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楊柳依依(一)(第2/3頁)

“說,什麽事兒,咱們姐妹間不能說的。”太後點點頭,“妹妹你說。”

麗貴妃瞅見太後的心情尚佳,便壯著膽子說道,“按照道理,臣妾的阿瑪仰仗太後的恩德,如今已經是二品的理藩院侍郎了,原不應該再多說什麽,可臣妾的舅舅前頭在戶部當個筆帖式,放了外官,又回了京,剛剛入了流,這不,聽說這就要開始京察了。”麗貴妃小心地看著太後的臉色,“外頭的風聲傳的什麽話兒都有,聽說六爺如今可是要大動幹戈,不罷黜幾百個,不算完!”

清朝年間,康熙設立了對官員考察的制度,這是效仿明朝的官員管理制度而實施的一項對現任官考核的制度。每三年考核一次,對京官的考核叫“京察”,對地方官的考核叫“大計”。

按照清朝的制度,京察時三品以下官員由吏部和都察院負責考核,三品以上官員及總督、巡撫等方面大員,則先自陳政事得失,最後由皇帝敕裁。經過考察後,官員按照“稱職”、“勤職”、“供職”三種等級,實行獎懲。手段主要有:“列題”,官員可以借此闡述對國家大政的意見;“引見”,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面試,由吏部開具履歷單引見給皇上;“會核”,各衙門長官對下屬官員進行考核並出具考語。大計采用的是層層考核的辦法,從州縣官一直到府、道、兩司分級實施,對比任職期間經濟政績的優劣,審核稽查官員廉潔奉公的程度。這種京察大計的結果將直接關系到官員的升轉遷徙。

皇太後笑道:“哪裏有這麽多,還幾百個,如此這樣,怕是六部九卿衙門都能唱空城計了。”

“臣妾也是無法,臣妾的額娘日日進宮來哭訴,這才求到太後娘娘駕前,總要娘娘給句準話才是。”

“怎麽外頭都在傳要京察了?”太後不置可否,反問起雲貴妃。

“舊年娘娘不是和六爺商議過京察的事兒?我是橫豎不懂的。”雲貴妃說道,“三年一次的京察好像就在今年?故此大家紛紛擾擾都有些擔心呢。”

太後點點頭,對著雲貴妃笑道,“橫豎也查不到你家。”

“娘娘說笑了。”雲貴妃含笑欠身,武雲迪長在軍中,自然絲毫影響不到,就算有些許親眷,也不過是些遠親,能幫幫一把,幫不了,也不敢多說些什麽,最大的依仗就在面前。“太後娘娘還是看著麗貴妃吧。”

鹹豐朝後宮不得幹涉政事的規矩已經都被自己破壞地殆盡,慈禧心裏暗暗嘀咕,卻也不能多說什麽,總不能州官放火,百姓不許點燈吧?太後拉著麗貴妃的象牙色柔荑摸了摸,“你既然說了,那自然本宮會關照著些,不過京察是大事兒。”太後的臉色正了起來,麗貴妃和雲貴妃齊齊站起,“從今個起,誰都不許把這裏頭的事兒說出去。”

“謹遵太後之命。”

“坐下坐下。”慈禧太後擺擺手,“誰都有三親六眷,我的意思沒有說不讓你們說情的,自己這麽年輕守了寡,難不成給父兄說個請都不行?誰家都沒這麽理兒,你們說的事兒,我自然會聽,能處置的自然也處置完就是了,我的意思是,出了這個門,也不許提起我對誰說過什麽話,千萬不可泄露禁中語,你們也一列記住。”太後轉頭朝著殿內伺候的太監宮女們淩然說道,大家連忙低頭稱是。

“什麽人我保下了,也不必多說什麽,咱們是好姐妹,自然是有福同享的。”

一席話絲絲入理,又是體熨人心,麗貴妃沒有什麽不服的,只能是行禮跪下,“臣妾全家有娘娘照拂,實在是三生有幸。”

“別多禮了。”太後站了起來,“走,咱們去瞧瞧兩個女兒,如今這宮裏頭,就沒幾個小孩。”太後喟嘆,“什麽時候能多些熱鬧才好。”

……

鳴鑼開道,一頂大紅色的八人大轎在恭親王府朱紅色的大門前下轎,恭親王剛剛下轎,外管家就迎了上來,“王爺。”

恭親王點點頭,看著兩側門口排著長龍的隊伍朝著自己行禮,七嘴八舌地喊道:“給議政王請安哪!”

恭親王微微皺眉,不過也不露聲色,朝著大家點點頭,就徑直進了王府,到了內院,福晉帶著幾個侍妾上來給恭親王換衣服,換了衣服,喝了口茶,定定神,這才對著外管家問道:“怎麽這些日子外頭的人這麽多?”

“是,比往日多了一倍。”外管家回道,“這些人都是等著爺見的,奴才套了幾句話出來,似乎都是為了京察來的。”

“哼。”恭親王放下蓋碗,冷哼出聲,臉色不虞,心裏也有些怨念,“都打發了出去,除了曹老爺、朱老爺和幾位軍機之外,別的人一概不見!”

外管家垂手應下,連忙出去招呼門房了,福晉瓜爾佳氏有些奇怪,“王爺,今天在宮裏頭事兒不順?怎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