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英烈長存(一)(第2/3頁)

“好麽,把命白白送在通州了!”那個老者一臉悔恨,後悔莫及,“老大你是在旗學裏頭當差的,我想著老二去學點功夫能打熬打熬筋骨,沒想到倒是成了他的催命符!饒是知道如此,就算在面前讓我活活打死,我也不願意他燒成灰回來。”那個中年婦人痛哭出聲,“什麽勞什子的雲騎尉,咱不稀罕!”

“阿瑪。”那個叉手恭敬站在庭中的男子連忙扶住自己的母親,讓她坐下,轉過頭對著父親寬言勸慰,“阿瑪息怒,老二雖然過世,可到底是為國爭光了。”那個老者冷哼一聲,不置可否。

“太後娘娘也體恤咱們家,叫吏部給了我一個官身,在總理衙門當差,差事不多,清閑的很,如今我在跟前盡孝,二弟九泉之下有知,知道他轟轟烈烈的事兒傳遍了四九城。”那個男子眼角沁出了淚花,他也很想念那個活蹦亂跳做事高調的二弟,“他一定也會含笑的。”

那那個老者呆坐不語,良久才說道,“哼,和洋鬼子打交道的衙門是人呆的嗎。”

大他的兒子連忙收了戚容,“這事兒是禮部和兵部、宗人府一同下了文,這倒是不稀奇,可是兒子的一個同僚的親戚在宮裏頭當侍衛,隱隱約約聽說議政王要同去的,咱們也不是要那個體面,若是萬一,萬一二弟的名號掛在那,咱們瞧見了高興,二弟不也是高興極了?”

那那個老者長嘆一聲,滿臉蕭索,“罷了,罷了,既然是官面上的事兒,咱們就去一趟,不然你以後當差難當,哎,橫豎清明到了,你二弟墳頭也要去祭奠,就趕在一塊吧。”

三月三日,清明節,淳郡王代皇帝祭奠文宗皇帝停靈處。

三月四日,初春的香山遠沒有秋日的熱鬧,前幾日下的細雨讓滿山草木青蔥無比,滿山雲霧如同仙境一般,原本是極為寂寥的時候,卻因諭旨一下變得熱鬧無比。

從山腳的旗幟迎風招展,烈烈起舞,衣著整潔,鎧甲鮮亮的八旗士兵耀武揚威地站在寬闊的漢白玉台階兩旁,一個灰衣小太監提著衣服的下擺利索地往著香山上走著,穿過三個漢白玉的牌坊,朝著候在牌坊下頭的一個太監拍拍手,“來了來了。”

那那個太監連忙轉身走過牌坊,又走了一射之路,到了靜宜園的宮門前頭,哪裏頭已經是烏泱泱的一堆人,那太監繞過人群,到了靜宜園宮門口的台階上,跪下打千,“七王爺,母後皇太後和皇上的聖駕馬上就到了。”

太那太監嗓音尖利,傳的老遠老遠的,霎時間,猶如在平靜的湖水上投入一個巨石,掀起了千層浪,原本肅穆不出聲的人群嗡的一聲,大家瞠目結舌,隨即交頭接耳的議論開了。

那那個湘潭縣來的老婦人不敢置信的緊緊抓住別上的兒子,兩個人都穿了自己最好的衣服,這衣服還是自己個十幾年前四十整壽的時候,老頭子賣了一只羊扯回來的布做的,一直沒舍得穿,今個才上身,老婦人是小腳,站了半個早上早就腿腳酸軟了,沒想到聽到那個太監的聲音,隱隱約約聽說是皇太後和皇上要來,在湖南鄉下只是見過裏長的婦人頓時心跳的快極了,“三兒啊,那個官老爺說的啥?皇太後要來?”

那那個三兒伸長了脖子,死命地朝著大道的來處看去,邊扶住自己的母親,“如今這已經有位王爺在了,皇太後和皇上怎麽會來這裏見咱們這些泥腿子?”三兒猛地轉過頭,看著台階上的那個年輕王爺,那個王爺點點頭,又朝著邊上一個胸前繡著什麽雞的官老爺說了幾句話,那個官老爺點頭哈腰,轉過身子,對著台階下的一幹人等,高聲呵道:“眾人肅靜!謹記禮儀,在禦前失儀,可不是鬧著玩的!”

站列在班首的一個面容憔悴,全幅誥命服制婦人帶著一個十多歲的小女孩,沉穩地看了看自己的裙角衣袖冠冕有沒有問題,隨即悄悄地對著站著自己邊上的那個面容恬然的女孩子,“大姐兒,待會可是跟著我一起行禮就是,明白嗎?”

那那個女孩子臉上有些許愁容,宛如玉色之中帶著些許陰霾,鬢邊戴著一朵白色的珠花,聽到婦人的話,點點頭,“是,女兒知道了。”

遠遠處傳來鑼聲,已經是晌午時節,初春的太陽和煦地照耀在滿山青翠之間,一對一對的八旗護軍營的士兵執著龍旗大步而來,隨即身後一對對的太監手持拂塵、香爐、如意、玉盆等事物走到,之後才是皇太後十六人擡的金鳳大轎,等到鑼聲再次響起,站在平地上的淳郡王連忙甩袖子跪下,那個禮部官員也高聲喝道:“跪,拜!”

在大宮門前分成兩班的人影連忙跪下,起此彼伏的聲音響起,“恭請皇太後金安、皇上萬安。”

一一個容貌俊秀,趾高氣揚的紅衣太監越出隊伍,環視眾人,“奉皇太後慈諭,免跪拜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