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昭陽節使(二)(第2/4頁)

“日日遊玩,似乎也沒有什麽意思。”太後不以為然,搖搖頭說道,“罷了,我也就不折騰你了,你下去吧,我這裏頭不用人伺候了。”

唐五福依言退下,安茜正準備進殿,唐五福拉住了安茜,“娘娘今個不知道怎麽了,心情有些不好,你小心著點。”

安茜點點頭,打起精神進了西暖閣,見到太後仰面躺在坑上,微笑著福了福,“娘娘。”

太後默不作聲,“娘娘這樣躺著,小心著涼。”安茜轉過身,從金絲楠木的櫃子裏頭拿了一張錦被出來,輕柔的給太後蓋上,“這日子也太無聊了。”

安茜笑道,“娘娘覺得日子無聊,不如去淑芳齋聽戲,今天演的大戲是孫悟空大鬧天宮,聽說精彩的緊,合宮不少太監宮女都偷偷溜過去看了。”

“這宮裏頭的人越發懶怠了。”太後打了個哈欠,“什麽時候總要整治一番才好,戲麽天天聽,沒什麽意思。”

安茜從袖子裏拿了一張片子出來,笑道,“娘娘看了這個,就不會無聊了。”

太後百無聊賴的接過了那個片子,“是誰拿來的?”

“是小安子。”

“他如今倒是架子大了。”太後懶洋洋地說道,“整日不在宮裏頭,送什麽東西,都不自己送過來。”

安茜竊笑,“主子仁慈,底下的人才會在外頭安心當差,不然誰有這個膽子呢。”

“說到底好像又是我的功勞了。”太後依舊仰在炕上,慢悠悠的打開了那個片子,“我倒是要瞧瞧這個鬼頭鬧什麽。”

太後就看了一眼,慢慢的坐了起來,“這個小安子,到底是做了一些事兒的。”太後對著安茜點點頭,“難怪敢不進宮來。”

安茜笑道,“這才是太後的胸懷呢。”

“別拍馬屁了。”太後騰地下了地,“安茜,你說咱們怎麽能出城?”

“這。”安茜有些為難,“如今都快入冬了,若是去園子,似乎季節也不對,出宮倒是方便,大不了去先農壇,或者地壇,可若是出城,似乎就有些難為了。”

太後嘆道,“這撤簾歸政之後,壽康宮可真冷清,內務府大臣呢?今日是誰當值?”

“是英桂。”

“他倒是難得,叫進來吧。”

英桂如今拜兵部滿尚書,所以太後說他難得,不一會,英桂到了,他是正黃旗赫舍裏氏,亦是榮祿之妻的族叔,到了壽康宮,太後盤膝坐在炕上,“這幾日,我準備出宮一趟,你叫人安排好。”

“不知道太後想去哪裏。”

“西郊。”

“這……”英桂有些猶豫,“西郊除去園子外,別的地方都是荒蕪的緊,太後禦駕,不宜居於荒涼之地啊。”

真會睜著眼說瞎話,西郊素來都是園林林立,皇莊連片的地方,怎麽會是荒涼呢。太後微笑,“自然是去園子,只是,這些年在圓明園都呆膩了,也想換換地方,聽說清漪園不錯,只是以前都沒去過,去見識一番。”

“清漪園長時間不住人,只怕休整需要時間,請太後讓內務府稍作安排。”

“不用了,只是去清漪園逛逛。”太後說道,“還是住在圓明園裏吧,去個一兩日,再去香山看看英烈祠。耽誤不了多少功夫。”

太後說出了英烈祠,英桂也不能再說什麽,只能是準備好關防之事,又照會軍機內閣並養心殿。

太後摸著手裏的如意,看到了安德海的消息,她的興致頗高,笑眯眯地問英桂,“四川總督到了兵部尚書的位置,感覺如何?”

“從統率全省到專攻兵事,自然是道途不一,所幸太後皇上器重,臣也只能是萬死不能報答聖恩罷了。”

“不用說這些虛的。”太後笑道,“說實話就是,這不是禦前奏對,我也只是關心問一下,若是你不願意,自然也就不用說的。”

“臣不敢。”英桂坐在凳子上微微欠身,腦海裏想了一下,組織了話語,“既然太後垂問,臣就直說了。”

“平定洪楊之亂後,地方督撫之精兵盡數收攬於中樞,這是為了防五代藩鎮之弊,自然是極好的,只是我潛心觀之,豐台大營仍有頗多弊端。”

“你說說看。”太後本來極為得意新軍之策,卻沒想到英桂是這樣認為的,他也是南邊平定過叛亂的大臣,想來不會是紙上談兵的趙括,英桂說道,“雖然各部集結於豐台大營,可分歧尤為明顯,淮軍盡數在火炮營,步兵多是湘人,騎兵自然不用說,滿蒙人居多,各有各的地方,各有各的體系,雖然融在一起,可派系之分仍有。”

“有句俗話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叫做‘黨內無派,千奇百怪’,這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自然也就有門派了。”太後說道,“就以榮祿論,他可算做哪一邊?”

“榮祿若非有湘軍之中歷練的經歷,如今怕也擔不起豐台大營的職責。”英桂說道,“若非有大戰,素日自然是看不出來,若有大戰,怕有推諉或者爭功之憂。”