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天津條約(三)(第2/3頁)

“宣戰麽……目前還不到時候。”皇帝繼續搖了搖頭。

杏貞連忙說道,“兩廣的黃宗漢上折子說,提議速速克復廣州,使英法等國震懾再出面開導……”對於前世公知精英產生最多的法律生來說,自己是一個比較獨特的例外,是一個典型的國家利益至上者,杏貞清楚的明白如今和英法兩國開戰確實是不明智之舉,國內的太平軍和撚軍都是冷兵器時代的反叛,朝廷軍隊到現在舉全國之力還沒有把金陵的洪秀全剿滅,怎麽能把大航海時代崛起的蒸汽強國,打到家門口的英法兩強打到?

“皇上,臣妾以為宣戰不是要真和洋人動刀動槍。”杏貞說了自己的意思,“宣戰只是表明咱們大清的一個態度,要強硬到底,天朝仁義之極,就算是不通教化的洋人,咱們也應該是先禮後兵。”杏貞說話圓了皇帝的面子,總不能說皇帝怕吃敗仗才遲遲不肯宣戰吧。

皇帝還在猶豫,架著手揉了揉鼻梁,不發一言,杏貞見狀,知道皇帝還沒下定決心,決定又加一把火,“這美國公使說四國聯合的要求是公使駐京?軍機的意思是?”

“哼,此事斷不可為!”鹹豐皇帝猛地睜開了眼睛,怒氣沖沖,“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的想法!中國與外國往還,總在邊界,惟有屬國,始行進京朝貢,亦無欽差駐京之事。此人若是在跟前,朕必定要好好訓斥一番!”

有外交關系的國家互派大使,這是近代國際交往的慣例和常禮,但中國從來以“天朝上國”自居,從無派大使到“屬藩”之說。而近代以來卻又屢遭西方列強侵略,一方面感到與“蠻夷之邦”的“洋人”打交道有失身份,另一方面又不能不屈從列強的壓力和橫蠻要求。這種對“洋人”既鄙視又恐懼的心理與堅持傳統“禮儀”、中外從不互派大使的觀念緊緊糾結一起,更不願派駐駐外大使。互派大使,意味著承認“天朝上國”的崩潰。

“此事朕已經決定,無需再議了。”皇帝定下了調子,“不用關閉貿易,也不宣戰,自然,公使駐京也是不許,成何體統!駁斥即可。”鹹豐皇帝擡起手,開口說話,示意杏貞朱批。

“切不可因兵勇足恃,而先啟起兵端。”

杏貞筆尖微微一停,卻又毫不停頓地在譚廷襄的折子裏頭寫上這麽一行刺眼的朱砂顏體字。

皇帝處理了這件頭等大事,打著哈欠站了起來,“皇後,剩下的折子你自己看著批吧,朕出去逛逛。”皇帝雙手靠背,“去瞧瞧外頭的花花草草也好。”

“是,臣妾恭送皇上。”杏貞福了一福,皇帝前些日子果然是納了在湖山在望高歌的宮女金氏為答應,最近打的火熱,這會子大概又要去聽金答應唱歌了。

帆兒扶起杏貞,只見到皇後臉色透著不屑一顧的冷笑,連忙悄聲提醒,“娘娘~”就算是吃醋也不要露在臉上嘛。

杏貞看懂了帆兒的表情,忍不住白了一眼,我根本不是吃醋好嗎,我是寒心。

對,就是寒心。

“切不可因兵勇足恃,而先啟起兵端。”譚廷襄嘟囔著這句讓自己心灰意冷的話,忍不住跌坐在太師椅上,雙眼盯著窗外的風雨直直的發起了呆,崇倫叫了一聲,譚廷襄毫無反應,只是喃喃:“怎麽能如此,怎麽能如此!”

“大帥,眼下該如何?”

譚廷襄的眼睛轉到了崇倫急切的臉上,過了許久,簽押房外吹進了一陣冷風,譚廷襄終於回過神來,“本官還能如何?嘿嘿。”譚廷襄苦笑,“只能是遵旨了,上諭還要咱們嚴詞拒絕四國公使駐京的無禮要求……”

“那京師的意思,是要宣戰了?”

譚廷襄搖了搖頭,“也沒有。”

“嗨,這算什麽事兒!”崇倫一跺腳,恨恨得道。

“如此不和卻又不戰。”譚廷襄似乎老了十來歲,耳邊的白發再也隱藏不住,垂在了他的脖子上,“國事該是如何是好!”

“很好!非常好!”巴夏禮正在和各國公使共進晚餐的時候收到了譚廷襄的回復,看到模棱兩可卻又死板無比地拒絕公使駐京的要求,巴夏禮完全沒有意想之中的暴跳如雷,而是極為開心地拍了手。

巴夏禮端起了手裏的玻璃杯,裏面的葡萄酒殷紅似血,“各位公使閣下,愚蠢的中國人沒有把我們四國的話當回事,拒絕了公使進京的意見,我正巴不得找到理由來發動我們的軍隊呢,先生們。”巴夏禮蕩了蕩手裏的玻璃杯,紅酒肆無忌憚地在杯中激蕩起來,“看見了杯中的葡萄酒了沒有?像不像鮮紅的血液?我們這些文明而且先進的國家,不僅需要給落後腐朽的國家帶來文明,更要給他們帶來什麽叫做刀和劍!我們需要用中國人的血液來澆灌出西方文明嬌艷的花朵,來維持我們對於世界的霸權。”巴夏禮把杯中的酒倒在了桌布上,殷紅色的酒滲滿了繡著雛菊花的米色桌布,繼而滴答滴答的滴在了地板上,“先生們,讓我們出發,沿著先輩們的榮光,開創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世紀!中國輝煌的時代已經過去,屬於我們輝煌的時代已經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