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牡丹台上(二)(第2/2頁)

“東翁不必惋惜。”高心夔灑脫一笑,“學生總要去地方歷練歷練,熟悉政務,才好為東翁為國效力,況且壬父、臯臣等人效力東翁幕下,人才濟濟也,學生得了差事,日後也能名正言順地幫著東翁了。”

“也只好如此了。”肅順按下這話頭,“伯足瞧瞧,去熱河的人還要配著那些?留守的人也要好好想想。”

“正是。”高心夔別有用意的微笑,“那些素來德高望重的王公大臣,還是留在京中的好,舟車勞頓,東翁自然要體諒為上。”

肅順點點頭,“是極,老六、桂良這些人,還是老老實實留在京中辦理撫局為好,無論在那裏,安心當差就是為國分憂嘛。”肅順圓滑地打著官腔,和高心夔會心一笑,高心夔也點頭稱是,“東翁,如今國事艱難,學生倒是覺得,這。”高心夔斟酌著用詞,“也不用和內宮別苗頭,和衷共濟才是上策啊,園子裏頭的哪位學生瞧著也是才幹一流的人物。”

“不過是婦人之見。”肅順冷笑一聲,對著高心夔的建議不屑一顧,“想當然而已,她葉赫那拉氏不過也嘴炮逞能而已,若是嘴巴說說,能和蘇秦張儀一般縱橫捭闔,動動三寸不爛之舌就退兵。我就是五體投地,三跪九叩,也要請皇上讓她出來辦這個洋務的事兒,以後再也不講什麽婦人之見!”

“哎,國事確實艱難啊,伯足你說說看,這戶部的錢糧少些也就罷了,咱們這些滿漢的大老爺們原本不指望靠著那些俸祿過日子,可這武備頹廢。”肅順的腦袋險些搖掉了,“可真是要命,我看著中國人是慣會鬧內訌的,僧王在中原威風赫赫,打出了安徽河南山東,我瞧著起碼要十年太平的日子,到了洋人手裏,你瞧瞧?笑掉大牙。我瞧著總要來個十年的時間,好好修理這些八旗綠營的廢物,才能和洋人們部隊一較高下。”肅順拿著手裏來北京勤王部隊的清單,揚了揚,眼裏全是狠戾,“這曾國藩看著恭順,眼下居然也敢觀望起來,李鴻章北上勤王,不樂意還不說。”刷的把冊子仍在書桌上,“居然一個兵都不派!如今我且忍著他,等到發逆剿滅,老子要他好看!”

“東翁說的是。”高心夔心裏暗嘆一聲,放下這個話題不提,轉而鼓舞起肅順起來,“昔日金主完顏亮雖然身敗國滅,曾為天下笑柄,可學生獨獨欣賞他詩句的氣勢,‘大柄若在手,清風滿天下!’大人到了熱河,那時候自然能大展手腳,有所作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