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通州和談(五)(第2/3頁)

安德海把雙手在衣服上擦擦汗,接過了信件,也不看,收入了懷中,“小安子必然送到。”

“不僅要送到,還要快些,去德齡哪裏拿腰牌,速速南下。”杏貞繼續吩咐道,“信送到之後馬上北歸,我這裏還離不得你。”

“是。”安德海應下。

“你也不用妄自菲薄。”杏貞吩咐好了正事,緩和了臉色,笑著說道,“武雲迪有他的長處,你小安子也有你的優點,等日後,我有大用你的時候,別把眼光就放在這園子裏頭,看的長遠些!”

“喳!”

兩個人正在說話的時候,唐五福進了正殿,打千回話道:“楊總管這會子在伺候皇上聽南府的琵琶,不得空,晚些再來向娘娘請安。”

“罷了,小安子哪裏不得手,叫楊慶喜來也是白來。”杏貞說道,安茜奉了一個包裹上來,“先看看這東西怎麽樣?五福,園子裏有火銃嗎?拿一把來。”杏貞就著安茜的手打開了那個包裹,打量起包裹裏的東西來。

還未仔細打量,外頭又跑了如意進來,如意行禮,“娘娘萬安,皇上這會子請您過去呢。”

“什麽事兒?”杏貞坐在榻上,按住包裹,問如意。

“奴才也不知道是什麽事兒,剛剛皇上還在聽琵琶,後來雙喜伺候了皇上更衣,出來就是臉色極為不好了,恰好肅順又遞牌子在殿裏說了幾句話,奴才本來是想站在邊上聽一會的,沒曾想被肅順拿眼一瞪,心裏實在是怕的很,就不知道肅順說了什麽,之後就是萬歲爺一連聲地要娘娘您過去了。”

“又是這個人。”杏貞哀嘆,“我在想我和肅順是不是上輩子的冤家,不管是肅順在皇上那裏頭說了什麽,都是讓本宮頭疼的事兒,你去五福那裏領一塊銀子。”杏貞轉過頭收拾到包裹,“這物件就等著本宮從皇上那裏頭回來再說吧。”

“娘娘請小心些。”如意又連忙提醒,“臨出來的時候,楊總管告訴奴才,說是萬歲的臉色不同往日,十分地不好。”

杏貞眼神微微一凝,細細地回想了一遍和自己有關的事務,朝政沒什麽紕漏,後宮也祥和的緊,當然了,英法兩國掀起戰爭不在自己的可控制範圍內。

“本宮知道了,你先過去,本宮隨即就來。”等到如意出去,杏貞轉過臉,臉上的不以為意消失了,變得肅穆無比,“安茜。”杏貞拉住安茜的手,“等會若是本宮半個時辰還沒從勤政殿裏頭出來,你就即刻帶大阿哥過來!”

“娘娘,這是做什麽?”安茜有些驚懼了起來,雖然她沒感受到杏貞的手在發抖,“您是怕皇上?”

“皇上我不怕。”杏貞收拾了下身上的衣服,站了起來,“就怕肅順在哪裏說什麽有的沒的!你知道的,這些年我背著皇上做了什麽事兒,雖然事情無不能對人言,瞞著皇上,被有心人一挑撥怕是……總之是未雨綢繆吧。”

“是。”

高心夔尚在書房裏拿了一卷《韓非子》,細細把玩,邊上站了一個青衣婢女伺候著扇扇子,九月的天氣暑熱未消,書房裏頭放著什刹海冬日裏起的冰,可那個婢女的額頭上還是出現了細細的汗,一只手頻頻舉起來拭汗,高心夔看見那個婢女的囧樣,不由發笑,放下了書卷,“好了,這裏頭不用你伺候了下去歇著吧。”

那婢女如臨大赦,福了一福,“那婢子告退。”轉身一溜煙地下去了,只留下高心夔在書房內,看著手卷出神,過了半晌,響起了高心夔的讀書聲。

“天下皆以孝悌忠順之道為是也,而莫知察孝悌忠順之道而審行之,是以天下亂。皆以堯舜之道為是而法之,是以有弑君,有曲於父。堯、舜、湯、武或反群臣之義,亂後世之教者也。堯為人君而君其臣,舜為人臣而臣其君,湯、武為人臣而弑其主、刑其屍,而天下譽之,此天下所以至今不治者也。夫所謂明君者,能畜其臣者也;所謂賢臣者,能明法辟、治官職以戴其君者也。”

杏貞踩著花盆底進了勤政殿,邊上侍奉的人都不見蹤影,只有皇帝一個盤腿坐在禦座上,一只手搭著額頭,杏貞如同往日一般俯身行禮,皇帝似在假寐,杏貞說了句:“臣妾給皇上請安,皇上萬福金安。”這才把鹹豐堪堪驚醒,皇帝懶懶地擡起頭,也不叫杏貞站起來,“六宮中的事兒忙完了?”

“是。”杏貞半蹲在地上,“重陽的節禮已經發下去了,在壽康宮、綺春園的太妃太嬪們也都各分到了,欽安殿請了喇嘛法師做法事,孝全皇後陵前也奉上了重陽酒和菊花,盡一盡臣妾這個做媳婦的孝心。”

說起了孝全皇後,鹹豐的面色柔和了些,“快起來吧,難為皇後你還想著皇額娘,哎,朕真是不孝,險些都忘了,皇額娘生前是最愛重陽的茱萸和菊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