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北狩爭議(二)(第3/4頁)

“因為我們通州張家灣駐有三萬九千人馬!”

“三萬九千!”皇帝有些驚喜,看著肅順,“咱們有嗎?”

“恩……”肅順微微思索,“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兩萬,大學士瑞麟的馬步官兵九千,大概是有三萬人。”

“還有勝保的一萬呢?”杏貞說道。

“勝保?”肅順喃喃說道,自己倒是把勝保忘記了!

杏貞不再理會肅順,朝著皇帝說道:“老實講,這三萬九千人馬,咱們可以對外號稱十萬大軍,到時候只要洋人的軍隊到了通州,大軍合圍,談判破裂,咱們讓他們師勞餉匱,打都不要打,圍他個一年半載,餓都能把他們餓幹巴了!”

鹹豐微微點頭,“所以皇上不僅不能去熱河,還要從圓明園還宮,以定民心,以安天下。”恭親王說道。

“這樣子才能激起全國上下軍民同仇敵愾的精神。”文祥連忙插話。

“嘿嘿,看起來皇後真是對國家大事了如指掌,所以幹預起朝政也是頭頭之道。”肅順瞟了皇後一眼不再看皇後,只是對著皇帝說道。

皇帝的眉心不由得皺了起來,杏貞毫不理會肅順話裏的意思,只是目光炯炯盯著肅順,肅順也毫不退縮,“幹預朝政,哼,不用拿大帽子壓本宮,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更何況是本宮這樣靠著天下人奉養的後宮女子!本宮不僅是皇後,更是華夏兒女!若是這個國家都沒了,何來談如今這錦衣玉食,和來談這錦繡江山!肅順大人你這樣的黃帶子,怕是也拿不到以前如此多的丁銀了!”

“朝政自然有列祖列宗的聖訓可憑,不過皇後乃是天下人廣為贊揚的賢後,又飽讀詩書,安分守理,賢良淑德,自然知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道理吧?”肅順睨視皇後拋出了殺器。

“你……”杏貞氣結,這就是最大的障礙,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好了好了。”鹹豐連忙止住爭論,轉過臉對著跪在地上的杏貞說道,“你跪安吧。”

杏貞款款站了起來,福了一福,後退了三步,轉身瞥了一眼正看著自己的恭親王,也不多說什麽,掀開藏青色滾邊的明黃色簾子,走到了裏間。

杏貞走到裏間,只看到安茜和小安子撲了上來,安德海畢竟年少,不懂得皇後進正殿的意思所在,自家主子素來也是自由出入勤政殿的,自己伺候皇後批折子的時候還歪在禦座的踏板上打了個盹,所以在安德海看來,皇後進了正殿完全沒什麽大不了。

安茜不一樣,浸淫宮闈多年,世宗、高宗皇帝對著後宮實在是有些苛刻,許多的秘事她也知道很清楚,安茜臉白的如同宣州進貢的上好宣紙,看到杏貞進了內間,低呼一聲撲了上來,“皇後娘娘,您這可真是……”

“膽大妄為吧?”杏貞擺了擺手,讓安茜噤聲,站在簾子後頭側耳聽著正殿的聲音,“別說話,你去準備好皇上的點心,涼快的羹湯準備一份,別用冰,井水湃過就好。”

安茜有些憂慮,卻只能應下領命而去,杏貞招手叫安德海上前,附在他耳邊說了幾句話,安德海嘿嘿詭笑,“這會子去打擾新姑爺,怕是極為熱鬧。”

“別油嘴,快去。”

“喳。”

安德海一溜煙地從邊上走了出去,杏貞猛地轉過頭,頭上的金步搖激的叮當作響,杏貞盯著明黃色暗龍紋的布幔,激動的心情還是無法平息。

終於走到了這一步,走到了外朝!

等到皇後花盆底鞋子篤篤聲消去,皇帝看著跪了一地的大臣們,“皇後的主意你們以為如何?”

肅順搖了搖頭,“婦人之見。”

一直未說話的醇親王大聲說道:“皇後所言甚是。”

“也有她的道理。”皇帝心情好了些,含笑放下蓋碗,“好了,按照皇後的意思兒,軍機去擬旨,讓載垣、大學士桂良到通州去議和,讓南軍抽調一部分人馬北上勤王,通州那邊做好準備,明天我們就由圓明園回宮去。”

“皇上!”肅順猶自不甘心,又叫了一聲。

“好了,都跪安吧。”皇帝有些不耐煩,在這裏議事久了,身子實在是乏的緊,身子骨無一處不是酸痛的,皇後想好了解決的法子,極為妥當,皇帝的心中大石暫時落了下來,這會子心裏就想著等會如何松快松快,哪裏還有空聽肅順嚼舌頭,“跪安吧。”

“是。”肅順無奈,只能是跟著軍機諸王大臣叩首,起身,退出了勤政殿,外頭已經是暮色沉沉,烏雀南飛了。

文祥在大宮門前,準備上自家的馬車,耳後響起了叫自己聲音,文祥轉頭一看,紋飾輝煌,五花大馬油光水亮,馬夫頭頂上掛著的燈籠寫著一個“恭”字,半卷的門簾裏頭露著一張含笑卻又矜持地臉,文祥連忙轉身抱拳行禮,“六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