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江東才俊(二)(第2/3頁)

鹹豐帝奏閱後,龍顏大怒,對“劣幕要挾”一詞尤為重視,曾經對左宗棠的好感消失全無,立馬下旨查辦此事,將原奏發交湖北審辦,並批示:“如左宗棠果有不法情事,可就地正法。”案件落入官文手中,官文得意非凡,哪有放過的道理?左宗棠平時張揚,嫉惡如仇,得罪不少小人,官場對他的訾議頗多,官文乘機收集這些怨言整理成劣幕惡跡上報給朝廷,並最終促成了左宗棠的死罪。

左宗棠命在旦夕!

胡林翼一聽此事,心急如焚。季高啊季高,平時跟你說過多少次了,叫你不要意氣用事,哆口謾罵,現在捅出這麽大個婁子,你我怎麽辦?湖南怎麽辦?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你啊!

來不及多想,胡林翼就給官文寫了一封信,懇求官文兄能高擡貴手,左宗棠失禮之事多有包容等等。當時這個案件非同小可,兩湖官員都噤聲不敢貿然表態,只有胡林翼一人為了好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雖然此時胡林翼與官文搞好了關系,兩人以兄弟相稱,打得一片火熱,但遇到實質性的問題,兩人還是針鋒相對。在這件事上,官文態度堅決,毫不退讓,他看了信後,冷笑道:“哼,就憑借你潤芝的三言兩語,也能起死回生麽?左宗棠氣焰囂張,不把我官某人放在眼裏,此事絕不會善罷甘休!”胡林翼知道求之不得,不想和官文鬥得魚死網破,就從別處尋找出口,就算斡旋到底,也要把左宗棠救出來。很快,他想出四個辦法,這四個辦法可謂萬無一失,全面保證了左宗棠的性命。

山高皇帝遠,要理清此事,首先要到京城打理,轉變皇上對左宗棠的態度。胡林翼想到了在北京的郭嵩燾和王闿運,於是就連夜就寫信給他們,囑咐他們向皇帝最寵信的大臣肅順和試讀學士潘祖英求情,一定要解救出左宗棠。

肅順搜羅天下人才,“肅門之子”多為湖南人,湖南名士郭嵩燾和王闿運就是其中之二。郭嵩燾生於湖南湘陰縣的地主家庭,字伯琛,號筠仙,有“芬芳悱惻、著述之才”。入京前,曾一度為湘軍籌糧籌響,購置兵器,疲於奔走;入京後,成為肅順和鹹豐帝的心腹,接二連三地為鹹豐帝出謀劃策。王闿運,字壬秋,又字壬父。湖南湘潭人。學富識廣,是晚清著名的文學家,雖然沒有顯赫的官職,卻常出沒於京城的大官僚家中,說話很有分量,深得眾官的賞識,尤其是肅順的信任,二人地位、年齡懸殊卻結為異性兄弟,由此可見二人的關系非同尋常。郭、王二人能在皇帝身邊立足,無疑接通了湘系與最高當局的直接聯系,湘系能“京信常通”,他們功不可沒。

“你們跪安吧。”鹹豐皇帝猶是憤憤,這官文是自從常大淳改任四川總督之後,自己禦筆簡拔的,自然有偏有向,“你們跪安吧,朕已經將左宗棠不法之事叫湖北地方去查了,想必很快能水落石出。”

“喳。”

這一天,王闿運收到胡林翼的來信後,急急忙忙奔到肅順府上,要與肅順出謀策劃。肅順此時早知道鹹豐帝的詔旨,要嚴懲左宗棠,有心要救左公,只是一時拿不定主意。

王闿運看出了端倪,試探地說道:“左宗棠才氣過人,性情剛直,所以得罪了不少人。但他是湘軍中極為重要的人物。對湖北和江西的湘軍有過很大的扶持。倘若恩相加惠於湘軍,湘系必感激不盡啊!”

肅順的心全被王闿運看穿了,湘軍勢力日益壯大,肅順不像大多數滿族權貴那樣誠惶誠恐,“思欲延英雄,以收物望”,他要拉攏這支能遮半邊天的力量,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權位。

“左宗棠秉性忠介。實在是能扛起我大清的人才,如果他有不測,天理不容!我何嘗不想救出他,可此案關系重大,稍有不慎,便會前功盡棄,連累多人。憑你我的力量。也難以起死回生啊!”

“但是。”肅順瞧了一眼王闿運,又喝了口茶,繼續說道,“我可以試試到皇上面前說情,但要有人保薦,我的話才能起作用。”

王闿運忙說:“恩相不用過濾太多。保薦的人,我早已打理好了!”

“哦,是誰?”肅順十分驚奇。

“乃當今侍讀學士潘祖英!”王闿運朗聲答道。潘祖英是當時非常出名的探花,是翰林院的大才子,他寫的文章,皇上十分喜歡。策動他寫奏疏保薦,鹹豐帝更容易接受。

是夜,潘府。

當時郭嵩燾備厚禮拜訪潘祖英,十分懇切的對他說:“左宗棠是湖南頂天立柱之人,也是湘軍倚重的大人物。一向言直口快,不會虛與委蛇,沒有想到現在遭誣陷暗算,救出他是眾望所歸。先生才華馥比仙,深孚人心,當今聖上,尤為愛惜。還請先生勞費心思替左公保薦,左公命系一發。全在先生你手中掌控著。如果左公不在,湖南再也無法扛住,長毛必來傾覆,而東南的局勢也會因為他而改變。大清河山,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