠出,逆轉乾坤,大破敵軍了。常四喝了口香片,準備這壺好茶用完了就回家裏打盹去,不能浪費了這壺好茶,也不能呀,白白浪費了自個的時間。

那邊的須生還在唱著,從開始的低落消沉變成了後頭的悲壯慘烈:“計無可施無處想,叫的老夫心仿徨,唉!若是逆軍無法擋,說不得老夫一死報君王!”

須生下了台,一陣雅樂響起,兩排小黃門就對對排班出來,手裏拿著金瓜、畫戟,後面一陣輕吟,兩排宮女手持宮燈、香爐也排班出來了,這架勢,戲迷們都知道,皇帝要上場了,場子裏鴉雀無聲,嘴裏罵罵咧咧的人也住了嘴,雖然此時清廷已然有了些許衰敗之象,普通人對著皇室很是尊重,認為朝政敗壞全是大臣們的錯誤,還遠遠未到八國聯軍侵華之時那時候人民對清朝政府的不滿、麻木、以及迫不及待春雷一聲震,震出一個玉澄清宇來的迫切希望。

戲迷們默不作聲,看到黃袍打扮扮演皇帝的書生模樣上了殿,兩邊侍衛太監宮女團團圍著皇帝,只見皇帝一開口念道:“道德天子拱手坐,不意南方出逆王,孤王,鹹豐天子是也,因南邊洪楊逆賊叛亂,生靈塗炭,叫的寡人好不心急也!叫內侍,傳旨丞相們,定要想出法子,大破逆賊!”

塗著白鼻子的內侍首領一揮拂塵,傳旨道:“丞相們哪,皇上說了!今個兒不想出法子能破了洪楊逆賊,對不住各位了,今個兒啊,不能回家抱老婆,打孩子咯!”

場下看戲的人哄堂大笑,常四後頭有幾個人邊笑邊罵:“這起子無用的軍機丞相,連個法子都想不出來,定然要諸葛武侯爺爺再世才能羞一羞這些無用的玩意兒!”

飾演皇帝的人等了許久,仍然沒有大臣獻上計謀,不由地罵道:“嘟!真是無用啊,也罷,傳內侍,退朝!”

那個白鼻子太監又湊趣:“皇上,您看,這幾個丞相?”

“叫他們候在此處,想了法子出來再叫他們退下!”

“喳類!”

皇上並著一群宮人們下了場子,剩下那個白鼻子的內侍還在狐假虎威地指手畫腳:“嘿嘿嘿,我說,那位大人,您別打瞌睡了行嗎?咱可是要監督著你們呢!這是官家的口諭!”

接下來的一幕,兩排宮女款款而出,一位衣著宮裝,鳳冠霞帔的妃子服制的青衣眼含秋水,嘴角帶笑的亮相了,浦一亮相,就引得室內男子心神不定,心裏直癢癢,這正是廣勝豐最近幾年最火最大的角兒——小坤寶。

小坤寶原來是保定蓮花鎮人士,五歲的時候被自己的父親用二兩銀子賣給了廣勝豐做丫頭,教習的師傅慧眼識珠,知道小坤寶面帶戲相,一扮上,果然宛若天人,艷麗不可方物,方細心調教了幾年,三年前剛剛推出唱了一次《天女散花》,京中萬人空巷,無不轟動,美名還傳進了親貴大臣,皇親國戚那頭,時不時的出個場子,唱個堂會,如今這在廣勝豐劇場裏頭,小坤寶倒是難得登場了,等閑的小戲都是見不到小坤寶的曼妙身姿和清絕妙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