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趁火打劫(二)(第2/3頁)

“你說的極是,朕也欲有心教訓俄羅斯一番,可是這如今不同聖祖朝宇內太平。如今南邊發逆猖獗,集了全國之力就一心朝著剿滅逆賊為首要,北邊實在是顧及不得,何況黑龍江將軍只有幾千人馬,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鹹豐皇帝用手按了按太陽穴,苦惱地說道。

康熙初年三藩削平之後,中國本部十八省及關東三省,都屬大清版圖,只有台灣的鄭經(鄭成功的兒子)、鄭克塽父子,仍然自成一統,不聽清朝命令。不久也被原鄭成功的舊將、時任福建水師提督的施瑯打敗,不得不開門投降。康熙十分高興,封施瑯為靖海侯,並下令在台灣設立了一府三縣,隸屬於福建省。

從此,清朝的威力遠達海外,暹落、安南等國都紛紛派遣使者前來朝貢,連歐洲的意大利、荷蘭等國,也派人來通好,請求開了海禁,互相進行海上貿易。清廷大臣商議之後,決定在沿海通商,設立粵海、閩海、浙海、江海四個海關,收取關稅,這就是以後沿海通商的基礎。

可就在這時,北方的俄羅斯國漸漸強盛起來,他們在滿清剛剛興起的時候,派了遠征軍,越過外興安嶺,侵占黑龍江北岸。這時清兵正忙著入關,無暇顧及,俄羅斯將領喀巴羅帶了幾百個俄兵,又將黑龍江北岸的雅克薩侵占了去,並且用土築城,派兵駐守。這還不止,俄軍又分路沿著黑龍江繼續往下,被清都統明安達禮和沙爾呼達先後擊退,只是雅克薩依然被他占據。

康熙二十一年的時候,三藩相繼削平,康熙便想將侵入境內的俄羅斯人驅逐出去,先派了副都統郎坦,以打獵為名,渡過黑龍江偵察雅克薩的地理形勢。不久,郎坦回來報告說,俄軍兵力不多,容易掃除。康熙於是決定驅逐俄羅斯,並先命令戶部尚書伊桑阿,到寧古塔負責監造大船。又修築了墨爾根、齊齊哈爾兩座城市,增添了十個驛站,以便打起仗來水陸聯運軍糧。接著,又派遣薩布素為黑龍江將軍,籌劃戰備,同時讓蒙古的車臣汗斷絕了與俄羅斯的貿易。

康熙二十二年,俄羅斯一名叫模裏尼克的將軍,率領六十多名哥薩克兵,從雅克薩城出發,到達黑龍江下遊時,正好遇到清朝的巡邏船,六十多哥薩克兵全部被捉。模裏尼克也被捉住,送到齊齊哈爾關了起來。

康熙二十三年,清兵到雅克薩城勸降,俄軍拒不投降。

康熙二十四年,清都統彭春率領水陸兩軍北征,其中陸軍大約就有一萬人,並隨帶巨型大炮兩百門,水軍五千人,戰艦一百余艘,從松花江進入黑龍江,黑壓壓地聚到雅克薩城下。俄將軍托爾布津決定死守雅克薩,但其手下僅有四百多兵力。彭春命令他把土城讓出來,帶兵回國去。托爾布津仗著勇猛善戰,不肯服從。清兵於是用大炮轟城,托爾布津開城迎戰,氣焰十分囂張。一番混戰之後,俄軍敗北,只得放棄所占土地,退到尼布楚。彭春於是命令士兵將土城搗毀,率兵凱旋。

誰知到了第二年,托爾布津又與陸軍大佐伯伊頓一起,再度到了雅克薩,並且重新築起了土壘,駐兵守衛。彭春又帶兵八千人,運了大炮四百門前去進攻。托爾布津命令伯伊頓守住土壘,自己率領部下拼命死戰,他手下只有四百多人,前次傷亡了幾十名,現在只剩下了三百多人,卻能與八千清兵往來沖突。清兵圍住這邊,他們沖到那邊,待圍住那邊,他又溜到這邊。折騰一陣,彭春焦躁起來,下令讓部下開炮,那托爾布津還不顧死活,竟然沖上來要奪取炮具。只聽得轟的一聲,托爾布津中了炮彈倒在地上,俄軍這才逃回他們築起的土壘中。

伯伊頓的部下也只有一兩百人,這些人與托爾布津手下的殘兵,一起死守土壘。清兵用大炮轟擊土壘,他便挖了地洞躲避炮彈,炮彈來了就藏進去,炮彈一停又鉆出來,土壘一有破損,馬上就修補好。

這段時期,正好從荷蘭來清朝貢的使者也在京城,自稱與俄羅斯相鄰,願意充當居間調停人。康熙於是讓荷蘭使臣送信到俄國,信中譴責俄國無故侵略邊境地區。不久得到俄國皇帝大彼得的回信,大約是說中俄文字不通而導致了沖突,現在已經了解到是因為邊境上的人挑釁所致,所以將派使臣到邊境劃定界線,但是請求先解除雅克薩的包圍。

康熙因為俄皇彼得請求息兵,便同意議和,命令彭春暫時先撤退。於是俄國派了全權公使費耀多羅,到了外蒙古土謝圖汗部境內,然後又派人到北京,請求北京派出官員進行磋商。康熙便命令內大臣索額圖等前去應對。索額圖出發以後,因聽說土謝圖正與準噶爾交戰,交通不便,又折回京城,派了隨從繞道出境,與俄國使臣商定以尼布楚為議和會場。於是,索額圖又奉命到尼布楚,帶了西洋教士張誠、徐日升作為翻譯,另外準備了精兵一萬余人,水陸並進,直達尼布楚城外。俄國使者費耀多羅也率領一千人到了尼布楚,看到清使者的兵力陣容,臉上便有了些許懼色。第二天開始議和,兩國公使及隨從都聚集在一起,護衛的士兵各有兩百余人,都手持武器,站立兩旁。俄國使者開始提出方案,索額圖全然聽不懂他說什麽,經過張誠翻譯,才知道他是想以黑龍江南岸歸清,北岸歸俄。索額圖說:“哪有這樣的道理,現在俄國要想議和,必須以東起雅克薩西到尼布楚、凡是俄國占領的黑龍江地區,一律歸我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