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江南江北(一)(第2/3頁)

鹹豐三年五月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不久,清軍即分別於天京東郊和揚州建立江南、江北大營,彼此呼應,威脅天京、鎮江、瓜洲,並阻太平軍東進蘇州、常州。鹹豐四年之後,太平軍戰局不利,北伐軍全軍覆沒;西征軍在贛雖有轉機,但安徽太平府、廬州,江西相繼無功,天京糧運受困,水路亦為清軍所斷;上海小刀會起義被鎮壓,清軍移師鎮江,守軍外援斷絕。為擺脫不利處境,楊秀清決定集中兵力,召回分駐各地進攻江北、江南大營,消除肘腋之患。

從廣西起就一直尾隨太平軍的向榮自從接到鹹豐皇帝諭旨,授予向榮欽差大臣職務,以取代身死的前欽差大臣、湖廣總督徐廣縉,這意外的升賞,還有鹹豐皇帝的承諾,更使向榮感激涕零起來,他趕到南京之後,在城東的孝陵衛一帶建立了江南大營,兼統率鎮江之下水師,一方面圍逼天京城池,一方面掩護常州、蘇州、杭州等富庶地區,鹹豐皇帝還將驚慌失措的江蘇巡撫楊文定革職,即以江南大營幫辦軍務許乃釗署理江蘇巡撫,使江蘇省之軍政、民政一統於江南大營之手。(後許乃釗因英法美等國在上海發動泥城之戰被革職,吉爾杭阿出任江蘇巡撫)

東王軍事九千歲楊秀清宣召眾王議事,北王韋昌輝以下全部列隊排班候在金碧輝煌的東王府,自從天王府初次修建被大火燒毀之後重新營建,規模和制式遠沒有東王府高大巍峨精美絕倫,連見慣了富貴的北王韋昌輝打量了放在東王禦座前頭的兩個深碧色的翡翠大西瓜,奢侈富麗堂皇的程度,讓北王都暗暗心驚。

太平天國的眾王侯候了半個時辰,卻是一個人都不敢露出半點不耐煩的神色,過了一會一個穿著大紅色龍紋的侍從從純金的屏風出來,站在一人高的無聲燃燒著的盤龍沉香紅玉燭邊上——這本來是江寧要進獻北京的貢品,鼻孔朝天,雙手放在背後,“東王正在和天父溝通,請諸王稍等片刻。”

韋昌輝連忙開口,“和天父的事兒,比我們這些人的事兒緊要多了,我們等著,不礙事,倒是麻煩您受累通傳了。”韋昌輝上前拉住了那個侍從的手,拉扯之間,偷偷地塞了一個十兩的金元寶到那個侍從的袖子裏,那個倨傲的侍從拈了拈袖子裏的分量,臉色才好看了些,韋昌輝親自把侍從送了出去,還特意說了好些好話,那侍從瞧著左右無人,這才悄悄地和韋昌輝說道:“東王九千歲正在三十二娘娘那裏,估摸著半盞茶的時候就能出來了,北王切勿焦急哦。”

韋昌輝連連擺手示意自己不敢,等到那侍從轉身離開的時候,韋昌輝的眼裏才閃過一絲若有似無的鋒芒,不過後頭傳來了一陣腳步聲,韋昌輝揉了揉眼睛,那鋒利的眼神又消失不見了。

“東王九千歲駕到!”隨著侍從的高聲宣告,候在金殿上的諸多王侯連忙跪下行禮,“恭迎東王,東王九千歲千歲千歲!”

一對太平天國的女將提了香爐出來,再是一對捧寶劍,一對拿金玉如意,一對捧寶石花籃,一對拿著拂塵,最後是一對龍扇,眾人山呼之聲中,楊秀清穿著褚黃色的龍服,打著哈欠從後頭轉了出來,打坐在了龍椅上,環視了一周,滿意地點了點頭,“眾兄弟都起來吧。”

“謝東王九千歲!”

眾人又拜了三下——叩拜天王為五下,方才一一站了起來,北王韋昌輝因是首義五王之一,除了死了的西王南王,還有在湖口督戰的翼王外,他是諸王之中東王以下第一人,有些話必須他來請示,北王一拱手,恭敬地說道:“九千歲,今個宣召咱們,所為何事,請示下。”北王韋昌輝主管軍事,在天京的北王府裏頭搭建高高瞭望樓,一旦敵軍攻城,韋昌輝就親自登上高樓指揮,白天以吹角搖旗為號,夜裏則以懸燈為令,將士們就以號令出擊,力戰清軍。

如今的楊秀清是三十多歲的年紀,正是男人最好的季節,他抖擻了精神,把自己從在三十二房娘娘床上的威風恢復了過來,帶到了自己的宮殿裏頭,“今個找大家來,是剛才我得到了天父的指示。”眾王連忙跪聽天父的天音禦言,楊秀清得意地瞧著平時桀驁不馴的天國開國功臣此時溫順的如同綿羊一般,心中暢快無比,只有北王心裏知道了剛才楊秀清到底在做什麽,心下暗暗罵娘,“天父有令,天京是小天堂所在,但是清妖用心險惡,在孝陵衛、鎮江兩地建築大營企圖阻擾咱們天國大業,其心可誅!特意降下法身,曉諭於我,告知大家,眼下第一目的就是要打垮兩座大營!”

為了江南江北兩座大營,天京一天到晚提心吊膽,沒有一絲小天堂祥和安寧的景象。

果然是為了這事,韋昌輝在心裏冷笑,鹹豐四年五月起,清江蘇巡撫吉爾杭阿奉命幫辦江南大營軍務,自領綠營清軍數萬駐紮於皖蘇邊界稱為“九華山大營”,認為高資乃是太平軍運糧通往南京要道,乃令江寧知府劉存厚領三營一千六百人綠營清軍駐守高資市郊煙墩山以扼南京;糧道受到威脅的天京城,終於忍無可忍,下定決心要解決掉近在咫尺的貼身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