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群英薈萃(一)(第2/3頁)

“正是,如今僧王雖然已經在北京城,可畢竟不如咱們南邊的團練,裝備優良,火器犀利,若是僧王對付發逆撚賊那樣,遲早要栽跟頭的,所以要讓李鴻章早做準備,若是北邊有變,可隨時北上。”

“可如今英法聯軍還在廣州,皇後娘娘怎麽知他們會北上?”

“因為洋人必然要換約的,如今他們船堅炮利,由不得我們不換約,可地方督撫並無簽約之權,只能是朝廷派出的全權特使方能簽約,為了消息暢通,是只能選在北邊了,況且。”榮祿微微冷笑,“英人們在道光年間就靠著進軍大沽口恐嚇了先帝爺,嘗到了那麽大的甜頭,免不得要故技重施,再來一次進攻渤海灣。”

曾國藩皺眉,“若是真是如此,國勢又要艱難了,內外相繼交戰,銀餉吃緊,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說不得要向洋人讓步,先把發逆剿滅了再說。”突然又想起了什麽,復又問曾國荃,“老九,寧波那裏過來的火槍火炮最近的情況如何?有沒有減少?”

“沒有,寧波府那邊來的貨沒有減少,反而比往日多了二成。”曾國荃回答道。

“哦?這倒是奇怪了。”曾國藩喃喃,“別的國家也就罷了,可英法兩國是斷不會賣這些利器給咱們的,難道。”曾國藩睜大了三角眼,撚須的手停下來,眼中精光四射,“難不成是他們國中也是異議頗多?”

“大帥所說極為可能。”曾國荃點了點頭,“聽聞寧波府過來的人說,英夷的商人不要命地向寧波府衙門兜售,前提是只能將武器用於中國國內的平叛,不許用於對英國的戰爭。”

帳內一幹湘軍將領心照不宣地嘿嘿笑了起來,這樣掩人耳目的方法做的可不地道,曾國藩也微笑,“那必然是,中國向來是禮儀之邦,這承諾咱們還是要牢牢遵守的。”

眾人說笑一番,曾國藩又說起了江南這邊的局勢,“若是北方有變,少荃前去支援,那恐怕東北角就少了一個可依靠的,若是被發逆北上再次奪取揚州等地,漕運就難以為續了。”曾國藩環視眾將,“仲華剛剛回營,總不能再讓他出征,那位願意去借江北這個攤子?”

“末將願往!”首先跳出來的當然是戰爭狂人曾國荃,只見他跳了起來,拱手抱拳請命,“我老九早就想去前線,再會一會李秀成和陳玉成兩個反賊!”

“大帥,末將願往!”邊上一個紅臉的三十多歲大將也連忙請命,榮祿凝神一看,原來是彭玉麟。

“末將願往,哥,你不許和我搶!”

帳內吵成了一鍋粥,眾將紛紛請命,要去江北,曾國藩滿意地點了點頭,對著自己軍內的士氣十分的滿意,一擺手,“好了,這事兒眼前不算太急,日後再慢慢商議便是,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曾國藩肅聲說道,“那便是進攻!守住蕪湖,東進南下,務必要將發逆死死咬住!”

“是!”帳內眾人轟然應是,就在此時,外頭的一個親兵進來打千行禮,“稟告大帥,安徽巡撫到了!”

“哦,是常儒到了,快快迎接。”曾國藩叫著江忠源的字,對著帳內眾人說道,“本官請了左近各省的巡撫前來,是要好好商議如何對付發逆,這會子,估計潤芝也要到了。”

“大帥,湖北布政使到了,已經下了船。”

“大帥,安徽提督王大人到了!”

“好,大家和我一起去迎接各位撫台、藩台吧,要知道這些可都是財神爺啊,手指間裏漏出來一點點,就夠咱們幾萬大軍好幾天的嚼用了,可千萬得罪不得。”

“是!”

玉貴人在鹹豐七年正月的時候,哀叫了三天,終於生下一個弱小的男胎,是為皇次子,不過到底是玉貴人養胎養的不夠仔細,母體羸弱,生下來不到一天,隨即夭折,玉貴人哭地淚人一般,皇帝悲痛之余,也是物傷其類,加封玉貴人進位玉嬪,又溫言寬慰,這才稍稍緩解玉嬪的喪子之痛。

杏貞自詡從來沒有在六宮之中的女人身上動過手腳,便除了慣例地在玉嬪的住所看望了幾次之外,倒是也沒有多去注意一個低位分的嬪妃,用帆兒的話說,“咱們娘娘日理萬機的,每天要陪著皇上,照看大阿哥,還要去養心殿批折子,怎麽有閑工夫去瞧玉嬪。”

這一日正是年初三,尋常百姓家是走親戚的好日子,只有在深宮之內的天家,從未有走親戚拜年的地方可去,所以杏貞也就是在儲秀宮裏面瞧著一本書,圍著暖爐,喝幾口奶茶,享受難得的安逸。

帆兒終於知道了以前在圓明園就見過一面的武家少爺,如今的健銳營守備大人武雲迪對自己有意思,還托了雲嬪來皇後這裏問杏貞的意思,對著杏貞的詭笑倒是躲了好幾天,杏貞命安德海把帆兒死命拉過來,親自問帆兒是什麽意思,帆兒紅著臉問:“娘娘我嫁過去,是不是正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