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九流賓客(二)(第2/3頁)

“正是,微臣知道肅順這廝對太後,對皇上大不敬,實在是該死一萬遍,太後仁慈,這才沒有要肅順的命,微臣等心有忐忑,卻又是感恩戴德,實在要肝腦塗地,才能報答太後恩德萬一,故冒天下之大不韙,鬥膽向母後皇太後舉薦一人,願太後摒棄前嫌,唯才是舉,簡拔俊傑於漩渦之中。”

“這人是誰?”

“江蘇吳縣署理知縣高心夔!”

……

“部堂大人,大學士已經讓你朝著太後,這不是極為簡單的事兒?照做便是。”那遞名刺見陳孚恩的人就是高心夔,他雖然面帶微笑,但是神色之中還是有著隱隱的郁色,祥福茶館的茶客們若是能登門拜訪兵部尚書,並被邀入書房密談,必然會訝異,那一日在祥福茶館喝茶的年輕人居然是知縣。

“伯足啊,你久不在京裏,不知道這裏頭的事兒啊。”陳孚恩搖搖頭,對著高心夔的輕描淡寫不以為然,耐著性子“如今哪裏還有咱們的立足之地,顧命八大臣一夜之間被推翻,這裏頭的人,誰不膽戰心驚?要知道除了那八個,老夫這個兵部尚書,就算是最大個的了!”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這日也愁,夜也愁,愁著這身家性命怎麽樣才能安然無恙,愁地頭發都白了!”

“是,門下今個看到部堂大人,見部堂大人比舊年看上去老了許多。”高心夔看著陳孚恩滿頭華發,默然點頭,不怪陳孚恩心驚膽戰,自己在南邊難道也不是寢食難安嗎?

“是啊幸好在北京的時候,聽從太後的差遣,從來不使絆子,勤勤勉勉地把糧草兵餉團練的事兒辦了下來,風風光光地贏了這次大仗。”陳孚恩臉上盡是紅光,“這事兒,就算擱在恭老六那裏頭,我也是敢挺直腰板說話的!”

“可是先帝賓天,哎,行在有了八大臣,肅順又是如此不智,派人行刺太後,無怪乎太後要扳倒他們了。”陳孚恩長嘆一口氣,臉色迅速得暗淡了下來,“太後雖然沒奪老夫的兵權,可老夫也不敢去聯絡肅順,好讓他知曉太後金蟬脫殼,用計賺他,這是我的不對。”陳孚恩的肩膀垮了下來,仿佛老了十歲,“這事兒我對雨亭終生有愧。”

高心夔無聲息地嘆了一口氣,“大人無需自責,門生雖然在南邊,可也聽說過,那時候,太後已然和恭王聯手,又有僧格林沁、勝保、武雲迪等兵權在手,周、賈相國,在京六部尚書鼎力支持,東翁他,他就算事先知道,也是大羅金仙,劫數難逃!就算大人您冒著自家風險暗通款曲,也是無力回天了。”

“總是過不了自己那關,如今我失了氣節。”陳孚恩慘笑,“唯一留下來的這點名利卻是再也不能失去了!伯足,你瞧著,有什麽法子?我知道當年肅順幕下,你是第一個謀士,就算壬秋(王闿運的字)也比不得你堂堂正正楊某之道,你若是給我出謀劃策,老夫必然能躲過這節。”

“大學士說的沒錯,老大人就去求太後便是。”高心夔眼中若有所思,閃爍著莫名的光芒,“門下仔細瞧了瞧太後這些日子的所作所為,用驚世憾俗是吹牛了些,可用銳意進取實在是得當無比,恭親王那些東西,怕是太後滿足不了!”

……

“哦?本宮怎麽滿足不了?”太後聽到這句話,來了興致,忍不住就開口問道,等到開了金口,才發現這滿足不了,實在是有些隱晦,忍不住暗暗罵了一聲,卻又是豎著耳朵聽陳孚恩怎麽說。

“高心夔道:恭親王之舉和肅順並無差別,若論開拓之舉,只有洋務一樣,洋務之事,心夔雖不了解,可心夔知曉如何籌謀劃策,運籌帷幄!”

陳孚恩見太後來了興致,越發覺得高心夔識人之明,“老大人,你只管直接說就是,無妨的,太後此人喜用陽謀,坦坦蕩蕩,你若是說開了,她必然不見怪,反而會誇你坦誠,將來聽從太後做事,將差事一切擺到明面處,馬首是瞻,坦坦蕩蕩,這就是您安身立命的根本了!”

“那伯足,你想要什麽?”陳孚恩看著高心夔,疑惑得問道,春日溫暖,在這暗室之中確實秋風颯颯,寒意入骨,“難不成?”

“不錯。”高心夔臉上慘淡一笑,“若是永居地方,我這身上打著的‘肅’字永遠地去不了,只能沉淪下僚,一輩子興許也就這樣了。原本也是這樣想的,沒曾想見新朝有了新氣象,這才到了這首善之地,再試試運氣,要知道,門下這樣的人,靠著自己一個人的力氣,是成就不了什麽事業的,上次誤押十三元,以後也沒這個機會再科舉了,若是這次承蒙天上人青眼,自然是極好,若是不成,我也就回南邊,安心守牧地方,橫豎曾總督,也不為難我。”對於高心夔這樣的人來說,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是最最難受的地方。“老大人,您別瞧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