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通州和談(一)(第2/3頁)

恭親王微微動容,“這確實是皇後厲害了。”思索了一番,“為何皇上不見身影?”

“下官也是想了一番。”文祥繼續說道,桌上的佳肴已經全部涼了,可三人還是徑自談話,京城頂級大廚靜心烹飪的美食全然沒被放在三人眼裏,“揣摩了一番,倒極有可能是皇後勸了皇上,皇上性子綿和,不忍和肅順說話,故叫皇後擋了駕,由此可見。”曹毓瑛搖搖頭,“這人確實是聖眷優渥啊。”

“你這廝。”文祥指了指曹毓瑛,“按照琢如你的意思,咱們就等著看人家春風得意,指揮我等臂如奴仆?”文祥偷偷瞧了一眼恭親王,“六王可是皇上的親兄弟,就算聖寵,怎麽樣也輪不到他肅順這個外系的宗室!”

“子山你也忒急了些。”曹毓瑛失笑,“誰都沒有永遠的聖眷,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多少年了,這走馬燈似的粉墨登場,你我還沒看夠?誰都有塌台的時候兒!”曹毓瑛揮著扇子,倒似有些諸葛孔明風流倜儻指點天下揮斥方遒的架勢,“依我看,肅順必敗!且就在這幾年!”

文祥悚然而驚,原本是持著天家氣派,不多說話,面上也是平淡如水的恭親王也來了興致,兩人直直的看著曹毓瑛,曹毓瑛也不賣關子,“自古天子內外有隔,這就是為什麽在前明有太監任內相批紅的故事,肅順縱使是任了內務府大臣,又是宗室,本質來講,亦屬外臣,如今他得罪了養心殿大總管,皇上還在潛邸時候兒就用的最慣的老人楊慶喜,這皇上身邊的太監肅順是得罪死了,要知道太監五體不全,最忌諱別人看不起他。”

“還有這中宮,聽聞皇後還是懿貴妃的時候兒,剛剛誕下大阿哥,皇上垂問於肅順,有關立後之事,肅順說了那個預言,打消了皇上的想法,雖然日後皇後還是當了皇後,就算皇後再大度,今個聽到肅順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幹涉朝政,還有婦人之言,誰還能不懷恨在心?皇後畢竟是女子,心胸開闊也有個限度!”

曹毓瑛給恭親王和文祥分別倒了杯酒,“此外,肅順向來是最看不起朝中的同僚,日常不順眼便是責罵,看看,擠走了多少個戶部的尚書?翁心存也被迫引咎下野,更別說朱鳳標了,在朝中孤立無援,就靠著端華載垣那兩個酒囊飯袋,能成什麽事兒?到時候死到臨頭,怕是連個通風報信的人兒都找不出半個!”

“如此說來,我的心倒是定了不少,如今國勢艱難,洋人都打到家門口了,可這肅順還是攛掇著皇上北狩,中國雖大,終有盡頭。”文祥搖搖頭,一臉無奈,“當年宋室南遷,苟延殘喘了百多年,卻也是總將難免崖山覆滅,論起來,到底是還是崇禎硬氣,天子守國門,死社稷。可見正如皇後所說,逃避乃是圖一時之歡罷了。”

“幸好如今恭王復出視事。”曹毓瑛眼中閃著光芒,“剛好可以和肅順對上幾陣。”

“你的意思,也要讓本王拉起聲勢嗎?”恭親王轉了轉手上的紅纏白絲瑪瑙扳指,若有所思的問道。

“自然,肅順如今天怒人怨,王爺也無需硬抗,擺明了態度,車對車馬對馬擺開陣勢就行,如此一番,自然有看他不慣的人會聚集在王爺麾下,仁義不施,則攻守之勢逆轉也!”曹毓瑛繼續說道,“再者聯絡內廷,外撫群臣,自然就無所不利了。”

“東翁。”高心夔搖搖頭,“如今內憂外侮,天下板蕩,正是精誠團結的時候兒,東翁怎麽能這個時候和皇後起了爭執?實為不智也。”

“實在可惡,一介女流在園子裏幫皇上批折子也就罷了,我權當看不見——橫豎那折子上的朱筆也是皇上的意思兒!可如今這葉赫那拉氏得寸進尺,居然敢在皇上召集重臣議事的時候公然走出內間,明目張膽地對著朝政指點起來,這我豈能容忍!”肅順坐在自己府裏的簽押房,邊上新沏好的寒山頂翠無人問津,“何況如今,這皇上耳根子軟的緊,這又聽了皇後的話,又要留在京中不走了!”肅順話下的意思雖然沒說出來,可是高心夔心裏雪亮,無非是京中掣肘太多,盤根錯節,到了承德自然就天高任鳥飛了。

高心夔也不說破,“學生潛心觀察,這皇後怕是心計不小,東翁,若是如此,恭親王的氣勢就上來了。”

“嘿嘿,就在南邊打了幾場勝仗,就能抵擋住洋人?”肅順不屑,“雖然我是瞧不起這些夷人,可我眼睛沒瞎,洋人確實是船堅炮利,火器之強,足以橫掃天下,這不是南邊那些泥腿子可以比的,所以僧格林沁在天津一敗再敗,萬歲大為震怒,我是絲毫不稀奇。”肅順身子靠在後頭,懶洋洋的提不起精神,“就想著南邊李鴻章火槍辦得好,到北邊來見到這些玩火器的高手,估計也是沒什麽花頭,皇後這是算錯了主意。為今之計,只能是暫避洋人鋒芒,讓洋人出了氣,臥薪嘗膽,苦心經營幾年,皇上器重我,我自然也要全力報答,如此過個十來年,君臣攜手,到時候再和洋人一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