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東征蘇福(一)(第2/3頁)

“喳!”

李秀成用完了晚飯,晚飯是丹陽出的禦稻田的碧粳米,自從天京之圍被打破,又連續南下攻城略地,江南稻米之鄉盡為天國所有,不僅天京城中糧食用度寬泛了起來,連李秀成這樣的大軍在外,都是就地取食,糧食充裕無比。這也是李秀成建議攻打蘇常一帶被洪秀全批準的原因。

李世賢是李秀成的族弟,雖然他的目標是去浙江,但目前還在李秀成的軍中,李世賢朝著李秀成說道:“忠王,為何不一鼓作氣,今夜就攻下蘇州城。”

李秀成擺擺手,“無需如此匆忙,大軍遠道而來,原本就是疲倦,今日先休息好,胞弟你安排好守夜的兄弟,清妖不敢來夜襲,但小心使得萬年船,做好防備總沒錯。”

“是。”李世賢拱手稱是。

“還要注意寒山寺的張玉良,倒是一員虎將。”李秀成喝了口茶,黃巾金冠之下的雙眼光芒四射,“也不懼他,且等明日,就有人給本王送上這蘇州的城門!”

“哦?”李世賢頗有興趣地追問,“大王在城中有埋伏?”

李秀成不置可否,哈哈大笑,“哈哈哈,胞弟你且看明日吧。”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寒山寺在蘇州城西閶門外十裏路的楓橋鎮上,建於六朝時間的梁代天監年間,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貞觀年間,傳說當時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來此主持,故改名寒山寺,唐代詩人張繼題了《楓橋夜泊》之後,寒山寺就天下聞名,不遑金山寺多讓。

自從張玉良駐紮寒山寺之後,方丈就把自己的禪院讓了出來,徑直只在觀音殿參禪念佛,這日的夜半時分,仿佛已經二更天,方丈已然還沒有休息,打坐在蒲團之上,手裏拈著佛珠,嘴裏念著經,供桌上的檀香燃起的青煙冉冉升起,在半空中形成了一條直線。

夜半靜謐之中,嘩的一聲,觀音殿的殿門被用力地推開,一個小沙彌跌跌撞撞地進來,滿頭大汗,神色惶恐,看到方丈,上前跪在方丈身後,顫聲說道:“方丈,官兵,官兵,剛才全部撤退了!”

室外的冷風嗚嗚地吹了進來,把檀香上升起的青煙吹得不見蹤影,老方丈長嘆一聲,“哎,我就知道,這些大頭兵靠不住。”方丈合十朝著端坐蓮台之上低眉順目的白衣大士行禮,“南無阿彌陀佛!”

小沙彌也跟著行禮,“方丈,咱們可怎麽辦?那些逆賊看見出家人第一個就要殺的!不如咱們逃走吧!”

“逃?往哪裏逃?世間之大,沒有一處是凈土,我佛慈悲啊……”方丈站了起來,黃色的僧衣直裰不染灰塵,“前幾日我在佛前起了一課,卦象乃是蹇卦,水山蹇,險阻在前,我猶不死心,又起了一課,乃是渙卦,風水渙,拯救渙散,均是易經中的下下簽。”方丈給佛前的長明燈撥了撥燈芯,那燈芯在風中飄搖,險些要被風吹滅,“可見本寺的大難就在眼前了。”

“那怎麽辦?方丈,您一定有辦法救咱們的,咱們寺裏可是有好幾百號人呢。”那個小沙彌拉著方丈的袖子,苦苦哀求,“您和菩薩說啊,菩薩不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嗎?您和菩薩說,把咱們都運到南海普陀山去不就得了?”

“癡兒。”方丈搖了搖頭,撫摸著小沙彌的青皮腦袋,“如今誰都救不了我們了,能救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你聽著,我以寒山寺第三十六任主持的身份,命令你帶著我的度牒和寒山寺的地契,連夜出發,去松江,去上海,等到江南平定,發逆被朝廷的部隊蕩平,你尋到時機再來重建寒山寺。”方丈從案上拿出一個包裹,交給了小沙彌,“快去快去!”

小沙彌懵懂含淚跪下磕頭,接過方丈手裏的包裹,頭也不回地沖出了觀音殿,殿前的長明燈終於被冷風吹滅,殿內一片漆黑,方丈長籲一口氣,走出了殿門,對著外面惶恐不安的僧人們冷然開口,“拿棍子,咱們和那些叛逆拼了。”

“方丈。”一個中年僧人遲疑地開口。

“有慈悲菩薩普度眾生,亦有怒目金剛掃蕩群邪,整日裏打坐念經吃素不殺生,如今也該學一學護法金剛的本事了!”方丈從低眉善目的垂垂老者變成一個氣宇軒昂鬥士,絲毫不弱於尋常武將,“敲鐘,全寺的小沙彌都送出去,讓他們自求多福,咱們。”雙眉豎了起來,環視群僧,“咱們和長毛賊拼了!”

鐘聲當當當響起,殿前眾僧齊念佛號,“南無阿彌陀佛!”

李秀成在睡夢中聽到了當當當的鐘聲,翻了個身子,稍微清醒了起來,揉了揉眼睛,叫親兵,“哪裏來的鐘聲?”

親兵出去了一會,又進帳來報,這時候李秀成已經穿好盔甲,“忠王千歲,是寒山寺方向傳來的鐘聲,李將軍派了一隊兄弟去打探,發現原本駐紮在寒山寺的清妖趁著夜色偷偷溜走了,李將軍請忠王示下,要不要繼續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