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同文館事(四)(第3/3頁)

丁德之呆在地上,隨即忍不住悄悄哭了起來,那個提調官連忙把他拉了下去,同治皇帝坐在了餐桌之上,皇帝一人一桌,見有十多個的菜碗,雞鴨肉蛋都是兼備,豐盛的緊,“可是特意準備的?”

“同文館就是這樣吃食。”文祥說道,又讓那個提調官前來稟告:“駐館的學生,除不管衣服外,其余都管,所謂煤油蠟燭,微如紙張洋火等,都由館中供給。飲食最優,六個人一桌,共四大盆、六大碗,夏天一個大海,還有荷葉粥、果藕等等。冬天則無大海,而添一個火鍋。盤碗中的菜自不必說,單說這個火鍋,共分三種,任憑學生點要,一是什錦鍋,二是白肉鍋,三是羊肉鍋,所有各種羊肉片、魚片、肝片、腰片及雞蛋、凍豆腐等,合著一切作料,應有盡有,總之跟正陽樓一樣,吃不夠再添。這還不算,如果不願吃,仍可隨便要菜,不但吃飯一文錢不用花,連賞錢都有。”那個提調官說的有趣,皇帝聽得也有意思,“好幾位外國教員告訴我,世界上的學校,沒有比同文館待學生再優的了!”

“甚好。”同治皇帝點頭,又見自己一個人吃飯,實在無趣,讓文祥挑幾個學生一同用飯,文祥選了丁德之等幾個優秀的學生,幾個廣州來的學生,一齊坐在皇帝邊上用餐,皇帝十分開心邊吃飯邊說笑,問那些學生家中或者南邊的軼事,京中同文館丁德之等人倒也拘謹,可廣州來的學生見過了世面,十分不懼,把洋人在廣州香港的人和事一一說出,皇帝聽得開心,用了午飯才擺駕回圓明園。

次日,軍機處下了皇帝的旨意,規定同文館的學生可以拿薪水。年薪為36兩銀子,四年級之後為120兩,六年級後為140兩。各按照品級試用。那時的七品官年薪才45兩,五品官也不過80兩上下。

再次日,下旨:“八旗子弟二十歲以下不當差者,擇優入同文館進學。”

然後皇帝頻繁地出現在了同文館,也時常和學員聊天,更是時常上課,楚王好細腰,宮人多餓死。這麽一下來,同文館人聲鼎沸,不復以往冷清窘境了。

多年後,同文館開館第一批元老學生的丁德之在自己的日記裏這樣回憶:“館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學生,因為風氣未開,無人肯入,大家以為學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國……而且還有一層,這些學生入了同文館以後,因為他是小孩,還沒有什麽鄙視,對於學生們的家庭,可就大瞧不起了,說他們墮落,有許多人便同他們斷絕親戚關系,斷絕來往。甚而至於人家很好的兒媳婦,因為她家中弟弟入了同文館,便一家瞧不起這個媳婦,而且因之便受了公婆之氣。社會的思想,對於這件事情看得這樣的嚴重,大家子弟不但不願入,而且不敢入。不過這些情況在同治元年就全都改變了!……我那個在京中當著七品小京官的叔父,知道了皇帝陛下親自給我出具了保書,連忙登門道歉,一幹老鄉雖然剛開始還是對著我冷漠的緊,但是我從同文館畢業之後,在地方的洋務之事大展拳腳,官兒越當越大,這才重新接納了我,可能也不是因為我的原因,而是過了十多年之後,太後、皇上、議政王這麽堅持的辦同文館,讓整個社會的風氣都發生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