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宮車晏駕(三)(第3/3頁)

肅順的眼睛猛地一縮,擡起了腳正想入東暖閣,想到東暖閣裏面都是嬪妃,又忍住了腳。

“雲嬪你這話是什麽意思?”皇帝止住了笑,幹瘦的臉色古井無波,沒有絲毫表情。

麗妃看著雲嬪強自鎮定的面容,突然明白了什麽,“是啊,皇上。”麗妃含著委屈梗咽說道,“萬一萬一……這些孤兒寡母的,該托付何人,臣妾、臣妾該怎麽辦,臣妾絕不獨活!”

麗妃梨花帶雨,觸動了皇帝的情腸,皇帝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一絲眷戀的表情,似乎在懷念什麽事兒,帶著碧玉扳指的手打起了拍子,嘴裏喃喃唱著皇後還是蘭貴人的時候首次侍寢唱的曲子,“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

殿內悄然無聲,站在帷幔後頭的德齡眼中也流出了一陣傷感,皇帝唱了幾句,就發現自己個忘詞了,雙眼放空,那個如蘭般要強的女子,這輩子已經是見不到了,跋扈的權臣,羸弱的兒子……皇帝想了想,看著嬪妃們哭泣的樣子,下了主意,“也罷,你們擔心也是自然,你們服侍朕一場,朕總要給你們想好退路。”皇帝摸著枕頭下頭,摸了好一陣子,摸出來了兩個錦盒,“朕已經定下顧命大臣。”皇帝洪亮地說著,紅光滿臉,“這皇太子日後尚未親政,無需用玉璽,就用‘禦賞’之章,貞貴妃,你先幫皇太子拿著,等日後皇太子登極,就給他。”貞貴妃拭了淚,接過一個錦盒,磕頭謝恩。

皇帝拿起另外一個錦盒,撫摸了許久,猶豫不決,嬪妃們都望著那個錦盒,雲嬪見著外頭人影重重,皇帝的精神慢慢不濟,催促了一聲,“皇上!”

鹹豐皇帝下定了決心,將錦盒交給德齡,“擬旨,同道堂賜給皇後!”

這方印是完全屬於皇帝的,自乾隆的“五代五福五德堂”開始。列朝皇帝都象文人雅士那樣,喜歡取一個書齋的名字,作為別號。嘉慶是“繼德堂”、道光是“慎德堂”、當今垂危的皇帝便是“同道堂”。同道堂有兩處,一處在“西六宮”的鹹福宮後面,一處在圓明園“九洲清晏”。去年八月初八一早,皇帝就是在圓明園的同道堂進了早膳以後,倉皇離京的。想不到自此一別,皇帝亦不能生還京城!

德齡跪著受了,轉身出了東暖閣,肅順臉色大變,卻也不敢多說什麽,皇帝吩咐了這些事,常常舒了一口氣,天大的擔子以後就交給你了……了無牽掛的皇帝頓覺一陣輕松,揮手讓嬪妃們退下。

夜涼如水,人倦欲眠,嬪妃們剛剛退出在殿外,忽然首領太監馬楊慶喜匆匆自東暖閣奔了出來,驚惶地喊著:“皇太子,皇太子!”這是讓皇太子去送終。喚醒穿著袍褂,被摟在陳勝文懷裏睡著的皇太子,趕到東暖閣,皇帝已經“上痰”了!

王公大臣都跪伏在地,皇太子在禦榻前拜了下去。皇帝勉強睜著眼睛,手指著南方,想說什麽,喉嚨已經堵住了,眼神黯淡下去,手也不動,就此冥逝。

眾人看看久無聲息,肅順點了根安息香,湊到皇帝鼻孔下,去試探可還有呼吸。那支香依舊筆直的一道煙,絲毫看不出有鼻息的影響,肅順便探手到皇帝胸前,一摸已經冰涼,隨即雙淚直流,一頓足痛哭失聲。

貞貴妃等人在殿外齊齊跪倒,眼中的淚忍不住刷的流了下來。

行宮各處鐘鼓齊鳴,奔出宮門的德齡聽到背後的鐘鼓聲,轉過頭,眼眶已經是紅了。夜鳥驚起,紅墻深沉,暮色昏暗,如同這個古老帝國一般,看不到前途和未來。

鹹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亥時三刻,大清朝第九任皇帝,鹹豐皇帝駕崩,享年三十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