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同治立後(五)(第2/3頁)

到了奉迎的這一刻,恭王福晉才知道這一個月的苦頭,真沒有白吃。出午門上馬,等龍亭前導,鳳輿後隨,她便與她五嫂並駕齊驅,讓載澂最得力的一個“馬把式”,穿上鑾儀衛校尉的服飾,牽著馬款款而行,由端門經天安門,通過天街,安安穩穩地直出大清門,只見夾道聚觀的百姓,指指點點,相顧驚異,心裏非常得意地在想:這一趟風頭可是出足了!

到了後邸,崇綺全家依然有一番跪接的儀注,等把鳳輿在大堂安置好,十位福晉命婦到正屋謁見皇後,然後伺候梳妝。有幾樣東西是外間從未用過的是外國進來的香粉,這東西還是皇太後的私房,拿出來賜給未來的兒媳婦,粉是水粉,與江南的鵝蛋粉不同,抹在臉上,片刻就幹,又白又光又勻。

然後梳頭,梳的是雙鳳髻,一邊插一枝雙喜如意碧玉簪。

裏面靜悄悄地在梳妝,外面卻又有報喜的到了。這是崇綺自長女貴為皇後後,第三次蒙受恩榮。最初是封三等承恩公,公爵照例該有一份內廷行走,或者扈從儀駕的差使,所以第二次被授為散秩大臣,這是閑散宗室例授的職銜,無俸無祿,亦不須當差,好聽的就是“大臣”二字。

此刻第三次加恩,對崇綺來說,相當實惠,內閣所奉的上諭是:“委散秩大臣三等承恩公崇綺以內閣學士候補。”他原來是翰林院侍講,五品官兒,這一下連升三級,內閣學士是二品,等一補實,照例還可以兼禮部侍郎,外放必是巡撫,如果當京官,則在各部轉來轉去,都是“堂官”。這一道恩旨,相當於十年的經歷,崇綺自然感激天恩。

塞尚阿也沾了自己府中兩個後妃的光,都統的虛銜,一下子起復,成了領侍衛大臣禦前行走,雖然這份差事一般都是指給那些年富力強要在禦前奔走的大臣,指給七老八十的塞尚阿未免有些強人所難,不過塞尚阿滿臉榮光,不以將來要在禦前伺候奔波為苦,自己可是皇後的親祖父,皇帝焉有不尊敬的道理?

如此繁文縟節不堪一述,皇帝倒是成了最閑的一個人了,只是端坐在養心殿內,只是雖然閑,心裏倒是焦躁的緊,直到入了交泰殿,滿臉通紅的皇帝這才穩了下來,面對惇王和恭王福晉的請安,皇帝略微有些不好意思,“五嬸六嬸辛苦了。”

“借皇上的喜氣,一點也不累。”惇王福晉是一個圓臉的婦人,生的一團喜氣,對著自己的妯娌說道,“咱們先跪安吧。”

於是幾個人退了出來,交泰殿西暖閣的殿門咿呀一聲合了上來,太監宮女和命婦福晉們就在檐下等著,過了一會,新任皇後的聲音響了起來,惇王福晉聽了幾句,雖然不知道是什麽詩詞,可裏頭的意思還是聽的懂的,“哎呀,到底是狀元的女兒,萬歲爺這是要考校皇後呢。”

嬪妃們則要晚一些入宮,也沒有皇後那樣的氣勢,宮燈只有八對,不及皇後成排的宮燈,把大清門掩映的宛如白晝,且只能從順貞門入宮,奇他拉氏的府中,亦是張燈結彩,燈火輝煌,只是門第不如鳳秀家,相之比較未免人少了些,世人都是跟紅踩黑,何況這瑛妃只不過是奇他拉氏的養女,將來能有多少依靠,還說不好呢。

魏佳氏的兒子蘭德已經得了一個雲騎衛的爵位,自然不能和承恩公比,但是他也頗為感恩,這時候看的時辰差不多了,宮裏頭的太監又開始催促,蘭德連忙到了內室,關防甚嚴,只是蘭德是如今奇他拉氏府裏的主事之人,五其他可得力之人,也不得不在朱元秀的廂房外頭跪下磕頭,“啟稟瑛妃娘娘,時候到了,請娘娘準備著起駕。”

外頭的幾個親戚福晉太太連忙進了廂房催駕,只見魏佳氏和朱元秀兩個人抱在一起無聲得流著淚,幾個太太連忙勸住,“這可是大喜的日子,娘娘哭不得,快快快,拿胭脂水粉來補一補。”

朱元秀悲切說道:“額娘照顧這麽多年,我卻是無以回報,還要長居宮中,不得承歡膝下,女兒實在是慚愧的緊。”

魏佳氏也是紅著眼,只是強忍著不落淚,“娘娘說的什麽話,您能入宮侍奉皇上,又封為妃位,乃是寒家的天幸,我能和娘娘一起呆了幾年,已經是天大的福分,怎麽敢讓娘娘再侍奉跟前呢。”魏佳氏親自在朱元秀的發髻上插了一只青玉梳子,在水銀鏡子之中看到朱元秀宜喜宜嗔的面容,“娘娘乃是英烈之後,身份尊貴,入了宮中,要記得孝順兩宮太後,尊敬皇太後,敬愛萬歲爺,這日子就沒錯。”

外頭太監又催駕不已,於是魏佳氏等人按品大妝送朱元秀進了轎子,又在大門口跪送,直到鼓樂之聲慢慢遠去,蘭德這才扶起魏佳氏,魏佳氏這時候已經是滿臉淚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