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芳華正茂(一)(第2/3頁)

……

“王爺,這可不太妙啊。”曹毓瑛有點擔憂得對著恭親王說道,“如今又搞出來這個什麽天下第一軍,也不和咱們商量,就這麽貿然推出,妥當嗎?”

“琢如,你又何必多慮呢?”文祥雖然臉上也有著不虞的神色,但似乎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太後的意思清楚的很,兵事上,是她自己個乾綱獨斷了。”

恭親王點點頭,“這原本是應有之義,琢如,不必擔心,太後也跟我說過幾次,這南邊的團練強盛了,是國家之福,因為如今八旗綠營實在是爛的不像樣了,只不過是呆在地方上,這個不妥當,所以太後的意思要想著法子把這兵權全收進來才好,不然夜不能寐也是尋常事,是吧?太後她有計謀,能料理好這些人的,除了這個,太後也不多幹預咱們當差,政事她知道怎麽回事也就罷了,咱們如今軍機處的差事多了很,不僅是全國各地的事兒繁瑣,總理衙門的事兒也要咱們商議著辦,把兵事交出去才好。”恭親王籲了一口氣,“免得我將來位置尷尬,被人說閑話。”

“話雖然如此。”寶鋆大大咧咧得說道,“國朝向來君臣嚴謹,權操於上,若是太後將來不滿咱們劃分的範圍,那到時候,咱們該怎麽辦?”

……

“老大人又多慮了,太後一個人能把朝政全部攬在自己個身上?”高心夔擺擺手說道,“世宗皇帝勤勉如此,還需軍機處看折子呢,如今朝廷的事情,比文宗皇帝在時不知多了多少倍,軍機處這些人也是勉強為之,若是將來再多幾個入職軍機的,學生也是不奇怪的,太後在上頭插手是正常的事兒,老大人的這個練兵之事,將來若是想著合太後的意思,怕也是要多去勤政殿遞牌子的,太後不拘小節,卻十分注重時效,故科舉加試,一加算術,二加策論,都是實務的東西。”

……

太後看了看賈幀遞上來的折子,“恩,這算術和策論如何加到裏頭去?”

“微臣和禮部的人商議了一番,再聽了軍機處裏頭的意見,問過周祖培,定下八股定為上中下九等,算術、策論為加分,也照樣定為九等,三者相加,定出名次,只是為了彰顯八股本源,再定八股被評定中下之下,策論、算術再高,均不取中。”

“那就是要及格分了。”太後點點頭,“八股取士,這麽多年下來,自然有其合理性,不能一概廢止,若是驟然廢止,怕是民心不安,士人所學無法出仕,又要鼓噪了。這章程,定的不錯,八股看學識,策論看視野,算術看素質,如此三管齊下,自然不會選出無法經世致用的人來,甚好。”太後十分滿意,對於賈幀辦的科舉新章程十分滿意,太後心裏另外一個惡俗的想法就是:現在終於輪到自己來折磨這些人了,想當年自己考不上公務員,不就是死在申論和算術上嗎?太後充滿惡意得在心裏狂笑,“那定下來了多少進士人數了嗎?”

“是,定下了四百三十五人的人數,來充滿各地因發逆作亂而缺失的官員。”這不僅僅是賈幀一個人說了算的,恭親王繼續說道,“京察罷黜的人員,除命各地官員入京候補之外,也留下一部分低品級的留給新任進士,此外,各地缺的官員也按照品級都算出數目,以備新科進士選官所用,軍機處議論了一下,西南或者西北等地偏遠地方,官位不妨高些,體恤人心之用,再者,防著國庫的壓力太多,先把天津、上海、廣州、寧波等富裕之地的各縣六房的首腦也定為官員,品級再開至是十一品,這些地方,也安排新科進士,如此先看看試點的效果如何,再做推廣。”

保守有保守的好處,恭親王這樣的觀點,十分符合他不激進的態度,太後點點頭,“如此甚好。”

“還有總理衙門等一幹事宜,請太後批準。”恭親王拿了一個折子出來,交給了楊慶喜,“是開同文館、鐵煤礦業、派遣留學生等事宜。”

“六爺總理衙門的事兒自己處置就是。”太後翻了翻折子,笑道,恭親王連忙說不敢,“只要是與國有益的,沒有不準的理兒,洋務乃是重中之重,六爺,讓軍機處擬旨,說明洋務之意,讓地方官都明白,只要是搞得好經濟,搞得好商貿之事,自然有更好的頂戴等著他!”

“嗻。”

同治元年七月份下的旨意,被後世稱作長達四十年的洋務運動的正式開端,太後的說話,以及恭親王為首的軍機處簽發的旨意,明確地說明了要洋務自強,向西方學習科學技術的宗旨,“以中國之倫常名數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並且對地方官的考核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搞活經濟,不僅僅是從田賦裏頭榨油,而是應該發展工業、商業,並對各地開辦工廠者予以減免厘金的優惠政策,如此洋務運動轟轟烈烈得開始,在洋務運動前期,洋務派以“自強”“求富”為旗號,采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在李鴻章等人的主持下,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軍事工業相繼問世。短短幾年中,中國就已經具備了鑄鐵、煉鋼以及機器生產各種軍工產品的能力,產品包括大炮、槍械、彈藥、水雷、和蒸氣輪船等新式武器,裝備了一些軍隊他們還開辦了天津北洋水師學堂、廣州魚雷學堂、威海水師學堂、南洋水師學堂、旅順魚雷學堂、江南陸軍學堂、上海操炮學堂等一批軍事學校,為國防事業作出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