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科場弊案(六)(第2/3頁)

“臣妾勉力一試,這幾年耽於俗事,恐怕江郎才盡了。”杏貞苦笑,當初就不應該顯示自己多麽文采敏捷,如今可是把自己套進去了,說不得,只能再做一次抄文翁了,什麽抄不到?那就自己瞎編一個吧。

“皇後謙虛,慢慢作來。”皇帝興致勃勃,杏貞沉吟了一會,嘴裏喃喃自語,片刻之後便有了決斷,墨筆一揮,便是下筆如飛,草書連綿不斷,猶如飛燕穿梭,鹹豐皇帝凝神一看,不由得讀出了聲:

天馬降兮自行空,

風雲從兮龍為友。

撫劍歌兮顯身手。”

“意氣風發兮譜春秋。”杏貞擺下筆,笑著對皇帝說道,“臣妾陋詩,怕是汙了皇上的好畫了。”

“不,皇後,這詩乃是仿得秦漢古風,雖然言辭樸實了些,可這詩中氣概卻是非凡,隱隱有壯志淩雲之意,皇後。”鹹豐皇帝用手虛點了杏貞的鼻子幾下,“若是朕不是見皇後當場揮墨,定然會以為是一男子所做。”

“皇上謬贊了,只是此詩尚無名字兒,還請皇上賜名,如何?”杏貞又將筆遞到了鹹豐的手裏。

“何須多想,天馬降兮自行空,就叫天馬歌便是。”鹹豐皇帝不假思索,在題跋處寫下“天馬歌”三個雋秀清健的行書,再寫上時日,從自己腰間的香囊中拿出一個小印,蓋了上去,“這畫真是讓老七賺去了。”鹹豐皇帝滿意地瞧了瞧,不由得搖頭嘖嘖出聲,“朕與你夫妻合成這詩畫,有市無價,給老七,真是便宜他了!”

“哎喲,皇上,您什麽時候這麽小氣了?”杏貞嗔怪地推了鹹豐一把,“給七爺還不肯呢?日後咱們一起還什麽時候不能畫的?”

“哈哈,皇後說的極是。”皇帝揮手讓楊慶喜拿到如意館好生裱好,皇帝一般在上午見軍機,下午則是午睡遊園聽戲召見嬪妃,聽杏貞匯報批奏折工作的時間,皇帝用毛巾擦了擦手,和杏貞回到暖閣裏頭的炕上,雙喜奉上了茶,皇帝吃了一口,“今個折子有什麽事兒?”

“別的倒是罷了,都是些尋常事。”杏貞給皇帝剝了一個黃巖進貢的蜜橘,一樣樣說給皇帝聽了,“曾國藩大軍攻破大勝關,曾國荃和榮祿在雨花台復建大營,離著江寧不過十裏之遙,王錦繡掃清蘇南,進攻孝陵衛附近,水師也了得,江浦、燕子磯已經盡數攻克,李鴻章左宗棠兩人也各有建樹。”

“恩,你讓軍機擬賞功的折子來看。”鹹豐點點頭,“曾國藩此人還是做的不錯的。”

“皇上聖明。”杏貞說道,見著皇帝的心情不錯,眼珠子一轉,“還有一件事兒,特來問皇上的意思,是肅順午後上的折子。”

“什麽事兒?”皇帝懶洋洋地閉著眼睛,玻璃外的陽光斜斜照入室內,照在皇帝的臉上,皇帝的臉色越發雪白,眼下的一片青黑色清晰無比。

“肅順上奏說要對順天府鄉試中舉的試卷全部進行磨勘。”杏貞慢慢地說道,“以平息物議。”說完遞上了折子,皇帝也不接,“物議?什麽物議?”

“說朝中內外學子議論,鄉試各考官有舞弊之事,應於磨勘,以正視聽。”

“那便查一查吧。”鹹豐皺起了眉頭,“科考之中確有貓膩無數,朕實厭之。可柏俊畢竟是兩朝老臣,人品貴重,罷了既然是肅順上折子,那就查一查。”

“是。”杏貞稱是,“那皇上明個見軍機的時候明發嗎?”

“不用了,就叫載垣、端華等四人,就上次查辦平齡案的人去查好了,一事不煩二主,皇後你就這樣朱批下去吧。”

“是。”

杏貞告退出了九州清晏,拿著折子準備回勤政殿,讓內奏事處送出去,安茜見左右沒有外人,忍不住在杏貞的耳邊輕輕說道:“娘娘不是答應烏雅氏,要幫著柏俊嗎?”怎麽又沒阻擋皇帝徹查?

“你也瞧見了,皇上最恨這些東西,本宮也沒有理由把此事按下,就算今天按下,肅順只要見到皇上,憑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咱們耳根子軟的皇上還是會動心,不如順水推舟,讓他們去查便是,若是柏俊果真清白,想必不怕查,若是柏俊有所隱瞞,那到時候本宮再施以援手罷了。”想必柏俊也不會這麽蠢吧?

實際上杏貞相信了柏俊確實沒那麽蠢,可是抵擋不住他家人的愚蠢,十月二十六日,載垣端華等四人聯名向鹹豐帝奏報了磨勘結果:此次順天鄉試,總共錄取舉人三百名,查出有問題的試卷竟然多達五十份!這五十份試卷可以分成兩類:三十八本試卷中錯字、別字、謬稱等比比皆是,另外十二本試卷,錯謬五花八門,但事後都經過了塗改。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考生余汝偕第一場試卷和第二場試卷有天壤之別,一個文理不通,一個文采燦然,判若兩人,很可能是請了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