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燈前笑語(四)(第2/3頁)

太後更是沒人了,雖然垂簾聽政許久,可鐵杆的心腹沒有幾個,畢竟不是直接臨朝的,官員對著自己缺乏天然的投靠吸引力,還要等著再過幾年,這些洋務出來的新人,能爬到中層官員的時候,那時候再好好挑揀一番,一時間沒人想到合適的人選,文祥說了幾個人,有些是老學究老頑固,有些是身子不甚太好,都不是去險惡之地的最佳人選,曹毓瑛想了想,這新疆學政,怕是九死一生,沒有什麽好處暫且看不到,怕是免不了要去英烈祠一趟,“這林福宇出了這個主意,何不讓他去試一試?自己出的法子,想必自己心裏也是有萬全之策。”

大家都覺得這樣可行,只不過恭親王問:“此人本官已經幾級了?到三品是不是超擢了?”

文祥看著曹毓瑛,曹毓瑛想了想,想了想林福宇的履歷,“林福宇是鹹豐三年的進士,如今已經十幾年的歷練了,初任青神縣知縣,同治三年到都察院任職,如今也已經四年了,雖然為正七品,可國朝慣例,禦史外放,原本就要是連升幾級的,新疆新設行省,初始品級不宜太高,學台可設為正四品或是從三品。”禦史外放一般能放到五品以上的職位,各部的郎中或者是員外郎,或者是直接外放為道台或者是按察使,所以禦史有一步登天之說,曹毓瑛知道太後要獎賞林福宇出的主意,所以想了這麽一個法子出來。

曹毓瑛一說,大家果然滿意,雖然是超擢了,可到底是要去新疆那個戰火紛飛的地方的,雖然富貴險中求,但也沒有要把命搭上的,如此以來,升到學政不為過。“從三品吧,新疆原本就遠,如今又亂,雖然新設,可也不能少了學台的威風氣勢,論理,這些偏遠的地方應該升個一級半級的,不然誰願意去那些地方?不過如今且談不上這個。”太後拍板決定了下來,如今還是三十五歲的林福宇還不知道自己已經一步登天,片刻之間,從七品禦史飛升到了從三品的新疆學政,走完了別人一輩子都走不完的仕途之路。

“好了,這事兒暫且放下。”慈禧太後頓了頓話,“軍機處對著彭玉麟的事兒,怎麽個意思?”

“這些日子彈劾的折子實在是不少,如今朝野物議多的很,說彭雪琴私納逆賊家眷,與國法不合,沸沸揚揚,總應該有個說法才是,彭玉麟到今個時候了,還沒這不,湖南巡撫曾國荃也上了彈劾的折子。”中樞的人都知道恭親王對彭玉麟一事態度暗昧不明,似乎既對著清流們的大張旗鼓不以為然,但對彭玉麟去職這件事,也是樂觀其成,所以恭親王也沒說自己的態度,只是說了今日收到了曾國荃的折子。

“曾老九?他不好好辦自己的差事,管著北洋的事兒作甚?”太後微微皺眉,“軍機處給他這麽大的面子,打破了本籍官員不得在本地為官的慣例,讓他回湖南當巡撫,算得上的衣錦還鄉了,他倒是不知足,在老家起了多少進的大宅子,這也罷了,他自己有錢,願意起多少就是起多少,可是治理湘江的能力委實差了些,湘潭、長沙接連因為厘金的事兒起了民變,這湖南原本是湘軍發家之地,更是靠著廣西,稍有不慎,太平天國之禍又在眼前。”曾國荃治理地方的水平卻是不行,地方雖然沒有叛亂,可經濟之道,實在是竭澤而漁的跡象,“分巡道幾次彈劾於他,我都沒有多說什麽,只是留中,他倒是不思悔改,反而去管別人的閑事,看來是這長沙府裏頭的撫台衙門是呆膩了。”

“可要下旨訓斥於他?”恭親王問道。

“自然。”太後皺眉,這事兒難道是曾國藩的意思?“且別忙,如今不是訓斥別人的時候,先問清楚彭玉麟的事兒才是,北洋水師雖然新設,可彭玉麟有沒有功勞,大家夥都是看得見的,我的意思是,要謹慎。”

“軍機處也是這個意思,可彭玉麟一直沒有上折子請罪,左右大家也不知道這裏頭是怎麽個事兒,所以,大家覺得,還是派人去查一查才好。”

“那就叫兵科找個給事中去查查看吧。”太後一臉無所謂,人都不在了,就讓他去查,也查不出什麽花來,“如今是西北的戰事要緊,主帥沒定,西北的事兒就一日無法放下心。”西北戰事雖然只是控制在新疆一省,但是事關版圖完整,更是關系英俄兩國的爪子能不能伸進西北,現在雖然新疆西北疆土還沒被沙俄割去,但是若是和中央分割久了,怕是不得不要倒向沙俄了,所以慈禧不得不在乎這件事,另外,十二鎮的失敗也說明了自己主張的練軍之法還是存在一定問題的,訓練新軍怕是還要另外的方式,“我瞧著曾國荃不改武將的架勢,下詔給他,也讓他星夜入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