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驚鴻一瞥(一)(第2/3頁)

“估摸是的,昨個晚上麗嬪陪著皇上用了晚膳,就出來了,皇上一個人歇在九州清晏的。”

“哪些人也商議不出來什麽東西,一群官僚,沒什麽節操麽也沒創意。”杏貞心裏默默詆毀了這些名義上的軍機處文員,實際上的宰相們,面上卻沒表出來,繞過勤政殿也不下轎輦,過了茹古涵今,就遙遙看到長春仙館前頭停了幾個擡轎輦的小太監,知道是在園子裏的嬪妃們已經到了。

長春仙館位於前湖西面,正大光明殿之西,茹古涵今之南。南鄰園墻,四圍山環水繞,是一處園中園式的建築風景群。

始建於雍正四年,初名蓮花館,有殿門三間,正殿五間。自雍正七年起成為皇四子弘歷的賜居之處。道光中葉改建九洲清晏帝後寢宮區時。

大牌真不好意思早到,哎,杏貞得意地這麽想,轎輦緩緩停下,一群正在樹下躲著太陽的小太監連忙出來跪著行禮,“懿貴妃萬福金安!”

杏貞就著安茜的手下了轎輦,帆兒在身後揮著團扇,“起來吧,這麽大熱的天,不必多禮了,你們當差也不容易,帆兒。”帆兒應了一聲,“拿些銅板賞他們。”杏貞笑著對著那些小太監說道:“你們拿去買些酸梅湯解解暑氣。”小太監們又想跪下謝恩,“本宮都說了,別跪了,散了吧。”

長春仙館四面環水,進出由木制“鳴玉溪”亭橋與其它景觀相連接,島上是由四個院落組成,其中東院為正院,是一個完整的小四合院,由倒座房、垂花門、東西廂房、正房組成。正房外檐下掛乾隆禦書“長春仙館”。乾隆四十二年乾隆生母孝聖皇太後去世,這裏便改成了佛堂,以表示乾隆對其母後的思念之情。長春仙館西邊為綠蔭軒、麗景軒、春好軒。庭院之中之擺滿了素心、梔子等眾多香花,香氣遠溢。

懿貴妃進了長春仙館的正門,看到幾個嬪妃正在院子候著,看到懿貴妃進了長春仙館,眾女紛紛行禮,齊聲嬌喚:“懿貴妃娘娘萬安。”

“起來吧,妹妹們好。”杏貞笑眯眯地看著眼前的環肥燕瘦,“本宮來得晚了。”

貞嬪笑著說道:“不晚,太後娘娘還在用早膳呢。”說完還上來扶住了懿貴妃,“臣妾們也來的早了。”

懿貴妃拍了拍貞嬪的手,看到邊上的麗嬪沒帶了大格格來,問道:“麗嬪,你怎麽不把大公主帶來給皇太後請安?”

麗嬪行了一禮,方開口說道:“昨夜裏大格格受了涼,今個早上有些發燒,臣妾怕把大格格帶來,讓太後娘娘染了病氣就不好了。”

“宣了太醫沒?”

“多勞娘娘掛心,宣過太醫了,太醫說也不用吃藥,餓上一頓就好了。”

“那就罷了,麗嬪你叫太醫院多提點神。”

“是。”

眾女正在談笑間,康慈皇太後的貼身嬤嬤出了正殿,向著六宮嬪妃們行了個禮,因是皇太後身邊伺候的,懿貴妃等人不敢失禮,頷首回了嬤嬤的禮,嬤嬤笑眯眯地說道:“太後用好了早膳,讓娘娘們進去呢。”

眾女按著自己的位份排好,杏貞因是後宮中第一尊貴位份,又協理著六宮,實際上的六宮之主,所以杏貞一人站在前頭,身後麗嬪、貞嬪分別領了兩班嬪妃候著,兩個太監把正殿的門打開,眾女排班妥當,默然進了內殿。

內殿的寶座上坐著原來的康慈皇太貴妃,現在的康慈皇太後,皇太後精神甚佳,少了些以前病怏怏的樣子,多了一份說不清道不明的尊貴範兒。

杏貞來不及多想,領著六宮嬪妃們跪下行了大禮,口裏尊道:“臣妾給太後娘娘請安,太後娘娘福壽康安。”

“起來吧,賜坐。”皇太後單手虛扶了一下,安茜連忙扶起了大著肚子的懿貴妃,皇太後看著懿貴妃笑著說道:“懿貴妃你有著身子,以後不許你行如此大禮了。”

杏貞笑著說道:“這是肚子裏的皇孫給皇太後請安呢,臣妾是攔不住的。”皇太後笑地越發開心了,連連點頭,說道:“好,你有這個孝心就好,哀家心領了。”杏貞聽懂了康慈皇太後話中話,笑著微微欠了欠身。

康慈皇太後收斂了笑容,朝著眾位嬪妃正色開了口:“哀家今天看到你們來拜見,很是欣慰,不過有些話哀家不得不說。”眾女坐直了身子,屏氣凝神聽皇太後說話,“如今皇帝還沒有阿哥,這是你們的失職!後宮嬪妃以延綿皇家子嗣最為緊要,如今就麗嬪一個大格格,太少了!別說康熙爺、乾隆爺,就是先帝爺,也是有十多個子女!眼下最緊要的就是趕緊為皇上誕下皇子!哀家放話在這裏,憑是誰,只要是誕下龍子,一個妃位跑不了,皇上若是不肯,哀家親自去和皇上求一個來!”

眾女起身,“敬遵皇太後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