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以勝求和(二)(第2/3頁)

陳孚恩看懂了恭親王不爽的眼神,不敢再說此事,轉開了話題,“聽說皇上已經下詔給內務府準備好車架,讓皇後娘娘不日就前往行在?”

“倒是聽說了一句,不過這也不是咱們臣子該管的,皇後娘娘自己定主意便是。”恭親王木著臉說道,陳孚恩覺得好生沒趣,碰了兩個軟釘子,剛想起身告辭,又聽得恭親王說道:“洋人的使節要進京,五城兵馬司那裏頭你要預備好,不能讓人沖撞了使節,還有,把圓明園裏頭軟禁的巴夏禮等一幹人等也放出來,找個院落看管起來,只不要讓他們能聯系外頭,等到兩國公使入京,他們要是要,那就再給他們。”恭親王端起茶,以示送客之意,等陳孚恩走了之後,皺著眉對著邊上默然不語的桂良說道,“這人最近怎麽老是湊到我身邊,當真奇了怪了。”

“呵呵,王爺不必多心,想著王爺辦理撫局,打了如此大的勝仗,一時間怕是不少人活動了心思,要投靠在王爺麾下,這陳孚恩最擅見風使舵,見著在您手下當差,怎麽敢怠慢,要知道,一葉知秋,如今誰更好好地給皇上當差,給皇上分擔煩惱,這些滑不留手的堂官們是最清楚了。”桂良笑道。

“或許吧,可畢竟咱們在京師,不在皇上跟前,再怎麽著,也是人家的話能傳到皇上耳朵裏去。”

“所幸皇後娘娘要去行在了,有娘娘在,王爺在京中也無需憂慮過甚。”

“皇後娘娘不去行在了。”恭親王苦笑,“鳳體欠安,太醫說要休養些日子,估計這幾個月都難成行了。”

……

“實在是可笑。”肅順聽到了皇後上折子不來熱河的理由,忍不住嘲諷地笑了起來,“太醫院裏頭的太醫就和太監是一模一樣的,都是少了點物件兒,太監胯下少了根卵子,太醫麽,就是少了段舌頭,主子怎麽說,他們就是怎麽說。”肅順連連冷笑,“也不知道皇上信不信。”

幾個軍機王大臣在煙波致爽殿前等著皇帝宣召,這是每日雷打不動的行程,大家說起皇後因病暫時來不了行在的話頭,皇後昨日的折子到了熱河,說是因病不能成行,附的還有太醫院的脈案和藥房記錄,肅順說了這麽些話,在殿前執勤的幾個小太監聽到肅順肆無忌憚地調笑說話,羞紅了臉,卻是敢怒不敢言,只能是悄悄溜在邊上含恨低聲咒罵不已。

“咱們何不返京?橫豎洋人已經敗了,咱們一直再呆在這熱河也不成體統不是,這野鴨子野兔子也打了,塞上的秋光也都賞玩了。”皇帝怎麽還不返回?端華疑惑地說道,老是這麽呆在外頭,可沒有自己王府舒坦。

大家默不作聲,這話雖然問的簡單,回答卻是相當不易,難道皇帝一點臉面也不用顧忌了嗎?洋人來了倉皇出逃,洋人敗了就即刻得意洋洋返京?這秋狝的借口用在這裏頭,遮羞也要多遮幾日的。“皇上下旨木蘭秋狝,安撫蒙古諸部,尚未達成目標,這熱河還是要多呆些時日才是。”肅順邊說著邊和眾人進殿朝見皇帝。

果然是肅順最懂皇帝的心思,皇帝連連點頭,“正是此理,蒙古諸部尚未覲見,還是多呆幾日才好,何況。”皇帝指著禦案上的一個小小的紫檀木盒子說道,“皇後已經把同道堂印璽奉回了。”

皇帝顯得心情十分的好,在他看來,皇後把撫局料理的極好,如今洋人眼巴巴上趕著要跟中國議和了,又是極識趣,絲毫不會攬權,如今戰事稍平就已經巴巴地把印璽送回來了,雖然自己也能下詔收回同道堂章,或者是把這個印璽的效力給否定掉,自己是天下之主麽,可這樣難免和皇後心裏生了嫌隙,這可就不妙了,許久不批折子,這些日子都要自己批折子,實在是難熬,日後少不了要多麻煩皇後的,皇後這舉實在是對了皇帝的心意,皇帝的眼角眉尖都透著一股子喜氣兒,這下自己的左膀右臂和皇後總不會再發生矛盾了,“皇後既然身子不爽利,那就不必來行在了,等身子大好了再來吧,天氣寒了。”皇帝對著肅順說道,“皇後最怕冷,吉林將軍進貢的雪貂皮拿幾件進京裏去,就叫老七派人,長白山的山參也拿些回宮。”

“是。”肅順無奈應下,眼中卻是有些不甘,低下頭想了一會,肅順突然想到一個由頭,“可畢竟這冬至日眼看著就要到了,內廷還少一個主事的人呢,皇上您看?”

“這事好辦,朕已經想好了。”皇帝揮手讓楊慶喜拿出來了一卷聖旨,交給肅順,肅順連忙接過,“貞妃伺候朕多年,謙和聰慧,秀外慧中,素來照拂大阿哥也是勤勉,借著大勝的喜氣兒,封為貴妃,主持這次冬祭。”一群人不明所以,就知道貞妃,不,貞貴妃是皇帝潛邸的老人,雖然沒有子嗣(好像這六宮之中很多人有子嗣一樣的……),也值得一個貴妃的位份嗎,紛紛點頭稱是,肅順也只能應下,皇帝又問了下南邊的戰事,曾國藩有條不紊地圍攻金陵的發逆,榮祿攻破蘇州,江南的發逆就龜縮在金陵一帶,皇帝心裏甚是歡悅,叫肅順準備好一幹人等的加官晉爵,以激勵軍心,說了一會子話,估摸著還不到半個時辰,皇帝就有些乏了,打了個哈欠,“好了,剩下的事兒你們自己瞧著辦吧,朕去大戲台聽戲,怡王、老鄭,同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