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偶現麟角(一)(第2/3頁)

“好好好。”徐桐氣的滿臉通紅,“這第一點,如此粗俗!那第二點呢!”

“第二,不講道德仁義,且講利益,浩罕處於中國和俄羅斯等西洋諸國中途的位置。”王慶琪侃侃而談,“此處若失,陸地之上,對外商貿洋務之事,就統統歸於俄羅斯人之手,海上商貿,諸國爭雄,英國人雖然勢力最大,倒也不能力壓群強,這才能左右逢源,把中國之利益最大化,若是陸上盡數歸了俄羅斯人,焉有中國的好果子可吃?再者,中俄邊境綿延數千裏,蒙古諸部雖然大臣管轄,可不理民政,漠北諸部荒蕪之地居多,俄羅斯人就算有進攻之心,咱們這地形地貌盡數可擋他們百萬雄兵,可新疆不同,夷播海一帶,均為高原,若是浩罕有失,俄羅斯居高臨下,對伊犁虎視眈眈,伊犁城雖然高深堅固,可左右之地,時久天長,自然不會再歸我大清所有,俄羅斯如今飲馬伊犁河,就可見這點,已經成為現實,浩罕若失,新疆之西再無屏障!且別說俄羅斯再南下攻打其余汗國,一統中亞,那中國也不用再和西洋諸強海上爭霸了,只要應付俄羅斯人的壓力,就足足可以把同治中興以來的底蘊盡數耗光!”

弘德殿內,俊才侍讀做出和往日不符的高調言論,“由此可見,浩罕之國,必然要保住,如此新疆可得無恙,新疆無恙,陸地上稍安,如此方可與世界列強一較長短。”皇帝看著王慶琪說話的樣子,無聲無息的笑了起來,徐桐何時遭受過這樣的激烈言語,在禦前申辯,亦是不會有如此撼人之語,他一時語塞,隨即勃然大怒,“你這是狡辯!不尊聖人之語,卻學了什麽鬼谷子縱橫家的學問來。”徐桐看到皇帝含笑看著王慶琪,怒氣又上升了一層,“學來蠱惑聖心!老夫饒不了你!來人,請板子!”

這板子是伺候皇帝的人代替皇帝領受的打手心,昔日都是載澄代替皇帝領受的,皇帝年歲漸長,加之又親政了,這板子已經許多年未請了,沒想到這一日請了板子,還不是因為皇帝的緣故,只是王慶琪自己的緣故。

翁同龢站了起來,準備開口緩和氣氛,皇帝站了起來,對著徐桐笑道,“徐師傅切勿動怒,仙卿雖然是說話沖了些,可到底也沒說徐師傅的話沒道理,沒瞧見,他亦是沒有說要動武而已,如今這理國治政,朕亦是有心得了。”皇帝背著手環視眾人,頗為自信,“上兵伐謀,若是不用刀兵就能解決問題,自然是最好,仙卿之語有道理。”徐桐隨即又有發作起來,皇帝連忙說道,“徐師傅之言老成謀國,乃是至理,國朝以仁義治天下,藩屬雖然不恭順,天朝卻不能見利忘義,自然浩罕國主的折子,朕會駁回去,天朝豈能看上浩罕這點土地?未免是夜郎自大,坐井觀天,燕雀豈知雕鶚志?徐師傅,朕意,派遣一飽學之士和俄羅斯大使理論,務必要讓俄羅斯人幡然悔悟,痛改前非,不僅退出新疆,更是要退出浩罕國,這才是仁義之道,徐師傅你看如何?”

翁同龢悄無聲息的往後退了一步,載澄捂住嘴巴,竊笑的看著徐桐,徐桐猶自嘉許皇帝不已,“聖恩浩蕩,外夷必然會歸服王化。”

皇帝戲謔的笑了起來,正準備開口,“皇上。”王慶琪喊了一句,等到皇帝轉過臉來,見到王慶琪低著頭悄悄地說道,“帝師尊貴,不可取笑之。”

皇帝明白了王慶琪的意思,他的原意是讓徐桐出馬去和俄羅斯大使交涉,看看外夷會不會聽這位恥與洋人為鄰的徐師傅說的那些孔孟之道,可王慶琪一番話倒是讓皇帝想起了昔日倭仁的遭遇,頓時心裏一軟,雖然皇帝不怎麽待見這些師傅,但是也不能輕易讓別人恥笑了去,於是改口說道,“那就讓翰林院派人去找俄羅斯大使,務必要讓他痛改前非,一個不行的話,那就一個個輪著上!只是這些人,未免資歷淺了些,無可奈何啊!”

徐桐這才知道皇帝原本意中讓自己去和洋鬼子論辯,雖然有些惱怒,但是他顧全大局,名節不可失去,也就浮皮潦草的收了蓬,結束了這一日的講課。

翁同龢也出了們,皇帝招手讓王慶琪上前,“你說的話很好啊,我往日怎麽不知道你是這樣熱血的性子,可實在是合我的胃口!”

王慶琪笑道,“當不起萬歲爺誇獎,這也不是熱血湧上心頭,所以沖撞了徐師傅,我心裏後悔的緊,眼看這板子要上手了,實在是怕——幸好萬歲爺為我開脫!”

“你還怕什麽。”太監上前給皇帝整理腰間的配飾,皇帝睜開雙手,“幸好也有你的提醒,不然徐師傅明天就要告病了,是應該給他留些顏面,不能鬧得太過,畢竟帝師的體統在這裏,仙卿,你說了這番話,可逃不了好去,要派差事給你!你明日兒就把你的意思寫一道折子上來,我要世人都知道,我亦是有如此張良蕭何在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