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除夕大宴(二)(第2/3頁)

還好我想了新的法子。

杏貞坐在轎輦上沿著宮巷望著北邊而去,不多會,過了千秋亭,就到了目的地,一個呈工字形的宮殿。

剛從轎輦上下來,就聽到宮裏面傳出一陣陣的打罵聲,杏貞臉色一沉,揚了揚臉,帆兒趕緊進了這裏的宮門,杏貞扶著安茜的手也進了殿。

只看見一個管事太監擰著一個小太監的耳朵,另外一只手還連連扇著小太監的臉,那小太監的臉被扇的已然紅腫,管事太監還邊打邊罵著小太監:“你這個小兔崽子,大過年的發了昏,還把手裏的碟子打碎了!這可是娘娘要用的物件兒!殺了你都賠不起!小兔崽子!”那小太監不敢哭,也不敢還手,只是一味的躲著管事太監的巴掌。

帆兒看到杏貞已然站在宮門口看到了這場戲,連忙開頭高喝道:“好了,小太監該管教!你也要看看這是什麽地方!今天是什麽日子!蘭嬪娘娘可在這裏呢!沒得叫你沖撞了!”那管事的太監看到杏貞站在宮門口瞧著自己這邊,連忙惶恐跪下了,給蘭嬪磕頭請安,“蘭嬪娘娘恕罪!奴才實在是氣急了才忍不住教訓這個沒用的東西的,娘娘請恕罪!”

那個小太監也不敢說話的跪在邊上,低著頭瑟瑟發抖。

杏貞穿過宮門走了過去,站在兩個太監邊上停了一下,擺了擺手,“無妨,做錯了事是要懲治,不過也要注意方式,大過年的,太監也是人,也要給些臉面,對著下人不能過於苛刻。”那個管事太監連連稱是。“你把頭擡起來。”小太監瑟瑟發抖地擡起了頭,雖然臉是有些腫了,但是眼神倒是狡黠的很,溜溜的滾著眼珠子。

杏貞心裏一動,就開頭問道:“你叫什麽名字?在哪裏當差?”

那個小太監低下了頭,戰戰兢兢地回著這協理六宮的後宮第一女人,“回稟蘭嬪娘娘,奴才小安子,在禦膳房當差!”

“小安子?全名叫什麽?”杏貞原本是想轉身進殿了,聽到這個小太監的名號,又忍不住停下來多問了一句。

“奴才的賤名叫安德海。”

“安德海?好,你且做了今天的差事,和禦膳房太監說,就說是本宮說的,明日起,你來儲秀宮當差。”杏貞輕飄飄地說了這句讓那個管事太監眼珠子都要掉下來的話,就連忙進殿去了,只剩下一個目瞪口呆的小安子,和一個戰戰兢兢的管事太監。

除夕夜宴今年擺在漱芳齋。

漱芳齋不是什麽小燕子紫薇格格住的地方,漱芳齋位於故宮博物院內重華宮東側,原為乾西五所之頭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清乾隆帝即位後,改乾西二所為重華宮,遂將頭所改為漱芳齋,並建戲台,作為重華宮宴集演戲之所。

漱芳齋為工字形殿,有前後兩座廳堂,中間有穿堂相連。其中前殿與南房、東西配殿圍成獨立的小院,其間有遊廊相連。前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前檐明間安風門,余皆為檻窗。室內明間與次間以落地花罩分隔,以楠木制作,十分精細,東次室額曰“靜憩軒”,為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禦題,是弘歷少時讀書之地。殿前東西配殿各三間,東配殿明間前後皆開門,東出即禦花園。過了前殿,就見得一個大戲台子,文彩輝煌,與漱芳齋前殿相對。戲台為亭式建築,面闊、進深各三間,黃琉璃瓦重檐四角攢尖頂,風格高雅,匾名“升平葉慶”。戲台上有樓,天花板上設天井,可以放井架轆轤等機械設備,供演神仙劇使用,台板下有一口大井。為皇宮內僅次於暢音閣大戲台的一所戲台,也是宮中最大的單層戲台,年節時常有演出。

戲台子前面就是漱芳齋的後殿,後殿名“金昭玉粹”,面闊五間,進深一間,前檐明間接穿堂與前殿相連,余皆為檻窗。另有西耳房一間,西配房三間。殿內西梢間修小戲台一座,面東,為竹木結構,樣式小巧,呈方形亭子式,建於清乾隆年間,是專為皇帝和太後吃飯時演出15分鐘的小戲而設的,方亭上懸掛著乾隆皇帝書寫的“風雅存”匾額,前檐左右柱上各懸古琴形木制楹聯曰“自喜軒窗無俗韻,聊將山水寄清音”。台後開小門與西耳房相通。殿之東室額曰“高雲情”,與小戲台相對,為侍宴觀戲之處。

只見殿門上掛著一排齊刷刷的大紅燈籠,燈火通明,照的庭院之間毫發可見,殿門大開,後殿裏頭擺了兩個寶座並六七張明黃色布幔鋪就的桌子,殿內陳設已然置換完畢,大紅色的布幔和綢帶把漱芳齋布置的喜慶無比,桌子上已然擺好了各式新鮮瓜果,空氣裏彌漫著一股甜香,杏貞滿意地點了點頭,和安茜帆兒唐五福進了殿內。

進了內殿,杏貞驚奇的發現,這三九寒冬,每個桌子上還擺了一個西瓜,瞧著那個新鮮的樣子,瓜柄上還有幾張碧綠的西瓜葉,新鮮地似乎還是剛剛摘下來的,杏貞差異地問著邊上候著的管事太監:“這西瓜是那裏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