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百計迎敵(二)(第2/3頁)

富察氏等族內女眷連忙路旁跪下,口裏山呼皇後千歲吉祥,早飛跑過幾個太監來,為首的正是唐五福,“國太這是作甚,快快起來。”連忙扶起富察氏,那版輿擡進大門,入儀門往東去,到一所院落門前,有執拂太監小夏子跪請下輿更衣。於是擡輿入門,太監等散去,只有蒔花、抱雲等引領杏貞下輿,只見院內各色花燈爛灼,皆系紗綾紮成,精致非常。上面有一匾燈,寫著“體仁沐德”四字。杏貞看了看,別的地方倒是沒有奢靡,房屋也是舊時的樣子,滿意地點了點頭,於是入室,更衣畢復出。

唐五福來請旨,“主子娘娘,時辰到了,請升座。”

“什麽玩意兒!出來回個家要這樣子麻煩。”杏貞不雅地打了個哈欠,剛剛把明黃色朝服換了下來,穿上了件絳紅色的丹鳳朝陽折枝牡丹山海紋的吉服,三更天起床準備出園子,一路鼓樂喧天,吵得自己頭疼,又折騰換了大衣裳,這樣也太累了。

唐五福苦笑,皇後主子要是沒睡好,心情就極端差,連忙提醒,“承恩公和貞定夫人,雲騎尉,還有帆兒小姐都在外頭等著了。”可不能叫家裏人久等。

“那叫起吧。”杏貞就著安茜的手到了正殿,只見設好的寶座前頭掛著一道垂到地的湘妃竹簾,杏貞饒有興趣地打量了一番細細長長的竹簾,話說慈禧這輩子幹涉朝政的方式不就是躲在簾子後頭聽大臣們奏事嗎?哦,對,叫垂簾聽政。

杏貞升了座,唐五福拍手,殿外的小太監就知道裏頭的意思,高聲喝道:“一等承恩公並雲騎尉覲見!”

杏貞低語了幾句,唐五福插話說道,“女眷一並覲見。”外頭的小太監連忙傳旨:“貞定夫人等一並覲見!”

室內燭火點的明亮,隔著竹簾,杏貞的視線被阻擋了,只見幾個人人影晃晃,進到了正殿,跪下大禮參拜。

“恭請皇後聖安,皇後萬福金安!”

“快快起來,都在家裏,無需行大禮。”杏貞多年未見惠征,母親倒是時常入宮,見的勤,許久未見父親倒是有些想念,眼眶微微發紅,連忙吩咐手裏拿著拂塵站在簾外的唐五福,“撤了簾子。”

唐五福連忙和安茜一起卷起了竹簾,杏貞站了起來,走下寶座,拉住了剛剛顫顫巍巍起來的惠征,“父親身子可還好?母親呢?”一連串地問了些問題,隨即又釋然,“素日裏時常寫信,這些話都問過了。”

惠征笑道:“娘娘孝心深厚。”又和杏貞說了些話,拉過了身後的桂祥,“桂祥還不快拜見皇後娘娘。”

一個少年正欲納頭就拜,杏貞連忙拉住袖子,“都是自家人,鬧什麽虛禮!”細細打量起了桂祥,只見桂祥身子高挑,長眉入鬢,鼻似銀瓶,瓜子臉,生的是一副富家俊哥兒的好胚子,桂祥笑嘻嘻地叫了聲,“大姐姐。”杏貞點點頭,摸了摸桂祥的腦門,“長高了不少。”又問了幾句最近讀什麽書,練什麽字,只見桂祥苦著臉皺眉支支吾吾不說話,惠征說道:“嗨,還讀什麽書,能識幾個字,不出門惹是生非就罷了。”

“咱們家的孩子無需死讀書,原本就不須科考就能當差的,只要明事理,辨是非,勤勉當差便是。”杏貞哈哈一笑,放過桂祥,又對著安靜站在後頭的帆兒點點頭取笑道,“果然是要準備出閣的大閨女,如今倒是開始文靜起來了。”

“娘娘!”帆兒漲紅了臉叫了一聲,杏貞哈哈大笑,為了漲帆兒門楣,杏貞特別向皇帝請旨,將帆兒收為義妹,葉赫那拉家三小姐,杏貞問富察氏,“母親,帆兒的事兒辦好了嗎?這次出來省親倒是一半為了這事兒。”

富察氏微笑道:“回娘娘的話,一應嫁妝都已經準備妥當,娘娘又拿了自己的體己出來給帆兒添妝,必然是辦的妥妥當當的。”

“如此就好,早飯得了嗎?”杏貞問唐五福,“倒是有些餓了。”

“已經備下了。”

杏貞拉著富察氏的手,“父親母親一起陪著用些。”說到這裏又忍不住喟嘆,“入了宮,合家一起用飯的機會倒是沒有了。”

“娘娘何須傷感。”惠征連忙勸慰,“微臣時常能參見天顏,娘娘住在園子裏,不比在宮中關防甚嚴。”

“父親說的極是。”杏貞收起了傷感,難得回家要高高興興的,“咱們一同說話去。”

“是。”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吃了頓飯,帆兒脫了淑女的假象,又恢復了跳脫的樣子,在飯桌上和桂祥兩個人嘰嘰喳喳,杏貞極為開心,連用了兩碗紅米粥。等到用了早膳,小憩了一會,又到宗祠上香——原本出嫁女是不能入宗祠的,奈何如今的杏貞不僅是一朝國母,更是炙手可熱輔政天子的“內相”——不見幾個葉赫氏原本仕途發黑的筆帖式都升了官,出京當縣官去了?從不入流到七八品的官,這可都是吏部看在皇後的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