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萬裏風沙(四)(第2/3頁)

四月二十,經過漫長的旅行,印度艦隊護送下的大清帝國慈禧皇太後殿下終於到了倫敦港。

創辦於1785年於今已經有百來年的《泰晤士報》在頭版頭條專門發表了署名文章:“聖母還是屠夫?神秘的東方女統治者。”

“作為中國皇帝的母親,她應該是一位聖潔的母親,為帝國誕下繼承者,努力操持著後宮,保持不妒忌的心態,讓大家相親相愛,這是東方皇太後人物形象的一個模板,但是,馬上要來參觀英國的這個皇太後,她身上的血跡,和腦後的光環,一樣的奪人眼球。”

“她在作為中國前任皇帝寵妃的時候,就出謀劃策,一把火燒了在長江邊幾萬的天主教徒。”“幸好英國是信仰新教的。”“又用挑唆的方法,讓反叛者的兩個頭目自相殘殺,一座城市幾天之內一直在流出鮮紅的血液……授意軍隊大臣抓住了亂賊,用鋒利的小刀把他們割成了一片片肉片,之後還是這位太後的兒子求情,才把所有的俘虜砍掉雙腳的大拇指,發配到血汗工廠,榨幹他們的勞動力。”

“在她為帝國誕下繼承者之後,她成為了這個古老國度的皇後,皇後利用了皇帝對她的信任,竊取了代替皇帝處理朝政的權利,並持續對反抗者進行了殘酷的壓迫,她提拔了不同種族的官員,並把皇族的年輕子弟送到戰場送死。”

“針對英國和法國對中國一起進行的懲罰措施,她體現出了一個頑固者的姿態,在她的主子她的丈夫逃離了首都之後,她毅然決然留了下來,並舉全國之力,在海戰失利的情況下,仗著一些騎兵和一些從英國購買的武器,非常幸運的取得了勝利,英國的印度士兵不少人安眠在了遠東的土地上。”

“……這次非常幸運的勝利,奠定了她在臣民之中的地位,隨後她趁著自己丈夫逝世,又打敗了她丈夫指定的內閣大臣,自己坐到了自己兒子、帝國新的皇帝身後,利用自己熟稔的政治手段來治理這個古老的國度。在治理國家的同時,又殘酷鎮壓了西北的異教徒起義,並對他們進行了大清洗,幾千個村莊在地圖上被抹去,聽中國人說,另外北方的一個民族,也必須接受某一個時期內,超過車輪高的小孩必須被砍頭的懲罰……這位太後治理國家以來,似乎意識到和英國交好的重要性,不僅購買了許多英國優秀的軍艦工業用品,又一改他丈夫的頑固,打開國門,讓外國可以自由進出通商傳教,要知道曼徹斯特的大主教,已經準備給這位太後授予勛章,為了在遠東這塊數億人口的土地上,傳播上帝的榮光,而給予她護教主的教職……聽說這位太後對於西洋的科學技術也十分欣賞,已經在中國選拔官員的考試裏面加入了英國的算術和天文地理,這樣一位開明卻又殘酷維護自己統治的東方鐵血女王,她來大英帝國,為了什麽?來做什麽?想要什麽?她的到來,對已大英帝國來說,是不是一件好事?或者是一個倒黴星?但是有一點,可靠消息,關於種植鴉片的商人們要倒黴了,這次中國的太後,來英國,肯定會涉及到鴉片進口中國這個在中國人看來十分嚴重的問題。要知道,英國和中國發生了兩次戰爭,都是和鴉片有關系的。本傑明,迪斯雷利。”

總理衙門英國股的筆貼式戰戰兢兢讀完了今日《泰晤士報》上的文章,一動不動的不敢說話,船艙之內,太後正站著睜開雙手,讓服侍的宮女給自己穿戴整齊,披上了朝珠,太後戴上護甲,“讀完了?”

“是。”

“這個本傑明,迪斯雷利是誰?能在泰晤士報上發表署名文章,一定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

“是保守黨的領袖。”赫德說道,“一直主張對外采取強硬政策。”

“那麽,鴉片行業也是投靠保守黨了?”慈禧太後給自己帶了一邊各三串的東珠耳環。

“是。”赫德苦笑,“太後你真是英明。”

“這事兒,不急,也不知道他從那裏來的消息,居然把我的事兒打聽的這麽清楚。”太後接過了報紙,她認識幾個英文,“嘖嘖嘖,鐵血女王,這詞我喜歡,聖母還是屠夫?我怎麽可能是聖母呢,如此聖潔的詞。”太後笑道,“還是放在瑪利亞的頭上比較好。”

赫德微微鞠躬,“太後殿下,大英帝國外交大臣和中國駐英法大使郭嵩燾已經一並在港口迎接了。”

“好的。”慈禧太後戴上了朝冠,上面的五只金鳳淩空欲飛,“那就煩赫德先生先下去交接一番吧。”

“你下去。”太後吩咐高心夔,“今日身處外國,不要行中國跪拜之禮,免得中西風俗不通,鬧出笑話,就鞠躬罷了。”

“是。”高心夔也轉身離開,唐五福也穿了蟒袍,腦後還有一根孔雀花翎,笑眯眯的拿起鏡子站在太後跟前,奉承著“主子今個明艷驚人,洋人見了一定是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